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收藏文物,也要“收藏”人才

        作者:吉树春2019-10-28 00:00: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亟待保护修复的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人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已成为当下限制博物馆,尤其是地方中小型博物馆文保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把文保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支撑,为文保工作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是博物馆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使文物“活”起来,首先人要先“活”起来。潍坊市博物馆是一个已对外开放20多年的博物馆,基础设施已经严重陈旧老化。在文保方面,面对33个馆藏种类、近8万件文物和大量待修复藏品,曾经也陷入过无人才、无资质、无资金、无场地、无设备的“无五”困境,文保之路举步维艰。2015年以来,博物馆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硬件改造、软件提升、制度保障、以文化人、服务立馆”的工作方针为指导,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推进项目和学术交流等,先让人“活”起来,然后把文保工作干起来、动起来,最后实现让文物“活”起来。

          2015年,潍坊市博物馆搭建起新的组织架构,成立了文保科,破除了僵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内部活力,2018年,又在山东省文保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了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鲁中区域中心。文保科的成立和鲁中区域中心的建成,为文保人才的规模引进、集聚、培养、使用搭建起了坚实的平台,也让全馆的文保工作真正实现了由原来的“无五”到现在“五有”的彻底转变。同时,潍坊市博物馆积极推进文保项目的立项和落地,为文保人才的动态成长构筑了载体、厚植了土壤。

          潍坊市博物馆还通过每年至少举办一个国家级学术会议的方式,不断深化馆际之间、馆校之间、馆企之间的横向联系、纵向沟通,实现了资源打通、信息打通,搭建起了人才深度培养、交流和引进的桥梁。

          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但更要注重“收藏”人才。人的因素第一,人才是事业之基,人才兴则事业兴。潍坊市博物馆曾面临10多年时间里无一名年轻新人进入的问题,造成人员短缺、人才断档、队伍流失。为壮大文保队伍,培养、集聚文保人才,全馆着力实施了“馆内教、馆外学、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集聚战略。

          首先是练好“内功”,把馆内年轻同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身教,切磋打磨,实现了年轻同志的快速成长和代际传承。在过去的两年,全馆有10多名同志被聘为“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加上外聘的文物修复师,打造了山东省内地市级博物馆里文物修复师的一支合格队伍。

          其次,坚持人才传承培养和引进。潍坊市博物馆现拥有13种文物修复资质,但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点,重点突出三大类文物修复:一是围绕潍坊书画资源,加强纸质类文物修复,以书画为主;二是围绕潍坊金石收藏,加强金属类文物修复,以青铜器为主;三是围绕馆藏珍品,加强陶瓷类文物修复,以瓷器、紫砂为主。围绕三大文保重点,全馆聚焦书画、青铜器、陶瓷、紫砂类修复人才的传承培养和集聚。先后引进了青州石佛造像大师、锔艺传承人等一批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等特殊人才。

          此外,潍坊市博物馆不仅聘请了很多文保专家,还充分挖掘退休的老专家们这一“富矿”,邀请他们来馆里指点迷津,进一步壮大了人才队伍,增强了文保力量。

          博物馆是公益单位,博物馆人是公益人,就要有公益心,做公益事。潍坊市博物馆始终秉承“以文化人,服务立馆”的公益理念,把文保工作和文化公益事业深度融合起来,既充分释放博物馆的公益属性,也为文保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拓展了路径。

          潍坊市博物馆除了为特殊人群专门举办活动外,还与潍坊聋哑学校、潍坊盲校等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建成了残疾人文物修复基地,选择合适的残疾人到馆里学习书画装裱、刻瓷、做拓片等文物修复专业知识,把他们送到更高的平台,跟着更好的老师学习修复技艺,提高了他们的文物修复技能和生存能力,让他们拥有新的工作选择,对于成绩突出的还专门设立独立的修复工作室。人才培养是长期工作,不像其他业务更容易转化成直接的成果,但是潍坊市博物馆立足现实情况的人才模式探索,将为博物馆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馆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9(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