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千古第一村――流坑

            (1/6)

            (2/6)

            (3/6)

            (4/6)

            (5/6)

            (6/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古老典雅的流坑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北距县城38公里,西去所属牛田镇8公里。这里正处在乐安东南山区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山川形胜,钟灵毓秀,资源丰富。而当中一块山间盆地,沃壤良畴,自成天地。乌江由东南方招携、金竹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碧水澄沏,悠然一脉,至村边转绕而西,予流坑村抱水枕山之胜,灌溉舟筏之利。乌江下游即恩江上游的一个要点,也与吉泰平原和整个赣江流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一良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乌江之水,对流坑历史影响极大。传说唐末五代著名的堪舆家杨筠松来此相地时,留下箝语云:“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真可谓一语道出了这条河流对于流坑村至为重要的意义。现在,全村914余户,4290人,耕地3572亩,山地面积53400亩,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建村,始属吉州之永丰县,南宋时割隶抚州乐安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子大都姓董,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董合为流坑董氏的一世开基祖。据族谱记载,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他的孙子董合再迁至流坑定居,成为流坑的开基祖。

            宋代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右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北宋初年,董氏第三代孙董文广兴教办学,倡导科举仕宦之路,因而在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流坑仕宦鼎盛,人才辈出。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文广的侄子董洙、董汀,侄孙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一门五人同时考中进士,族人为此在村中建“五桂坊”以显殊荣,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说:“其处圜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五桂齐芳”,历史罕见,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两宋三百年,董氏一族共出了26名进士;宋、元、明三朝,流坑人中进士者33人(全村中进士34人),其中文、武状元各1人;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司空、师保、尚书、侍郎,下至知府、知县、主簿、教喻的流坑人氏达二百余人。这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绍继祖,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代万历时有26所,清代道光时达28所。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人,举人78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

            明清时期,流坑的科举仕宦日见式微,流坑董氏的学术、文化、政治、工商活动却呈现旺势。明代董姓学人共有著述38种,有诸多名流贤达为流坑董氏撰文、赋词、赠诗、题匾,如王安石、梅圣俞、朱熹、文天祥、吴澄、罗洪先、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等,都为流坑留有墨迹。而明末清初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空前繁荣且为流坑董氏所垄断,崛起的富商捐钱买官,营造豪宅,复兴宗祠,修撰谱牒,扩大族产。以其严密的宗法制度将流坑庞大的族群凝聚维系到二十世纪中叶,以至一村一姓延续千年,历尽沧桑几经战乱而不散。现在的流坑为何令世人刮目相看,除了它的千岁年龄外,流坑还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

            明代中叶,第22代董燧,是位哲学家,举人出身,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治事之才。退休后,对村子加以改建治理,使流坑规范饬,井然有序,奠定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整个流坑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很像一座城池,也很像一方都会。董燧等对流坑的规划、整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村落建设的宝贵模式。

           

      Processed in 0.110(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