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杨瑞洪|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的书画名家!

        作者:admin2020-09-14 09:33:33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杨瑞洪 教授 四川省教学名师,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1963年生于阿坝州汶川,祖籍四川安岳。1981年 中师美术班毕业任教金川县中;

          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6年西南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毕业;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阿坝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参展:

          2002中国油画大展(浙江);

          2003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展(杭州);

          2011时代精神全国人物肖像油画作品展(北京);

          2013高原·高原-第二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获三等奖;(西安)

          2014四川文华美术奖作品展;(成都) 2002全国教师优秀作品展(北京);

          1987四川油画展(成都);89成都纯粹绘画八人展(成都);1996高原风杨瑞洪油画展(重庆);

          2007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成都);

          2004韩国汉城龙山国际美术交流展(韩国); 2004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

          2005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北京);2006走进湿地四川美术家写生作品展(成都);

          2007阿坝高原当代油画展(成都);2008劫后余生-杨瑞洪·大唐卓玛油画作品展(成都);

          2009他们来自汶川杨瑞洪·大唐卓玛艺术展(北京);

          2010走南创北新春当代油画七人展(北京);2011不屈的脊梁512汶川地震四川美术作品巡展;

          2009云朵中的祈福512周年祭综合艺术展(北京);2010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年展(成都);

          2011感恩羌山-杨瑞洪·大唐卓玛油画作品展(成都)

          2012景·成-藏地行艺术交流展(成都);2013图像的共生-四川十人油画作品展(成都)

          2014高原·高原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西安)第四届高原油画展学术奖;

          2014 艺术牧民·艺术生活-绘画作品四人展(成都)图像共生·中法艺术家作品交流展(成都)

          2015共鸣·中德国际艺术六人展;美好家园·四川水彩油画展;

          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四川美术作品展;

          2015 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过程作品展;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作品展;

          2016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2016四川省美术作品展;

          2016 视觉消费·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平行展;

          2017 第二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名师作品邀请展;

          2018 绘·江南-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汇聚展;

          2019 学院传承·第三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名师邀请展;

          专著画册:

          《中国优秀美术家丛书——杨瑞洪作品专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05;

          《当代名家名作鉴赏·杨瑞洪意象高原作品集》 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10;

          《意象高原·阿坝油画群体专辑-杨瑞洪作品集》成都时代出版社2018.12;

          《山水相依·重庆师范大学/阿坝师范学院-首届美术教师风景写生作品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08;

          《绘画基础教材·简笔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8;

          《21世纪全国高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色彩与应用》

          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11;

          作品发表:

          《今日中国美术》、《中国油画》、《中国艺术家》、《美术大观》、《美术》、《民族》、《巴蜀画派》、《画苑》

          《四川美术》《当代中国油画家·百人作品集》、《第三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作品集》、《空港》

          《九寨沟》、《百坡》、《艺术教育》、《当代中国美术家》、《当代油画》、《今日收藏》、《四川文学》、《草地》、《青年作家》、《时代女性》、《华人艺术》、《羌族文学》、《中国文化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

          《首尔迪书画艺术拍卖作品集》、《美术报》

          作品收藏: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深巷画廊;北京原色生活画廊;台湾意象画廊、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四川岁月艺术馆、美国韩国新加坡台湾及国内私人收藏。

          杨瑞洪作品欣赏

          《高原·阿曲河》油画

          120x60cm杨瑞洪

          当代中国油画东方审美价值的建构

          ——关于中国油画本土性与当代性的思考

          作者:杨瑞洪唐平 2008年11月20日

          中国油画审美价值的构建,不是一两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油画家的共同命题。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使命,着重在引进法国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诸多流派的油画风格,着重在学习俄罗斯从批判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油画模式,那么第三代、第四代中国油画家则在前辈引进与承传的基础上着重于中国油画本土性的构建。出生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油画家,大多在90年代后开始走进了历史舞台。他们成长于“文革”时期,在80年代初真正开始了学院油画的教育,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的造型水准和创作思想是他们油画教育的基础。但他们这一代人的艺术生长点,则直接泽惠于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85思潮”影响对他们是巨大的。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他们走出国门再度追溯与选择欧洲油画的本源,由此形成比他们前辈更加深厚更加宽广的油画传统与现代视野,而且这种传统与现代油画视野的选择,总是和中国当下的文化现实与油画家的个体艺术趣味联系在一起。油画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笔下,更加具有本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杨瑞洪《雪域·晨辉》

          布面油画120x50cm

          一、本土性是中国油画审美价值的重要特征

          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谈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多民族的载体,是中国历史和现实最重要的基本国情之一,也奠定了中国油画立足本土,发展具有东方审美精神的油画风格语言的基础。

          从中国油画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不难发现,油画进入中国以后并非一成不变。中国油画从最初的借鉴学习到逐渐的融合创新,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性,是西方油画与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有机结合。

          对于油画的中国化——即民族化,众多的画家学者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臂如:徐悲鸿将法国古典主义的写实性绘画与中国文人画传统结合起来,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刘海粟主张自我表现和强烈个性,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非常相似。林凤眠是将西方近现代艺术形色结构的外美与中国艺术情境人格之内美,自然地结合为一体而形成个人鲜明的绘画语言特色。当代画家如靳尚宜、詹建俊、罗中立、陈丹青、程丛林等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油画风格,推动了中国油画的民族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再如当代的风景油画家洪凌结合中国传统技法,融合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思路,为中国油画找到了一条民族化的创新之路。

          如果说,油画的民族性从外在表象上看,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结合,那么从深层次上去研究,则是东西方文化价值的交流与东西方审美品格的融合。现代绘画语言的本土性构建是这些画家们为中国油画的现代性注入的新的生机。当然,城市文明的发达和都市文化的兴盛是现代性绘画发展的基础,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曾涌起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出现的那种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相互背离的问题。油画的现代性是都市文化的一种审美表述。今天,在我们熟悉的祁海平的抽象图式中,已看不到对于西方抽象绘画生吞活剥的模仿,看到的是对于中国笔墨精神的油彩语言的解读和瓷釉一般圆润的色彩质感。毫无疑问,他的抽象性画面,更多地具有意象性的图像暗示,而抽象的结构方式与语言特征,也无疑具有书法的意态和瓷釉的神韵。在这些年的探索中,祁海平没有改变最初的艺术选择,只是力求在这种现代性的抽象油画中渗入更加浓郁的中国文化精神与品格,更加深化人们对于他个体语式的认同与记忆。

          中国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语言形态,更重要的是民族性隐含的民族精神气质的张扬。人类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种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转化为一个民族高度的生命质量与强大的生存竞争力,那么不管你给予再高的评价都不能使人信服。

          杨瑞洪《雪原》

          布面油画50x40cm

          二、当代性是中国油画创作的时代要求

          时代的发展必然带来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平和地进入消费社会,并不断融入国际社会走向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崛起,引发了城市文化观念的形成与深化。中国社会的问题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中心问题最终还是都市文化的核心理念——消费主义问题,消费成为这个社会一切文化现象的主题词。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经济纳入全球化的轨道,因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把本土文化置入全球化的阈境。这里既有在开放的心态中怎样进入当代世界文化的话语问题,也有在这种当代性世界话语中如何保护本土文化的策略问题。因而,中国油画的当代性便由此而展开。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当代世界艺坛的评价标准来自于西方,从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化发展而来的西方文化成为当代世界的强势文化,也成为西方乃至世界艺坛评判各国、各民族艺术高低优劣的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普遍遭遇了生态破坏和文化异化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及其相互间的密切关系正在为人们所认识。强势文化未必就代表先进,多样的文化应该被尊重和保护。当前中国油画的发展,由于某些观念的影响及金钱的刺激,出现了诸多的偏离现象。在对当代性的过度追求中,出现了把西方某个学派作为朝拜对象,一味效仿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追求“西化”,以及将恶搞中国形象以迎合市场的“丑化”,并在天价拍卖后,引导众多年轻艺术家的效仿。这种现象对于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

          全国“两会”上,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委员发出呼吁,“谨防‘现代艺术’恶搞中国形象”得到了著名导演李前宽委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邱立成委员、著名书法家段成桂委员等10多位民进界委员的赞同。中国现代艺术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史,有相当数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因其一味效仿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追求形式的感官刺激,追求极端的个人享受,甚至有些作品违背起码的道德规范,忘却了艺术家作为社会一员所必负的社会责任,失去了基本的艺术良知底线。

          詹建俊先生在“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国际化的语境下,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许多方面是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的。但是,越是国际化的语境,世界的文明越需要多样化。中国油画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中有影响的一部分,在现代性的艺术追求中,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如何把握本国文化的基点,如何遵循和彰显中国的文化脉络以及核心价值体系与主体精神,这些,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也是我们在油画创作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画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在努力进行相应的思考研究和积极地探索,油画家们所进行的不同取向的追求与探索,已迅速的形成了油画艺术领域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局面,使我国的油画艺术不论在观念精神、艺术的形态面貌、艺术的材质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中国油画在现代性方面的实践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成果丰硕。

          杨瑞洪《雪域·圣地》

          布面油画160x160cm

          三、中国油画中的东方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人类世界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基点,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有着丰富的人文背景和独特的社会形态,和西方的社会形态及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发展绝不可能步西方文化的后尘,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立场,也是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所必须的。正如世界生物的多样性必然依赖于地理、气候等不同的生态环境基础,而文化的多样性则依托于独具特色的世界各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

          中国是多民族多地域的国家,这是中国民族性的基本特色,也是中国油画民族性展示的巨大空间。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广袤地域文化汇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如果我们仅仅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会陷入表面和空洞,只有深入的了解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从中找到人类文化的共性与本土文化的个性予以张扬,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民族精神之所在。

          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东方审美精神,是一种似与不似的“意象”, 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境界”。“写意”同“气韵”是紧密相连的,是“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中国文人艺术哲学之最高境界。

          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标准。所谓“境界”,是指人的精神所达到的万物归一的无对之境。它是永恒的,老子所谓“得道”是也。得道,人之精神则可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虽然受到过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但是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文化精神,而是外来文化被它吸收、改造和消化,归结其原因,应该和上述的境界有关。

          境界最为关键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深地扎在中国这块十地上,达到了这个境界,人的精神就进入了自由王国,社会就会安宁。境界所蕴涵的这一文化和精神价值在今天已经受到世界人文学者的普遍重视。现代物理学理论也证明了中国人文精神的高明与伟大,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是归一的,早晚归东方,而不是归西方。就境界来说,西方思想是“有对”的,而中国是“无对”的。中国人以抱一为天下式,西方则没有这个“一”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重以不变应万变,而这里的不变不是绝对的不变,而是“得一”大道上的变化。过去中国文人做过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千山千水千才子”,下联对道“一天一地一圣人”,显然后者略高一筹,这是一个境界问题。而这个境界就是被现代人大都不认识的大化之境,它是靠天地万物育化而成,它应是与众生同体,合天地成形的大象之境。其大为无限大,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才者任意驰骋,尚不能触其边角。这个境界可谓正大而光明。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家的精神纯化,都需要文化艺术教育在断裂的鸿沟上架起一道道桥梁,让世人真正了解中国的东方的艺术境界。

          杨瑞洪《雪域·归途》

          布面油画180x180cm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书写与表现——当代油画九人展”,出展人——王琨、祁海平、邓国源、刘建平、白羽平、张冬峰、孙纲、任传文、李江峰已经是今天中国油画界的学术中坚。从九年前的当代油画九人展,到今天的这个展览,九年中他们所进行的各自艺术个性的寻找、完善与深化,恰恰为这个时期中国油画发展呈现出的某种积极健康的学术状态。虽然他们都有自己鲜明的油画个体语式,风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以油画的作画方式和技巧走进中国文化精神的“写意”、“气韵”理念之中。刘继宗在《兼论当代中国油画模式的构建》中指出:“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把中国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双轨合一是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

          “油画有待发明”这是西方艺术大师毕卡索的临终遗言。这是个很重要的启 示: 当纯粹绘画的两个基本元素——“形”与“色”,一旦成为精神性的物质时,是永无约束的。 形式已经不在重要了,“个性”和“情绪”才是最本质的要素。 当代中国油画,已不在是西方油画的追随者,中国油画因其有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东方审美精神的影响,逐渐具有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特色。 中国的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充分发挥着本土文化的优势,在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吐故纳新,扬优弃劣,凸显民族特色、时代精神与个性特征,强化艺术家的自主创造精神,为创造具有东方审美精神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油画而不懈努力着。 我们有理由期待,21世纪的中国油画发展崭新纪元的到来。

          杨瑞洪《雪域·冈仁波齐》

          布面油画150x150cm

          杨瑞洪《高原·早晨No3》

          175x175cm

          雄肆茫的高原意象苍

          ——读杨瑞洪的油画风景

          林木

          杨瑞洪是我的学生。他从阿坝高原考到四川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毕业之后回到了高原。在那儿一搞又是十多年。许多从较边远地区考到四川美院这种名牌美院来的学生就再也没人回去过,但杨瑞洪却义无反顾地回到那里,和他的也是毕业于四川美院的画家妻子在那儿一过就是十多年。这让当老师的我也生出许多好奇来,究竟是什么留住了杨瑞洪,我知道他是有好多机会调出高原的。毫无疑义,青藏高原是全中国最美的地方,世界级风景区九寨沟与黄龙就在杨瑞洪所在的阿坝高原,全中国最美的高原湿地若尔盖红原大草原、九曲黄河也在那里,那里还有中国阿尔卑斯山之称的四姑娘山,有中国最东部的终年积雪之雪峰雪宝顶……这些,全都在杨瑞洪所在的区域。在阿坝,甚至毫无名气的许多地方都美得叫人吃惊。全中国全世界的风景爱好者都往阿坝去欣赏这些绝美之境。是这些美景留住了杨瑞洪么?但阿坝高原绝美环境又是与其艰苦闭塞分不开。杨瑞洪是为了美而牺牲掉大城市生活的舒适么?

          《高原·阳光》

          175X175cm

          杨瑞洪的确是为了美而留在阿坝高原的。杨瑞洪两夫妇经常开着自己的小车往来于这些高原胜景,留连于这些让人感动让人吃惊的自然美之中。这从杨瑞洪所画的大量直接反映阿坝高原景区的风景油画可以明白。杨瑞洪作为一个阿埧高原自己的画家,他太熟悉每一景区美之所在。他的长处更在于发现常人所难以发现的阿坝高原的非常之美、独特之美。在杨瑞洪的油画中,出现了许多让自以为熟悉阿坝的人所陌生的另一类型的美。杨瑞洪画冒雪牧放,雄肆壮阔的《阿坝•高原之冬》,九寨仙景般的飞瀑变成凄美冷隽的《九寨•树正之冬》,流光溢彩的黄龙成为清冷静谧的《黄龙月光》。杨瑞洪笔下还有一种境界,即融灿然斑烂于悲壮凄美之中,这或许是青藏高原奉献给人类的独特之美。这是一种雄浑壮阔的大山、灿烂辉煌的秋色与苍茫悲怆的雪景、暮色的奇特的结合。如其《暮色雪山》系列、《黄龙•山雪》系列、《黄龙•雪宝顶秋雪》、《红原•朝晖》、《高原•早晨》……作为阿坝艺术家的杨瑞洪的确与到阿坝猎奇寻美者大不一样,这位把青春与人生都献给了大山与高原的艺术家,对这个与自己融为一体的高原,自然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独特体会。他善于从晨曦初露,从月光流水,从雪原红树,从山川天宇,从种种崇高宏大与苍茫悲怆的冲突中体现出油画风景画中少见的一种境界,一种蕴涵着某种东方神秘深邃悲天悯人意味的特殊境界。

          杨瑞洪《阿坝 · 晨雾》

          布面油画120x120cm

          当然,如果杨瑞洪真想直接再现式描绘阿坝高原美仑美奂人间仙景一般的美景,那他是在自找麻烦,我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画家,那怕是最著名的画家作九寨沟的再现式美景写实而成功的。九寨沟的美境再现是留给摄影的。而作为绘画,它对现实的关系决非仅仅在再现。在四川美院接受过正规油画艺术训练的杨瑞洪没有陷入这些人间美境给画家们设下的陷井。他知道,油画的功能不仅仅在,甚至主要不在再现对象,而是通过对油画意境和油画语言的艺术的处理,体现出油画家对现实环境自我体验的独特的油画式表达。杨瑞洪的确是这样做的。杨瑞洪在高原风光中更多地关注的是大自然所呈现出的某种可以注入精神意蕴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是色彩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归纳成油画用笔的笔触意味,是某种形、色、线与块面之间的结构关系,总之,是这片土地,这片高山大川冰峰雪山蓝天红叶的特殊审美元素所构成的特殊意象与特殊形式意趣。以《暮色雪山》No1为例,这里占满画面绝大比例的高聳的雪峰和奔腾跳宕的暮色中的彩云构成了画中意象的基础,而蓝色的山峰与橙色、褐色的暮云构成的补色关系,则构成了独特而强烈的色彩组合。快速激烈的用笔,让我们既看到了高山的险峻,又感受到画家作画时激烈狂放的心态。同样的,在《红原•朝晖》中,杨瑞洪主要关注的也是色彩的冲突与由天地云河构成的线条的节奏与韵律,以及这种种因素共同组成的对红原大草原(其实这里就是红军曾经走过的可怕的“草地”)的优美而独特的意象。我十分欣赏杨瑞洪的五联屏油画《九寨•树正之冬》。九寨沟这个美丽的树正瀑布在冬季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宁静、安谧、清冷、凄美,柔美的水流凝固成一种东方禅境一般神幻莫测的宗教境界。画家用单纯的蓝灰色调,用流淌的手法,构成与传统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加上国画山水五联屏形式的运用,更把美仑美奂人间仙景般的九寨沟风光,带向了一个更主观更诗意更哲理更意象,当然也更艺术的境界。杨瑞洪这种手法还应用他的油画人物画上。在《高原•阳光》中,画家有感于在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中牧牛的藏族妇女的顽强,不仅以牦牛的坚毅以象征,更以油画语言中色彩的冷暖对比,利用万冷丛中一点热的色彩规律,从油画语言的角度,点出了《高原•阳光》的主题,人在这片千里冰封的雪原上成为映照万物的辉光。

          杨瑞洪《高原 · 早晨》

          布面油画50x50cm

          在高原的杨瑞洪以他高原之子的独特体验,为高原艺术的表现闯出了一条独特而成功之路。也为无数热爱高原的艺术家和热爱高原美景的人们拓展了又一独特的审美路径。今天,作为阿坝藏族与羌族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杨瑞洪,他立足于高原与高原生活的油画引人兴趣之点或许也可以在这里。

          2006.1.21于成都濯锦江畔望江楼侧绿阳之村

          (作者简介:林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四川师大视觉艺术学院院长。)

          杨瑞洪《高原·雪山》

          布面油画100x100cm

          杨瑞洪《九寨·静谧》

          布面油画160x160cm

          杨瑞洪《秋山》

          布面油画40x40cm

          杨瑞洪《丝路·新语》

          布面油画180x171cm

          杨瑞洪《雪线之上》

          油画60x60cm

          杨瑞洪《雪域·晨晖》

          油画60x60cm

          杨瑞洪《梅里·雪山》

          布面油画60x60cm

          杨瑞洪《松坪沟·白腊海》

          布面油画60x80cm

          杨瑞洪《松坪沟·海子晨雾》

          布面油画60x80cm

          杨瑞洪《唐古拉风》

          布面油画80x100cm

          杨瑞洪《雪域 · 晨雾》

          布面油画80x100cm

          杨瑞洪《仲夏·荷音》

          布面油画50x60cm

          杨瑞洪《高原之一》

          120X160cm 2010

          杨瑞洪《阿坝 · 雪原》

          布面油画100x120cm

          杨瑞洪《初雪》

          布面油画30x40cm

          杨瑞洪《高原·秋色》

          布面油画40x50cm

          杨瑞洪《高原·雪山》

          布面油画80x100cm

          杨瑞洪《九顶烟霞气韵动》

          布面油画80x100cm

          杨瑞洪《初春》

          油画80x160cm

          杨瑞洪《雪域 · 高原》

          布面油画30x70cm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24(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