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知识
山水画画理.意境
潘天寿说:“艺术以境界美为极致。”“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这里所说的境界实指意境。而山水画尤其重视意境,什么叫意境?意者心音,是画家的情绪和精神气质的反映,而意境则是这种和精神气质迹化之笔下山川,是画家的情绪借助笔墨和笔下山川的一种宣泄,在这种宣泄的过程中,人的精神因素是其中的主体,而山川只不过是借以宣泄的媒介,这和许多以客观物象为主体,以再现为宗旨的绘画观点正好相反。所以,意境是画家主观意念的境界化,在这种意境创造中,因着画家主观情绪和意念的制约,山川则以媒体或附属的地位被画家情绪和主观意志措置于股掌之上,或显以雄奇,或显以清幽,或显以静穆,或显以萧索……就像同样是天上明月,而心情好时喜其皎洁明亮,清辉万里,而心情不好时则哀...
[详细+]
2010/01/22 10:19: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水画画理.构图
构图也叫章法,在谢赫的《六法》中叫做经营位置,顾名思义,构图也就是构置和安排画面空间的学问,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山川景物的布置与组合是否妥当,是否符合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构成规律,是否符合意境创造的需要。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高明的画家总是能够在界定的平面空间通过巧妙的构置安排,给人以丰富、和谐、完整统一的美感。 尤其山水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本来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世界,是画家“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以不化而应化,以无为而有为也”的创造;是画家以其才智和感情,理性的攫取山川精魄再造的平面宇宙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截取和模拟;是经过对真山川灵魂的慎重选择和汲取(即假道),并以画家坦荡荡的心态(即无为)预知亲切拥抱的结果(不化而应化),因此,中国山水...
[详细+]
2010/01/22 10:18: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水画画理.笔墨- 陈玉圃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先觉条件,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离开笔墨也就谈不上绘画。然而,古人曾这样说:“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难道还有没有笔,或没有墨的绘画吗?可见,古人所谓之笔墨并不仅指作为绘画工具的笔与墨,也不仅指作为绘画语言的笔与墨,而应该是兼而有之的技法性问题。清.王概认为:“但有轮廓,而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云海明晦谓之无墨。”这是就山水画而言的。所谓笔是指山水画中山石的外轮廓线,而墨则是指山石皴法的轻重向背。其实从技术性观点更准确的说,即是有轮廓线,而线条运用不得法,质量便不高。皴有轻重向背,而其墨法变化不精妙也可谓之无笔、无墨。其实,何尝只有皴法中才有墨法,轮廓线中又何尝不具墨法?何尝只有轮廓线才算是笔法,而皴、点、面、团,凡...
[详细+]
2010/01/22 10:17: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与创作中的技术制作
当代的中国画创作有个热门的话题:那就是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和创作中的制作技术的问题。自古至今多数画家(画匠)在创作中,毛笔与水墨已是较普遍的创作材料,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作画中的主要工具。因每个人的学识、修养、素质的不同,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形式与意境也就有别,这里有高、有中,也有低。 随着现代全国展览活动的兴起,大而满、大而出奇的制作技术的画面越来越走红;因为这些作品屡次在全国大展上独领风骚,使一批批的中青年画家纷纷倾向于大而满的制作技术。 除了这些,在民间职业画家中,有不少也为了在全国展览一展“雄风”、出人头地、改善生活,也一头扎进中国画制作技术的行列中来,这种现象既有中国画发展中好的一面,又有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关于中国...
[详细+]
2010/01/22 10:17: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房四宝]之外的文房用品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
[详细+]
2010/01/22 10:16: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砚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砚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砚台有何区别呢?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个春秋。 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
[详细+]
2010/01/22 10:16: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墨的起源
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之重要工具。墨是由碳素单质(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合,经和剂、蒸杵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退,舐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书画自如的特点,特别是桐油、脂油、漆烟墨等高级产品,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猪胆汁等十几种贵重原料制成,产品尤为称著。使用时,墨色能分浓淡层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因此成为历代艺术家们抒发聪明才智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树立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墨还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之一,我国古代的典籍及拓片等也都靠着它流传于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内容。墨的造型中汇集了中国绘画、书法和雕刻技巧,所以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工艺品。 追溯墨的起源,可分为天然墨和人工墨两类,天然墨始于新石器时代,如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
[详细+]
2010/01/22 10:16: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毛笔的起源
毛笔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现代毛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和竹管。在文具工厂里,毛笔的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例如选毛就很麻烦。一只山羊身上的毛可分为19个等级,可以用来制笔的只有5种。工人们要从千千万万根羊毛、兔毛、狼毛(黄鼠狼毛)中一根一根地挑选,然后进行搭配组合。可见生产一支毛笔是多么的不容易。 毛笔的品种较多。就原料和特点来看,可以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软毫的原料是山羊和野黄羊的毛,统称羊毫,写起字来柔软圆润。硬毫的原料是狠毫和山兔毛——紫毫,它们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刚劲。兼豪是软硬两种毛按比例搭配。初学写字,大多使用兼毫类毛笔。 毛笔又有大小之分。最小的叫圭笔,然后是小楷、中楷、大楷……最大的笔有几十...
[详细+]
2010/01/22 10:15: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画山水怎样落墨,作画步骤是怎样的?
挥笔作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笔墨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不能有半点疏忽差错。每笔都要考虑以便解决形象问题、远近虚实问题、情感问题。古人讲“下笔便有凹凸之形”。笔的轻、重、虚、实、强、弱、浓、淡、干、湿都要恰如其分。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才有可能做好。 (1)勾线 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勾线(相对于整体来看)尽量明确、肯定。勾线用笔不可犹豫不决,要“稳、准”地画下去,遇有败笔也不要怕,一直把整体画面勾完之后,再进行调整。 (2)皴擦 皴擦要在大的线的骨架上加以补充,以进一步表现山石的脉络、转折以及树干、建筑物的体面和质感,使画面丰富起来。“皴”和&...
[详细+]
2010/01/22 10:15: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用印讲求“四美”
就美学观点看,用印之审美包括4个方面,即印体美、质色美、印面美和印文美。印体美指的是印的形体美;质色美则是印体质地和色调呈现的美感;印面美是印面形状在使用后出现的美;至于印文美,概括为内容新颖、文字布局合理、刀法精湛、边款适宜所构成之美感。就审美要求而言,上述四者都要具备,方能体现用印的完美性。 然而,因受传统和种种因素的限制,目前人们见到的大多是印文与印体、质色不和谐、整体形象很不起眼的印件,即便是前人留下各种印件,能达到印体美、质色美、印面美和印文美的,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甚至价值万金的皇室御用印,从审美角度看,也很平平。究其原因:一是形体好、质色美的印石难求,一些人只能用普通印石,请名家篆刻,以致出现印文与印体、质色极不相配的印品。二是用印者缺乏审美意识,不愿花力气去寻购质、色、...
[详细+]
2010/01/22 10:15: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美术知识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美术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保养
民间艺术
紫砂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