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知识
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1)立意 立意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立意的高低,决定了绘画的寓意深度以及艺术魅力。倘若无立意而构图,必然随笔填凑,胸无主宰。构图随“意”而立,才能产生相适应的构图来完成作者的绘画意图。 (2)取势 山水画的构图,首要是取势。所谓“势”是一种形象的动感。古代山水画论中,早就提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着相背不同,而各自通畅。水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不繁乱。何则?以其理然也。”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总使人感到有气魄。而有些画却使人感觉像园林中的假山或盆景一样,主要就是没有画出...
[详细+]
2010/01/22 11:01: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水画写生的步骤是怎样的
(1)选景 要善于从极平常的事物中探讨、钻研规律并发现“美”。作为写生练习,首先是选好景的问题,并不是说任何东西都可入画,而应当选择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有刻画价值的景物入画。每到一处地方都要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上下左右环顾几周,发现最佳的位置与角度,而后坐下写生。 (2)定心静观 选定方位与角度后,也不宜坐下就画,盲目构图,要把心收一收,集中精力观察。正如俗话所说:“心怀成见,视而不见。”“常识”和“成见”是写生时的障碍,要脱开“常识”和“成见”的限制去观察景物,抓住所要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眼前的...
[详细+]
2010/01/22 11:01: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运笔腕法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 另外执笔时需稳固,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惯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切记!
[详细+]
2010/01/22 11:01: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纸的选择方法
质地柔韧厚密: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纸既容易损笔,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纸,莫不以品质见称,如澄心堂纸「密如玺」,玉板宣「柔韧、耐久」。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选择时以目测就可以知晓。 色彩洁白:纸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质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纸。洁白无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为原料,蜀牋则「以浣花潭水造纸」,都是实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纯洁白,才是本性佳之纸,但染色之纸不易传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是避免使用的好。洁白不洁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涩适中:纸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光滑固易行笔,但若过滑而笔轻拂而过,便无笔力可言,若粗涩则与之相反,易得笔力,但过涩则难于施笔,易损笔锋,所谓「细而不涩」也。这个可凭视...
[详细+]
2010/01/22 11:00: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纸的使用方法
宜平:书写时必需平放,才易于书写;若纸皱,便不易书写了。惟有人写古篆隶时,故意将纸揉皱,以求斑驳之致与古意。 洁净:纸上污秽,会影响观瞻运笔与墨色,灰尘也会影响运笔,若与墨汁相杂,墨既不坚,亦乏光彩。这虽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哦! 分格:书法书法,写字最重法度,故「书」、「法」并称,尤重间架与章法,布置章法有纵行横列之分,立定间架则有九宫、田字、米字诸式。线条亦有明暗之别,凡篆隶行草楷诸体都是如此,尤其是楷书更是重要;据说唐人重「法」,丝毫不苟,看留下来的名家诸法,其法度之谨严,空前绝后,故有九宫创于唐人之说。 分格也需随书体而定,法度最严的楷书和篆隶,纵横需整齐,行列皆可画分,而行草惟有直行,不宜加横列,以免缚手缚脚,不得纵放。明线宜细,...
[详细+]
2010/01/22 11:00: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房书斋中的其他器具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详细+]
2010/01/22 10:59: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砚的使用方法
平时储水: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 使用须换清水:可别偷懒直接以养砚研水磨墨,也别以为用茶、糖水磨出来的墨会「别有特色」,这些东西和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能发墨。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 用后刷洗: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乾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美丽可爱大方的砚面哦。如果须要带出场的话,最好阴乾,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新墨轻磨: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 ...
[详细+]
2010/01/22 10:58: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砚的选择方法
以石质为主:砚材固多,铜、玉、砖、瓦、陶、石皆是,另有多金者以玉为砚,堪称上品。但多金人少,其切合实用且兼具各种特别者当推石砚,而其他都不合用一些。 润泽有光:砚石最贵润泽,端、歙俱以此着称,因若不润则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导致浓度太高,滞笔难运。端、歙石长年浸于溪中,故润泽有光,润泽与否可以目光辨之。 肌理细腻:砚石纹理精细,则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来的墨亦匀细可佳;这种砚不但发墨,且不损笔亳,端、歙二种砚皆为此中之最。若表面不平,上砚有声,墨必粗劣不匀,且损笔锋。这可以视觉、触觉、观查得知,并不难明白。 质坚而差软:石质以坚硬为尚──废话,您能想像在一团棉花果冻上磨墨吗?──而石若过坚,扣之声响者亦较坚而差软,扣之声低者为差。故砚石宜润,润则...
[详细+]
2010/01/22 10:57: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砚的种类
端砚: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 端砚为砚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巖、中巖、上巖、龙巖、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巖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巖之品质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巖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巖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明年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 但若非如此,下巖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天欲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嘛。但下巖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后另辟的新坑或中、...
[详细+]
2010/01/22 10:56: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执笔松紧
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意思都相近,只是重点论分不同罢了。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
[详细+]
2010/01/22 10:56: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美术知识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美术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保养
民间艺术
紫砂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