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汪海燕:一张牛皮后的坚守与创新

        作者:金涛 实习记者 张瀚允2020-04-14 06:50:20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汪海燕及她与PPG合作的作品《门神》

            (2/2)与芬迪联名设计款LOGO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一帐白色幕布,一盏灯,几位师傅吹拉弹唱间,古今千万事映入三尺生绢围成的戏台后,一场皮影戏徐徐开演。而戏中轮番上场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众多“演员”背后,都少不了一位手艺精湛的匠人。陕西省华县皮影非遗创传承人、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汪海燕正是其中之一。

            “演员的诞生”并不简单。华县皮影制作需要历经选皮、制皮、画稿、过稿、推皮、镂刻、敷彩等24道工序,每一道程序都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汪海燕自幼跟随父亲汪天稳学习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继承了华县皮影独有的“推皮走刀”技法。所谓“推皮走刀” ,即是将牛皮置于板上,左手推皮,右手带刀,以刀代笔,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出造型各异、姿态万千的影人。2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的刻制工作磨炼着汪海燕的性子,她通过对皮影执着的追求与勤奋努力,逐渐形成了刀法洗练、雕镂缜密、造型流畅、敷色明快等艺术特点。对汪海燕而言,坚定的固本守源并不等于故步自封:“手工皮影等传统工艺发展困难的当下,我们更应与时俱进,如果传统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仍然坚守旧土,不愿跳出格局,那么这条路会更艰难。 ”在如此长远的见解下,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汪海燕的工作室接到了一个外贸公司的大订单。为了皮影的传承,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这门古老艺术,准备充分的汪海燕抓住机会,自此开启了汪氏皮影作品走向市场、走出国门的契机。

            皮影该如何融入时尚元素?如何能让这门传统艺术焕发全新的光彩?汪海燕以此为探索方向,几年来做出了诸多尝试与创新。能想象吗?当QQ企鹅一身京剧扮相以皮影的形式装裱框中, DNF阿拉德的冒险旅程在光影流转的皮影动画里拉开帷幕,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狐妖小红娘》兽耳少女涂山苏苏、网游《剑侠情缘》侠客杨影枫也变作牛皮影人儿跃然布上、同台亮相。汪氏皮影与国漫、游戏IP的新颖结合让国人眼前一亮,同时接轨国际,为百达翡丽、博柏利、芬迪、可口可乐等诸多品牌设计的衍生产品更是花样迭出。汪海燕为芬迪设计的LOGO中,代表吉祥如意的八宝纹饰围绕着双F标志,华县皮影雕刻中经典雪花纹饰填补了空白之处,雕刻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双F标志组合是一个矩形结构,我构想在外面套一个圆,让方与圆已经不是单纯的几何意义” ,汪海燕向记者阐释了她的设计理念。而和PPG大师漆合作完成的作品《门神》是她对新材料的一种尝试:“创作过程中,我发现PPG大师漆在牛皮上有着出乎意料的附着力和牢固性,这对于皮影戏表演和皮影作品的保存都很有帮助。这种水性涂料对于渐变色的处理会比传统的颜料更显细腻,让皮影的表现更加传神。 ”此外,博柏利的小熊“北京之旅” 、可口可乐瓶身嵌入皮影传统花纹元素……在灵活的手指与娴熟的刀法下,一件件作品通过薄薄的牛皮,向世界传播出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气息。

            如其他传统工艺一样,手工皮影眼下陷入发展传承之困,价格便宜的机器皮影市场范围更广。在汪海燕看来,现代社会的文化流向使皮影艺术正面临着“演变期”的尴尬。这种情况下,她认为保持与时代共前行的观念十分必要:首先,皮影的内容应坚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原则;市场方面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文化艺术需求;表演方面紧贴时代脉搏,有主题有针对地演出。其次,皮影在市场竞争中的品牌化也是市场需求,要保持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只有差异性才具有竞争力。第三,要重视衍生品的开发中具备的文化内涵,结合皮影戏的元素及其特点,将皮影元素灵活地融合到其他的文化载体中去,这就是创新,是对皮影发展的尊重。“中国的手工艺需要走进生活、走向世界。走进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传统民间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能是不符合当代人生活习惯与审美的形式。对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任何创新,都不能偏离传统工艺的风格与特点,都要保证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走向世界,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手工艺,中国的手工艺发展必须与世界同步创新发展,才能追随世界潮流与时俱进。 ”她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8(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