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知识
怎样用斧劈皴、拖泥带水皴、披麻皴、云头皴、雨点皴画石
(1)斧劈皴是侧锋用笔,有时蘸浓墨,有时蘸淡墨,可以用大笔皴,也可以用很多小皴笔表现石块的轮廓、明暗和质感,但笔触和笔触之间不重复,一次完成。 用斧劈皴方法画石,待皴笔干后,可以用含水较多的淡墨染暗部,以加强立体感。另外,用斧劈皴方法皴染后,可以再着色,亮部染赭石色,趁湿接染暗部,暗部颜色要和亮部不同,可以用花青,或在花青中加少许藤黄和墨,即螺青色 (2)拖泥带水皴是一种在矾宣纸或绢上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皴法的特点是连皴带染,也就是边皴边染。具体说,就是运用斧劈皴画山石时,先用较浓的湿笔勾轮廓,然后趁轮廓线未干时,再以较湿的浓墨或淡墨加皴,皴笔未干时又以淡墨染之。所以运用拖泥带水皴的方法所画山石,皴笔与皴笔之间、浓墨与淡墨之间都能自然连接成一片,浑然一体。 (...
[详细+]
2010/01/22 10:47: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树叶有多少种画法
中国山水画中树叶的画法,可以分为点叶法和勾叶法,另外也有少量点勾相结合的画法,如介字间双勾点,椿树点间双勾。 点叶法有圆点类,如胡椒点、柏叶点等;平点类,如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等;下垂点类,如个字点、介字点、竹叶点、梧桐点等;上仰点类,如鼠足点、松叶点、仰头点等:其他如梅花点、椿树点等。 夹叶法也有几种类型:圆形、三角形、菊花形、介字形、个字形、半菊花形等。
[详细+]
2010/01/22 10:47: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形神
气韵生动 为谢赫"六法"的第一条。指人物的精神、气质、神态。有生气活泼之妙,是属于传神的最高要求,即今天所说的精神面貌,明代画家董其昌认为:“气韵生动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但气韵也不是绝对学不到,办法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手写生,才可补先天之不足。 谢赫六法所论是作为表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气韵,是为当时的人物画立论成说的。后来人们对山水画、花鸟画,也都以此为第一标准,来衡量画作。作为人物画家,对不同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气质、生活动作和习惯,进行了解观察,就更为重要,这应该说是社会属性方面。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如身材高低,脸型的方圆,以及男女老幼等,这是生理属性方面。观察研...
[详细+]
2010/01/22 10:46: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从写生到写意 国画在初学时以临摹作为入门的手段,逐渐地对物写生。再转而对物象写意,不仅粗笔的写意画是如此,就是细致的工笔画,也有其写意的成份。因为中国画在描绘物象时,不...
[详细+]
2010/01/22 10:46: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色的处理
研漂 国画家如能获得一些原料颜色,可以自己加工自制。过去画家要通过淘、澄、飞、跌,手续繁复,现在主要用研、漂两法,研用瓷制的乳钵,漂用竹制的漂筒。 石青制法,用四青或滇青为原料,粉碎后边煮过去浮沫,提去泥滓,转到乳钵中研磨后再煮,冷却去水,另兑清胶化成的胶水搅和,然后把净液注入竹筒里,随搅随兑清水,使之自然沉淀,待于透后,把竹筒刨开,最上层谈者为四青,最底层是头青,中间为二、三青。石绿的制法相同于石青。 林砂、储石、花青的制作原料,过去在中药店中 可以买到。好的朱砂原料为晶面朱砂,同样光放置乳体中研细,倒入竹筒,再加清胶水,随搅随兑清水,再放入砂锅中去煮,煮时要用铅丝缠住防裂,煮到水稍干时取下,待其凉透劈开,最L层发黄的是朱,中层为二朱,下层为头朱。其色发紫红...
[详细+]
2010/01/22 10:46: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墨法避忌
墨多掩真 用线法表现的结构叫“骨成”这些线是主干,有时主干画的不错,上墨时,好的生动的墨线被淹没了,这就叫做“墨多掩真”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主说,“盖墨用太多则失其真体,损其笔而浊”。 “真”指的是形象和用笔,大量用墨时,要注意染墨之处重于墨线,要注意留出“气眼”来有些意到笔不到的空点,看来似乎是画者的疏乎处,但这倒下是国画所要求的醒透点。 墨猪 墨猪是国画中的败笔,病笔,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难看的用笔呢,当你在演染人的衣服,倾下大片墨液时,以为这些地方随便涂上一层不会不啥问题吧,所以用墨时就没有注意到按衣服的结构变化,而且不见造型用笔,肉...
[详细+]
2010/01/22 10:45: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工笔画中用熟宣纸和用熟绢有什么区别?
熟绢最大的特点是比熟宣纸滋润、细腻。有些很淡很细腻的笔痕也会在绢上保留下来。所以用绢作画要非常小心仔细,颜色不能一次上得太重,以防不均匀。如需要上大面积纯净的底色时,颜色中要多调水,渲染时不能露笔痕,不要出水渍,如果染不均匀很难再用其他颜色或墨覆盖住。 熟宣纸不像绢那么敏感,出现笔痕或水迹等不均匀的地方,有时可用重色或墨盖掉。所以纸不如绢细腻。但纸比绢造价低,用起来也泼辣一些。绢比纸要结实,可以反复上色渲染,还可以清洗。纸比较脆弱,经不起繁多的渲染和清洗。
[详细+]
2010/01/22 10:42: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纸的种类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牋。「轻脆」,即其特性。 蜀牋: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牋,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牋、谢公牋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牋」以师厚创牋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牋。「薛涛牋」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牋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
[详细+]
2010/01/22 10:41: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国画的装框
静观有关国画的网络、图书、诸刊等媒体,几乎没有人对“国画框”进行研究探讨。这使我很郁闷,也很不安。作为有欣赏价值、陈列价值又有收藏价值的国画,首先是有她的商品价值。而作为完整商品的国画,其画与框显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另一方面,作为完整图案的国画,缺失了画框的衬托,即没有了轮廓、没有了均衡,也丧失了节奏,这样图案的概念就荡然无存。我们的画家和书法家,在提升画面本身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同时,是不是理所当然地该关心一下画配什么框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保障“国画”这个商品的价值;这样“国画”才是一个完整的图案。这同你生了儿子给他穿上衣服才抱给人看道理是一样的!充其量我是一个书画爱好者,但我有信心同广大书法家、画家一起把画...
[详细+]
2010/01/22 10:41: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在绘画理论方面,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就提出“随类赋彩”作为评画标准。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及“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的技法讨论。唐宋以后画家,又提出了笔墨与色彩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很好地研究。 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是随着欣赏色彩表现的感情而来。色彩的寒暖不同,给予人的感觉也不同。对色彩的感受,又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生活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画家在不同的思想基础、阶级感情和精神状态中,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爱和感受。 画家运用色彩是有主观性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同一色彩有时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即使是同一个人,...
[详细+]
2010/01/22 10:40: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美术知识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美术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保养
民间艺术
紫砂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