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五代 李成与王晓合作《读碑窠石图》

        作者:admin2020-07-31 00:01:20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读碑窠石图》五代  李成与王晓合作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原为唐朝宗室,后周时避乱山东营丘,后世又称为“李营丘”,有较高文学修养,画法上吸收荆、关雄伟豪放,而又卓然独立,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善写平远景色,富有纵深变化,又常作寒村雪景,表现荒寒萧索的意境。李成画树与众不同、枝干屈曲,枯枝常作“蟹爪”状,挺拔奇崛,硬如屈铁,森然可怖。他画山石,皴擦不多,着重从勾勒上显示层次变化,墨色轻灵,笔势向内卷动,被称为“卷云皴”。

          《读碑窠石图》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画面远处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画面也隐约透露出了荒寂清旷、寥落凝重的精神氛围,有着画家内心沉郁情怀的表现。有美术史家认为此件作品描绘东汉学者蔡邕观读曹娥碑情境,或为曹操、杨修访求曹娥碑故事的内容,这仅仅为一家之言,尚无定论。但作为文士游行野外而辨别荒野碑文,则无时不有。不仅观碑,大约与他同时的书法家杨凝式亦有随意周游郊外而题壁的记载,文士出郊外观碑这一活动显然为当时文士所熟悉和感兴趣,因而李成才有这一绘画专题创作的起兴。虽然不能肯定此图绘制的内容明确为蔡邕读碑故事,但作为五代、北宋初期文士郊外文事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写照应该没有什么疑义。

          此件作品为绢本,很能体现出李成用笔坚挺圆健、雄强遒劲、弧曲而极富折转韵律的美感。枯树寒林用笔尖锐,窠石土坡则圆浑秀润,王晓人物衣纹用笔虽然与李成的用笔特色不尽一致,但其古拙劲挺、秀雅简括而富有弹性的笔墨特色,同李成的用笔互为补充、映衬,颇为和谐,对于画面整体绘画格调的确立,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李成墨法的运用,很有特色,如画中残碑以淡墨染正侧面,给人以深厚迷幻之感,而枯干枝叶、树洞的墨色晕染,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用笔上,画家采用先勾后染之法描绘树石,用笔简练,笔势锋利,惜墨如金,创造出勾勒劲挺、墨韵秀润的“蟹爪树”和“鬼脸石”,图中残碑则以淡墨色染正侧面,斑驳漫漶,体现了李成山水画“气象萧疏,炯林清旷”的艺术特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9(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