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技法
提升素描画面四大切入点
正确观察可提升画面表现力 素描是一门要求眼、手、脑高度统一的,技术性强的学科,针对这一要点,首先就要进行有效的观察,也就是观察对象的同时要结合思考加以运用,正确地观察才能有效地表现,只有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如画素描头像、石膏要形成从整体——局部——空间的次序进行观察,进行分析比较循环反复,使画面的形体不断明确,塑造表现不断深入,最终得以丰富,这样一种观察方法是通过作者的视线适当运用而产生,作画者应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象而选择采用,画形体轮廓时,作画者的眼睛应上下左右地扫视,以定整体雏形,而后还要让目光停留在某一部分,这样的注视才能以眼带手深入地表现对象,但是扫视与注视的手法的应用不能忽略对比分析,没有对比,就不能比较分析出对象的形态、结...
[详细+]
2010/01/23 11:27: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工具材料与表现形式的关系
中国画是一个有别于其它绘画形式,具有独特形式风格和表现语言、民族特色显著的绘画。中国画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形式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所运用的工具材料紧密相连,它是材质和技法的综合产物。在绘画过程中,表现技法和工具材料都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能制作出特定的笔墨肌理和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效果,因此,材料与笔墨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中国画中,毛笔、宣纸和墨是最基本的工具材料。在现代中国绘画中,虽然“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观点已经不复存在,但笔还是表现形象、塑造形体的重要工具。在传统中国画中,普遍使用圆柱体的“毛笔”,它和宣纸、墨形成了最佳组合,能表现出特有的笔情墨韵。由于中国画是运用较单纯的形式语言--笔、墨来塑造形体,所以它对一...
[详细+]
2010/01/23 11:27: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怎样表现躯干
虽然半身人像素描表现的是着衣的人体,但人物服装的变化同躯干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学习者首先应该了解人体躯干的结构和组织。 躯干是人体结构的主体部分,由人体中两个最大的体块组成,一个是胸廓体块,一个是骨盆体块,中间由脊柱连接,头部和四肢都依附于躯干。躯干包含着人体重心,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全身,因此,躯干是全身动态的关键,是人体运动与平衡的中枢(见图32)。 躯干在人体上还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个性的差异,它体现了人体的整体外貌特征。 组成躯干的骨骼是:锁骨、肩胛骨、胸骨、肋骨、脊柱、骨盆(见图33)。 组成躯干的肌肉是:胸大肌、前锯肌、背阔肌、腹直肌、腹外斜肌、斜方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骶棘肌、臀中肌、臀大肌(见图34)。 ...
[详细+]
2010/01/23 11:27: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 ,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 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
[详细+]
2010/01/23 11:27: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高考素描头像(女青年)写生的基本步骤及应试要领
一、起稿时确定构图和头颈肩的大概位置,五官与外轮廓的的之间型根据中线及透视反复修改 二 、明确五官及外轮廓具体的型并做出大块的亮部与暗部的明暗关系 三 、深入刻画,调整画面结束
[详细+]
2010/01/23 11:27:1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葡萄的画法
A·.点葡萄法。用酞青蓝加曙红,将颜色调和成紫色,用笔尖蘸较重的紫色,用笔尖着纸后往后圈点成一个园形,要在圆形的适当位置留下一白点,以表现葡萄的光泽。葡萄是否画得水灵,不仅要色彩润泽,还要表现出它特有的光感。光感的表现,关键在留白,如果在画的过程中由于色彩的渗化而掩盖了高光点,可以在颜色未干之前在高光的部位用清水(或淡胶水)点,水可以将尚未固定的颜色赶开,这样就会留下自然的高光点。点葡萄时要前后重叠,用较重的颜色画后面的葡萄,这样就可以衬托出前面的葡萄。葡萄画完后用淡墨勾勒果柄,将它们串联起来,最后补上藤蔓枝叶。 B·藤蔓的画法。葡萄的藤蔓与紫藤的藤蔓在运笔方法和线条的组织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叶片的形状,所以在画时要注意表现出这些特征。 ...
[详细+]
2010/01/23 11:26: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高考素描头像(男老年)写生的基本步骤及应试要领
一 起稿时确定构图和头颈肩的大概位置,五官与外轮廓的的之间型根据中线及透视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初学者易把鼻画长人中画短。这需要30分钟时间。 二 明确五官及外轮廓具体的型并做出大块的亮部与暗部的明暗关系,明暗交接线在表现体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连接着头部的不同团块。初学者易把反光画的过亮。这需要50分钟时间 三 深入刻画五官及明暗交接线,注意各个部位的构造、体积、质感。将每个形体做立体几何分析即:正面、侧面、底面。初学者画的过于单薄在于没有很好的分析这三个面。头发表现出质感体积感。初学者在刻画头发、耳朵过程中常草草几笔。这需要70分钟时间 ...
[详细+]
2010/01/23 11:26: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梅花枝干的画法
枝干是梅花的骨架,也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在进行梅花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枝干的运笔方法和用墨规律掌握。画梅花要选择硬毫笔,如狼毫、山马或石獾等,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能劲键苍老。行笔过程中要有顿挫,要求“一波三折”,不要一泻千里,平板僵硬。 注意线条的力度和弹性,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线条的韵律和节奏。画枝干时要充分考虑到花朵的生长位子,枝干中间要留出空隙,这样才不会影响后期花朵的表现。画枝干时还要学会用墨,要表现出墨的不同浓淡干湿变化。 画小枝可以单线勾勒,画朽根老桩就要运用勾
[详细+]
2010/01/23 11:2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男青年正侧面步骤画法
1、用虚线在画面上轻轻定出从头到下颌的位置,根据头部的基本形体,用长线淡淡定出了大的轮廓,注意头、颈、肩的穿插关系,构图不易过满。 2、找出大的几何形体,确定五官位置和比例,轻轻画出头部的中轴线,把握好五官的透视关系,如颧骨、眼睛、鼻子、嘴巴等。 3、画出大体色调关系,从明暗交界着手,胆子要大,注意虚实变化,表现时不能简单处理,要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 4、深入刻画是在完成大体调子的基础上,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逐步向亮的推移,注意中间色的微妙变化,控制浓淡和调子互相衔接,以及面部的结构穿插。 5、刻画完之后,退远观察一下整体效果,努力追忆最初的感觉,对明暗、结构、透视、神态等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并予以适当调整,再进一步深入刻画,但不可处处都改,影响正个画面的艺术效果。
[详细+]
2010/01/23 11:26: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人物头像写生的要点
1)、肤色 人物头像的肤色受人种、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精神状况的限制。 以中国人的一般肤色为例:黄皮肤是其共性,变化丰富多样。皮肤呈黄中泛红、黄中又显微弱的蓝绿色。面部色彩:额头偏赭黄;面颊、耳、鼻偏红;眉骨、眼窝、颧桥下缘、下颏偏冷;颌部带黄绿色。 人的肤色受光照、反光和环境色的影响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色彩同时对比会改变皮肤颜色的倾向。如:衣服或背景是鲜艳的暖色,皮肤颜色的倾向将是冷色;若受红色衬托,皮肤则带绿味。 2)、五官 眼: 画眼不能把眼与周围的环境分开,对相关的眼窝、眉弓都要关照。眼珠、眼睑线、眼白要符合球体表面的弧状结构、明暗变化和虚实关系。眼睛是形象特征的表现重点,应该细心观察,准确刻画。 ...
[详细+]
2010/01/23 11:26: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艺术技法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雕塑
摄影
民间艺术
水粉
水彩
紫砂
工艺
篆刻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