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风雨兼程四十年 筚路蓝缕收获季——“乌峰书法教育四十年作品展”手记

        作者:云德2024-11-09 08:20:35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宋濂《湖上》 乌峰

            (2/2)孙逖《宿云门寺阁》 乌峰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前几日,同门师弟乌峰从教40年且举办“乌峰书法教育四十年作品展”,这是一件人生大事,我欣然到场祝贺。

            在去展馆的路上,经过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我猛地想起毛主席有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忽然觉得套用这句话送给乌峰比较合适,引申一下——一个人练练书法、写好汉字并不难,难的是书法成名且付诸一生,更难的是开一个专业去教书育人、带出一个团队。乌峰就是这样风雨兼程、持之以恒地把一件好事做了大半生,仅此一点,足以让我们这些干点事即浅尝辄止、终其一生拿不出什么看家本领的人为之汗颜。故而,无形之中多了一份感动与钦佩。

            乌峰出身蒙古族世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发蒙之初即习书,练就了扎实的童子功。弱冠之年崭露头角,在各类书展中亮相且屡屡获奖。尤其难得的是,他还把书法爱好带入自己所从事的师范教育工作中,恰与元好问“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的论诗之计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勇于将书艺的“金针度人”,还把书法教学变成了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终身职业。从教40年,乌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在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史论、书法创作实践诸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带出了一个不仅基本功扎实且有较高创作水准的弟子团队,既让书法教学成为曲阜师范大学良好学风的重要载体,又为书法进课堂输送了一大批可造之才,贮备了坚实的后援力量。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的同时,乌峰没有放松自己的书法创作。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不满足于现状和既有成绩,一直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汉字的结构与肌理,悉心体悟书法艺术的谋篇与布局。他大胆突破早期研习“二王”的书写路数,大胆摆脱社会上一味迎合市场的媚俗书风,转帖入碑,潜心于各种钟鼎碑刻之中,细心品味并追寻篆、隶、行、楷、草诸书体及各大流派书风的古法精妙,“聆苍寻朴”、自甘寂寞,博观约取、五体并进,铸就了他书法创作别具一格的结字端庄、庄中寓逸,落笔千钧、其力在骨的鲜明辨识度,渐次形成了自己遒健拙朴、雄迈闳阔的个人书风,虽不随流俗,却也高标自立,难能可贵。

            中国书法作为当今世界唯一把文字书写变成艺术创作的特殊艺术类别,在点横撇捺的结体建构中展露方块汉字的优美,在干湿疾徐的笔墨游走中呈现线条的铁画银钩,在疏密浓淡的章法布局中彰显书法的灵韵,在静态的均衡协调中蕴含不受时空局限的节奏变化与旋律流动。书法是写实艺术,更是写意的艺术,它是书写、才情、学养、情感表达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书法之美,形意相生、意在象外,魅力无穷。作为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一份文化遗产,书法经过无数文人雅士数千年的摸索与演练,有堪称巨量的彪炳史册的、泰山北斗式的名家巨匠与精品力作垂世,今人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超越古人之人当是微乎其微。惟其优,才需要子孙承继;惟其难,更需要有志者去勠力奋斗。博大精深的书法奥妙似乎永远说不清也道不尽,而书艺的探索之路当永无终点,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永恒课题。当今书法家只有心无旁骛、精雕细琢,固本出新、勇毅前行,才有希望不断攀登书法艺术的新高峰。

            乌峰举办这次展览,或许标志着40年的从教生涯即将画上一个休止符,但他的书法创作之路或只当画个逗号而已。学而无涯、艺无止境,但愿这次展览能成为他承前启后的一个新起点,为筚路蓝缕的收获季节拉开新的帷幕。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