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刘曦林:叶浅予——以手头功夫,得自然精妙

        作者:刘曦林2020-08-03 07:05:52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叶浅予 体操 宣纸水墨 14.8cm×12.2cm 年代不详 2012 年入藏

          速写是中国画新传统的表现之一。因为在古代中国,中国画家主要靠“默识心记”——也就是默写,因为当时并没有硬纸的速写本和钢笔等工具,应该说临场速写并不方便。但有传说画家会拿着毛笔在现场记录,这完全是有可能的,也十分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速写。比如荆浩去太行山作画,“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可惜这些速写性质的作品已经失传。

          到了近现代,素描、速写作为西方的一种艺术手段传入中国,对中国画家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画家里面,应该说叶浅予、黄胄这一代人速写画得最多,也画得最好。我为什么印象如此深刻呢?可能是他们在新疆完成的速写非常打动我,因为我也在新疆工作过15年,也在那里沿着他们的路线画速写。叶浅予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访问过新疆,在天山南北作画。

          叶浅予先生的不少速写作品,都捐赠给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美术馆。他捐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中,新疆题材的速写作品也有很多选入了《怎样画速写》一书,不仅精彩地捕捉到了人物的神采,同样捕捉了画面的细节,比如壶、碗和地毯等生活用品。人物神态抓得生动极了,稳、准、狠地捕捉到模特的个性。叶浅予的中国画以他创作的舞蹈人物画为最。他的新疆舞者速写和北京歌舞团的速写都精彩无比,因为他十分熟悉这样的生活。叶浅予曾经的夫人戴爱莲,就是著名的舞蹈家、舞蹈教育家,据说叶先生在年轻时也是出色的舞者,完全了解舞蹈艺术的规律,所以当他画舞蹈人物速写时的状态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要在线条上下功夫就行。

          人物的神采、简洁的线条和简练的色彩构成了叶浅予作品的主要特色,这和他深厚的速写功力非常有关系。叶浅予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既是天分,也与他在解放前去上海、重庆,去大西南画民俗速写很有关系。当时他带领了一批漫画家,用速写本记录民俗生活,虽然用硬笔,但画出了很松的味道。叶先生写了一本《怎样画速写》,我们这一辈的画家人手一册。早期出版的影印版表现出了软铅笔、粗铅笔在新闻纸上形成的质感。而新版的图像加大了对比度,反而失去了材料的美感。

          另一位画家黄胄的速写影响也很大。他用炭笔在纸上画速写,勤奋至极。他和叶浅予先生速写的区别是动态和静态的区别。叶先生的动态速写较多,五官、衣纹表现得都比较简练。黄胄的速写偏重静态的、肖像式的,同时也兼有动态的速写。然而和叶浅予先生不同的是,黄胄的速写会运用一些素描的手段,皴擦、明暗、体积都鲜明地表现出来。叶先生往往用一根线准确地描绘下来,而黄胄会利用辅线,两条线、三条线。尽管按照今天国画的要求来讲,这样的线条不够精炼,但是从舞蹈人物之类的题材上看,这些辅线产生了一种未来态势的动态感。

          徐悲鸿和蒋兆和的中国画中素描的元素比较多,静态的东西比较多。而叶浅予和黄胄的画中出现了更多速写和动态的元素,所以他们的产量也比较高。虽然看上去不像主题画创作那么严谨,但现场的速写带来了真实生活的生动。农民的生活、赶集的老乡、上学的孩子,这些都是对生活原汁原味的捕捉。生活转换为速写,速写又转换成一种文化,这是一种生动的、连续性的转换。应该说他们对中国画的现代性变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是不可取代的。

          如今随着摄影越来越方便,美术家或美术生们画速写越来越少。心、手、眼中,手的功夫没有跟上去,绘画中刻意的、做作的东西就多了。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讲“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笔断意连”“笔不到意到”“笔不周而意周”。这个“周”就是速写的一种味道。我们现在丢掉的东西,就跟疏于速写的锻炼有关系。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拾速写的基础,总结、学习、继承、发扬这份珍贵的遗产。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4(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