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江山永固图》画评

        作者:admin2019-09-23 17:00:01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江山永固图》高1.8米,宽6米。这幅山水画作品把长城、山石、劲松、飞瀑描绘制在一起,笔墨生动。作品营造出“近在咫尺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视觉氛围,此画名为江山永固图,画中以长城围绕的山石为主体,山石坚不可摧,长城屹立不倒,代表着七十载峥嵘春秋,七十年风雨飘摇,不变的是祖国,是江山,是最伟大的祖国辉煌永驻。那大片的红,是丹,是彤,是最美的中国红,七十载年华,有热血,有精彩,是中国劳动人民对祖国与生活的浓烈热爱,是中国的底气。画中广袤流动的江水,沉着的墨色与留白,亦或是充满了遐思的留白,俊逸流畅的线条表达的是气吞万千,更是灵活自如,是中国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眼界,是中国东方哲学最具精华的理念,是平衡,是和谐,七十年春秋,是中国先民智慧不断继承发扬,坚守道义,是中国七十年来不变的承诺;是中国兼容并蓄的大国风采。

          1569226101526171.png

          中国气质除了最明显的中国红山石,长城,还能看到其他具有中国典型特征的元素:奇险的高山瀑布,激流与浩瀚的江水,顽强生长在山巅的劲松,耀眼不落的红日,飘渺的云烟等。中国气质是什么,中国形象又是什么?我想这幅画作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中国,自强不息如劲松翠柏孤傲挺立于山峦间;中国,恢廓大度如大江大河胸怀宽广包容百川;中国,所向披靡如高山激流迎难而上不惧艰险;中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如红日当头朝气蓬勃。画中的所有具象,一块山石,一株劲松,一道光芒,一缕烟云,一面江水,都是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风貌,是中国本身。画家们用墨赋色更加诠释了祖国山川的红色精神,精彩再现了江山永固的主题。

          一、诗性的表达

          中国山水画自顾恺之开始标志着文人进入画坛,也酝酿了中国山水画的诗性特征。画家们以其深厚的艺术修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对国家兴衰和民族荣辱的关怀。《江山永固图》中所表现的万里长城遗址,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也是人们体验怀旧之魂的地方。可见,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与文化遗产景观的表达有效结合。运用山水画技法表现万里长城的厚重陡峭,墙体、关隘、烽燧等建筑物可以营造长城的历史氛围。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中国文人对松树倍感热爱。他们以歌颂松,以文记松,以画绘松。松树是中国山水画中常用的点缀植物。因其骨坚神高、坚强不屈,深受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被广泛地描绘在山水画中。《江山永固图》中的劲松,用笔浓烈,墨色深邃,有着朴素纯真的韵味。

          山水之乐《论语》有云: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祖国的河山特性,亦如祖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面向世界各国人民的态度一般:仁厚者如山,稳重不迁而又坚守原则;机敏者如水,通达事理而又敢于创新。

          二、空间表达

          “散点透视法”是中国山水画中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地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自己的立足点进行观察,将从不同的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组织一幅画。《江山永固图》以绵延不绝的长城和蜿蜒盘旋的岩石为主要表现对象,将天地融为一体,景物随步而动,灵活地反映出“近在咫尺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视觉氛围。画中巍峨的高山磐石,墨色与彤色相应。山体盘桓而上的形态结构令人深思。岩石上劲松环绕,象征着祖国的红色江山坚如磐石,源远流长,永葆青春。

          1569226153683662.png

          三、用墨赋色的技法

          水墨在中国画中的妙用在于浓淡结合,讲求的是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形体,烘托气氛。全浓全淡都会显得僵硬而没有精神。必须要浓淡相间。仔细看《江山永固图》中水墨的运用,浓处精彩,淡处灵秀。中国山水画历来重视色彩的运用。随类赋彩,受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中国画家强调对色彩的简明概括,主要是描写物体的本色,认为本色即物体的本质。中国画以水墨为主,也可以使用墨色和彩色的组合来描绘物体。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形成墨色互补的艺术效果。在《江山永固图》的创作中,我们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设置色彩,“随心赋彩”“随境赋彩”。运用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强烈的民族性的颜色。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留下的英雄事迹遍布神州大地。《江山永固图》中,整个画面被渲染成红色,表达的正是画家对祖国“七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的美好祝愿。

          1569226165980978.png

          四、以人民为中心认识美

          审美是文艺的目的之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美是人性的物化,美是享受生活的乐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美被赋予了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家遵循美的规律,满足美的要求。创作《江山永固图》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发现美,创造美。《江山永固图》容天地万物的豪迈与雄浑,并结合“红色中国”诗意,深化了“中国梦”主题,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贴合时代主题。新时代呼唤新的美术作品。中国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奉献精品,自觉承担起高举旗帜、凝聚民心、振兴文化的使命,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篇章作出贡献!

          《江山永固图》献礼伟大祖国七十年。一幅山水长卷,一段峥嵘时光,一部大国崛起的史诗。一路走来,祖国犹如画卷上的山,画卷上的水,画卷上的一石一木,坚守着,骄傲着,无论浓墨,无论重彩,这都是江山,是祖国,是最美的七十年中国。

          1569226178102819.png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71(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