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壮族干栏式建筑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由于他们基本上生活在南方亚热带气候潮湿温暖的山地丘陵,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他们创造出了极有特色的壮族民居。

            壮族人民多沿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有村规民约不准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良好环境。居住在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如今已成壮家的住房主要形式)。平房一般为三开间,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为土木结构的木楼瓦房的干栏式建筑。

            “干栏”又称高栏、阁栏、麻栏,式样一般有全栏式、半栏式两种。

            全干栏房属全楼居式,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存放农具;半干栏房以一开间为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关牛羊、放农具等,另一间为平房。干栏式楼房均为木质结构,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壮家叫两节柱),两头搭以偏厦,屋顶为人字形,顶上盖陶瓦、杉树皮或茅草,房间有三间五间。楼上住人,底层关养牲畜和家禽,放农具,并置有舂碓、磨坊等。楼梯在屋内一侧,楼上前边为宽敞的走廊,用栏杆或半块板壁围住,光线充足,可在这里会客、乘凉和纺织。进大门是堂屋,一边有火塘,后房和侧房是卧室。粮仓多设于住房旁边,房前竖立着一排丈许高的挂禾架,通称禾廊,以便秋收后晾晒禾把,干爽后堆入粮仓。建筑时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墙壁也有用砖石泥土从地面砌起来的。

            干栏式建筑早在远古时就盛行于中国南方,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木构建筑,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南方各省(区)的考古发掘中,也出土有不少的陶制干栏式建筑模型。史书上把“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称为“干栏”。用壮语来解释,“干”是“上面”,“栏”是“房屋”,合起来便成了“上面的房子”。为什么古今的人们要采用这种方式建构房屋呢?据《太平寰宇记》说“俗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故又有“巢居”之称。这种建筑是为了对付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以及洪水的侵害。张华《博物志》也说:“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考古学家进一步证明:“干栏式建筑,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土著建筑形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

            长期以来聚居在一起的壮族人民,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干栏群落。这些群落布局通常根据错落的地势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如从山脚到山腰上下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通常是居住着一大家的几兄弟,称为串联式;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留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这称为并联式,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在较宽阔的山麓,辐射式常与串联式结合起来,干栏自下而上排成几行,自上向下辐射开来,中留通道,有的通道是石级,一条小路沿着山坡通向家门,一户门前一条路。村寨中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了梯田式,每一级横向排列若干干栏,平行伸展开去,有时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干栏式的这种居宅,过去主要是为了抵御猛兽和防盗贼偷盗牲畜。但是在楼下圈养牲畜,臭气时不时往上冲,很不卫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干栏式民居现已逐渐变成人畜分居的平房或楼房式建筑了。



      Processed in 0.118(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