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阅了十多本不同内容的词典,可对巴黎最长的文字介绍也不过三五百字。我找寻了几十种专业刊物和文学著作,也没有能对巴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好像巴黎是一本看不完的书和一个讲述不尽的故事。
在巴黎,我只待了五天,尽管拍了三百多张照片,写了近两万字的日记,又买了好些参考书籍的纪念品,可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却依旧感到陌生。只是我忘不了这短暂而又激动人心的初访,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回忆,竟促使我采集这记忆中的小花,试图把她们编织成一个美丽而朴素的花环,献给我的朋友们,让大家多一些对花都的了解,也满足一丝艺术家对巴黎魂牵梦绕的思恋。
正是出于这种目的,我选择了稍稍能够反映这座国际文化名城的点滴风貌,并按一个个小的命题撰写了二十篇短文来记述我的花都之忆。
写这组文章,太过匆忙,不是没有时间,是我怕错过了记忆中最美的瞬间,我有这样的经验:那些令人激动的情景有些像感情碰撞的火花,闪现时瑰丽异常,可难以持久,如不及时捕捉,随即消失。于是,这组没有经过细细琢磨的文字便早早结稿了。
当我重校这些随笔时,才发现有那么多的遗漏,巴黎远不像我写的那么平平常常,那么简单而肤浅。在一本名叫《中国学者看国外》的专集中,有两篇文章便十分生动地介绍了巴黎,成凯在《巴黎的魅力》一文的开卷便刻画出:“巴黎,一座迷人的城。巴黎,一个城中的谜。”他简辟地总结出每一个人“都自有一个心中的巴黎——风流的巴黎、典雅的巴黎、繁华的巴黎、堕落的巴黎 ”。的确,谁也难以为巴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然而,作者以极大的篇幅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名人的描述为我们留下了“浸漫着文化气,处处有文化”的巴黎印象。而柳溪的《巴黎街头漫步》却以细腻的笔触从时装、鞋以及女人的化妆到街头的“朋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巴黎风俗画,并提出一种新的生活观点,“希望我们的中老年妇女以自己的劳动所得,购置点化妆品,显示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而使自己更具魅力”。出身海外、留学法国的梅苑利用他在巴黎求学的日子写下了散文集《人海巴黎》。在近十万字的文章中,作者流露出他为了寻觅巴黎的美,为了揭露巴黎的丑所经历的一切,最后又怀着一丝莫名的眷恋来告别巴黎。我还读过一册随笔,名为《凡尔赛的喷泉》,作者是法国的卢岚,她的描述偏于自然风景与名胜古迹,像《罗浮掠影》、《圣母院的钟声》、《埃菲尔塔下》、《访雨果故居》等篇幅部以清新而优雅的笔调让读者“得到一点巴黎的印象,嗅到小小草木的气息”,使人领悟到一种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在海外作者蔡澜笔下,“巴黎整个都市就是一间大博物馆。”这话一点不假,我还想说巴黎是一部人类生活的大百科全书,是一部文化与艺术的“万事通”,如果仅仅用我笨拙的笔来描述,恐怕至多也只是从树木丛中采摘到了一小片绿叶而已。然而,我却无法放弃我的初衷,依旧把这些短文排成了铅字,愿小小的水滴映照出太阳的光辉,愿这些零零星星的记录带给读者一个淡远而隽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断想
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修有一座或几座塔,这些塔又几乎都与宗教紧紧相连,好象是精神支柱。若是一方水土没有了塔,仿佛就没有了登临之地。即便有山,只要有人去的地方,山上也必然修塔,正如人们平常所说·“山有多高,塔有多高”,也许这便是一种东方人的文化。
在欧洲,几乎没有这种充满宗教文化的塔,就是有,也多是在海边的港湾,那是为航海人指路的灯塔,不知我的这种结论是否准确,但至少我没有在欧洲见过塔。
1889年,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决定举办盛大的国际博览会,为了纪念这次活动又决定修建一座纪念性的建筑,甚至不惜投巨资来实现这个计划。我不知当时有多少艺术家和杰出的人才参与了这项伟大的设计,可最终选中了工程师埃菲尔的设计——建造一座超越世界所有建筑高度的铁塔。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设计,也是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大胆尝试,要在巴黎立起300米高度的钢铁建筑,这在一百多年前绝非易事。这座塔从设计到建成共耗时一年零四个月,共用了1 2万多个构件,由250个螺栓和铆钉连成整体,使用了70∞吨优质钢铁,仅从这些数字便可以看出工程的巨大,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法兰西人的聪明与才智。
可是,铁塔建成后,巴黎人没有以宽厚的热情来赞颂这举世无双的杰作,人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认为是这个巨大的怪物破坏了巴黎的建筑风貌,甚至担心铁塔是否能安然无恙地长存于世……这些,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可笑,但这却是事实。好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一些经历,这是文明与进步的过程。
看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知道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法兰西的骄傲,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如今,这座经历了历史见证的纪念物,成为巴黎人不可缺少的话题。从1995年在塔顶增建了广播天线以来,塔又增高了20米,而铁塔的服务功能更是全方位的得到发挥,电梯可以把游人进上塔顶,而每一层里面都设有酒吧和饭馆,又成了当代旅行家的驿站。
遇上晴空万里的大晴天,站在塔顶便可以看清70公里之内的景色,这是何等美妙的事啊!可惜我没有机会登临,惟一值得欣慰的,是我有幸乘坐豪华游艇沿着塞那河欣赏埃菲尔铁塔夜晚的美景。记得那是一个有风的夜,塞那河中无数只游艇的灯光把河面装扮成银光璀璨的世界,岸边多姿多彩的霓虹灯光变幻着梦幻般的色彩,这色彩与水中的光影又带给人巴黎的另一种情怀。在水上看埃菲尔铁塔,看那用千万支灯装扮成的光影之塔,更有说不出的万种风情·此时的铁塔如一座水晶的雕塑,崇高、神圣、静穆。同时,这智慧之塔又充满了超现实的浪漫,仿佛这钢铁的巨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世纪的使者,把我的思维引向更壮观、更深邃的明天!
从狮子岗到凯旋门
我不知道法国的历史怎样评价拿破仑,但至少可以感觉到这位杰出的人物在法兰西乃至欧洲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据说闻名世界的巴黎凯旋门,是为迎接拿破仑打胜仗归来而营造的宏伟建筑。可拿破仑有负众望,滑铁卢一战使这位第一帝国的英雄被放逐到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病死该岛。在这之前,这位“百日皇帝”无缘见到过凯旋门。
然而,凯旋门却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建筑长存了下来。在这座高50米宽45米的大型门楼上,每一个面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最精美的一幅以《马赛曲》命名。作品描绘了1 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在《马赛曲》的上方,还雕塑着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只可惜这些作品已不再像是历史的见证,反倒成了伟大的艺术珍品,被载入世界美术史册。
1920年,凯旋门的拱洞下,建筑了“无名战士墓”,以纪念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如此一来,凯旋门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每到傍晚,洞内便燃起焰火,为当代人提供了回忆历史的又一个空间。每到重大的节日,门洞内还会飘起巨大的三色旗,于是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一样又成了法兰西的象征。
我去过几次凯旋门,可不知为什么总想起拿破仑。其实,我知道的拿破仑是什么?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清。但有一部关于拿破仑的电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到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多少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些好感。
在巴黎,我去了拿破仑墓,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圆穹形建筑,在蓝天的映照下,金光闪闪,十分壮观。据说这原来是路易十四时代为军人建造的医院,现在成了一代英雄的墓地和军事博物馆。看来,法兰西最终还是给了拿破仑一个说法,要不,我们还得去赫勒拿岛访古。
有人说,拿破仑的骨灰迁回巴黎时,让他过了次凯旋门,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但至少是满足了这位英雄一段梦幻的历史......
在我去布鲁塞尔时,又经过了当年滑铁卢大战的遗址,尽管这里早已没有一丝古迹可以凭吊,然而由于参观的人众多,这里还是形成了一个小镇,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旅游点。在这里有一座小山,叫狮子岗。上面有一座雄狮的雕塑,头向着法国的南部,据说这是拿破仑的象征。小镇上,还有联军总部的遗址和出售纪念品的商店。在路边,有一尊拿破仑的雕塑,在咖啡店门前还有一尊大的铜鹰,好象这些都是为纪念拿破仑而建造的。拿破仑打了败仗,胜利属于盟军。可从眼下的情况看,人们记得起的,依旧是拿破仑。从那些精美繁多的纪念品和印刷品中,不难看出人们对拿破仑始终怀着一种崇敬之情,依旧视他为英雄。不光法国人如此,在比利时也如此。这情景,好象与我们的理论大不相同。好在,过去的往事已无关紧要,人们来这里不仅是追忆历史,而有时仅仅会把这种观光视为生活的一个节目,这是事实。人们常说这些历史像一面镜子,使人温故而知新。可有时历史又好象只是一个万花筒,看起来五光十色,非常有趣。
记得在1990年6月下旬,就是在这座具有纪念战争意味的凯旋门下,又出现了一个奇迹:这是在欧共体1 3个成员国的倡导下,由全法青年农民中心牵头进行的一次世界性的大型活动,主题是呼吁城里的人理解与重视农业。一个夜晚,1500名农民一齐动手,用500辆卡车把巴黎郊外成熟的麦子铺在香榭丽舍大街上(这些麦子由特制的底托支撑,形成了一公顷麦口)。当太阳升起时,香榭丽舍大街变成了辉煌的世界,微风中麦浪摇曳,金波荡漾,非常壮观!
当太阳西下时,百万观众又亲眼目睹了大型收割机进行象征性的收割表演,同时还观看了1500多农民庆祝节日般的游行。
这活动不能不令世界瞩目,也不得不使人承认法兰西人所独有的聪明和浪漫。
凡尔赛宫的辉煌
到过巴黎的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希望能一睹凡尔赛宫这世界宫殿的奇葩,自然,我也不例外。对于凡尔赛宫,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凡尔赛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有些耳熟,只是不知这是人的名字,还是一个地名。为了对凡尔赛富有个初略的了解,我查询了好些资料,看来凡尔赛宫的名气也的确不小,许多大观、辞典一类的工具书几乎都有介绍,像《世界文化精粹辞典》、《世界博物馆大观》、《世界名胜词典》、《巴黎大典》、《大英百科全书》、《西欧旅游指南》等等。从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字介绍中,我知道凡尔赛是位于巴黎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城镇,距巴黎只有1 8公里。早年,这里是一片森林,风景秀丽,四季芳菲,路易十三曾在这里狩猎,并建有简单的住宅。到了路易十四,这块风水宝地被国王看中,他调集了大批欧洲卓越的建筑艺术家,花了二十年的功夫在这里修建了豪华的凡尔赛宫,当大功告成时,路易十四将政府移到这里办公,于是这新建的宫殿所在的城市又成了王国的首都。据资料记载:从1690年起到1 786年是凡尔赛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王公贵族整天陶醉在浮华的排场之中,全不顾国民困苦,终日有摆不完的狩猎宴会,吃不尽的豪华宴席。这年六月,一群妇女游行到凡尔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请愿和抗议,路易十六才率皇室乘坐镀金马车返回巴黎。在这以后的岁月里,凡尔赛宫因不再是王宫而一度被废弃,几度遭洗掠,许多艺术珍品流失。到1837年,路易·菲力普对凡尔赛宫进行了维修,并将其改作“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1870年,这里被德军占领,普鲁士的威廉在这里登基,当了德国皇帝。直到1919年《法德和平条约》生效后,这里才又重新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这里又成了博物馆,藏品也逐渐增多,渐渐地这里又是游人聚集,车水马龙
我去凡尔赛宫那天,天空格外晴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凡尔赛宫更显得光彩照人、辉煌灿烂。我们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参观了王宫的镜厅,这是凡尔赛宫的精华所在。镜厅的西墙,由17扇高大的拱形窗户组成,东墙是相对应的17面拱形巨镜,这些镜子来自意大利威尼斯,每一面巨镜用400多块镜片组成,用白底玫瑰色大理石柱相间,这些宝镜晶莹夺目地映照出窗外花园的奇丽景色:那碧澄的一方方天穹、静谧的一格格花园、葱绿的树林芳草、珠帘似的喷泉、碧透潺潺的流水一下于都飘落在巨镜上,与厅外的天然景色浑然一体,交错辉映,无际无边。这只是镜厅的一小块天地,那些出自大师手笔的巨幅油画,那些队太阳神阿波罗为主体装饰的大理壁柱、镀金的盔甲,8座罗马皇帝的雕像和8座古代天神的全身雕像,以及24束金光闪闪的火炬和数不清的水晶大型吊灯,更把这宫殿点缀得流光溢彩、华丽非凡。
我随着参观的人流慢慢地向前移动,目光游弋在这博大而精深的艺术天地,来不及感受与回味,只是无言的冲动。一时间,民族自尊心也受到了极大的碰撞,仿佛颐和园、故宫、天坛与之相比,也显得有些平淡,我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使人难堪的事实——凡尔赛宫当是世界上最美的宫殿。
参观完了镜厅,我不敢奢望知道还有2000个房间里陈列着什么?我匆匆去了后宫的大花园,只走了一小段路,便退了回来,花园比我想象的不知道大多少倍,各种如云似雾的喷泉、气象万千的雕塑、成片成片的绿树、草坪花坛,一直接向蓝天,这宽阔、壮丽的园林又堪称欧洲或是世界造园史上的明珠,使人不得不再次承认:凡尔赛宫有着水久的辉煌!
卢浮宫匆匆一瞥
参观卢浮宫,几乎是世界上所有艺术家的心愿。因为在这座集中了人类璀璨文化的艺术宫殿中陈列的艺术珍品多达八千多件,而它的总藏品竞有40万件之多,不仅如此,卢浮宫的本身便是建筑史上的瑰宝。
它现有展出面积30000多平方米,每年要接待观众近40095人。从前,这里是一个古堡垒,大约在1541年开始改建为王宫,经过300多年的改建和扩建才基本落成。在1793年正式被辟为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
而我过去仅仅知道这是一个大的宫殿,陈列着蒙娜丽莎、维纳斯以及许许多多的世界艺术珍品。可到了卢浮宫才知道,光要跑马观花的看完其中的“东方艺术部”便要一天咀上的时间,因为光这个部便有24个陈列室、3000多件展品,更何况馆内还有其它的什么“希腊——罗马艺术部”等五个部。这些部几乎都是一座座完整的博物馆,包罗万象,而且可咀自成篇章,叫人惊叹无比,目不暇接。
在参观时,我控制不住激动万分的心情,一直在小跑,因为我没有多的时间,不可能看完这浩瀚的艺术海洋,我只有来一次“名作精选”,找那些我知道的看,当然先看的便是维纳斯。维纳斯比我想象的还要高大、还要端庄和静穆,充满了古典传统的美感。一到这里,人们便放慢了脚步,用无声的眼光欣赏这惊世之作,我来不及仔细的打量,只匆匆拍下了一张照片留念,又赶去寻找胜利女神。对胜利女神我是一无所知,参观卢浮宫之前才听人说起这是卢浮宫的三大宫藏之一,是不能不看的绝世精品。可当我来到女神的面前时,才知道这尊在拉莫特拉的胜利女神,只剩下了没有双臂的身躯,当然也没有头颅。这座大理石的雕像有275米高,算得上是古希腊时期雕塑中最重要的作品,雕塑充满了动感,甚至使人感觉到了“海风怒吼,吹打着她单薄的衫,将它紧紧地贴在女神的肉体上”这一优美的瞬间。据文字介绍,这是表现女神引导罗刚人取得胜利,昂然挺立在船头的最动人的画面。我围着雕塑转了三囤,试图从视角形象上勾画出女神所展开的双臂,可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充满力量的呼唤与女性柔美情感的协调。当然,我更想知道女神的容颜,可这一切都像一个梦,一个解不开的谜。也许这公元190年前的杰作将永远是一个无法完善的杰作,尽管在1950年人们又找到了她的一支手臂。
我也找到蒙娜丽莎,她被陈列在绘画部,和许多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以及法国绘画大师的名作排列在一起。只是,我没有想到这被称为卢浮宫“第一夫人”的肖像竞只有一张报纸的大小。可就是这样一幅肖像,却成天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她太出名、太动人了,尽管博物馆再三申明不能拍照 (怕闪光灯损坏了原作的色彩),可还是有不少的人挤在她的身边不停的曝光。不得已,她被玻璃罩罩了起来,可这一罩,她更充满了朦胧的诗意。我无法挤开人群去仔细目睹她的容颜,只能站在人群的旁边和她若有所思的作了一次留念。我不知道照相机能否从人群中捕捉到她的微笑,但至少我是满足了一种难得的宿愿…
看完了三大珍品,又跑了许多展厅,奇怪,后面看到的,却怎么也记不清,不是那些藏品不精彩,是我对这一切太陌生,没有想到我的艺术知识竟是如此肤浅,叫人多少有些悲哀0
看了整整一个下午,人累得不行,可我不想离开。我长久地坐在人口处的水池旁退想,沐浴着巴黎的夕阳。
眼前是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进口,一座主塔和两座小塔,这是金字塔形的透明的玻璃建筑。初看,这玻璃金字塔似乎与文艺复兴时的建筑有着风格上的距离,可渐渐地休就会发觉,这简洁和充满了现代意味的设计,刚好与气势宏伟的卢浮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相互对应、衬托,构成了更具魅力的景观,给人留下辉煌、博大、新奇、深远的强烈印象,完美地体现了传统与当代审美意识的高度统一。
夕阳的光芒渐渐退去,华灯初上,那大的和小的玻璃金字塔显得更为璀璨、迷离,此情此景,太像是梦,一个无比美妙而真切的梦!
奥塞博物馆拾零
奥塞博物馆是利用废弃的火车站而改建的艺术库,一度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建设这座博物馆是蓬皮杜总统的提议,是为了陈列从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到立体主义兴起之初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作品。而博物馆的建成,则起到了联接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的完美过渡,为法兰西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这座博物馆很大,改建得非常杰出,据资料介绍,室内设计工程是意大利女建筑师伽埃·奥冷蒂的大作。她的设计构思精巧,天衣无缝,使人难以相信先前这里曾是火车站。
如今这里收藏的艺术品已有数千件之多,其中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绘图咀及家具陈设。在这里看绘画原作,使人欣喜若狂:陈列的作品几乎件件都是精品,每走一步都会碰见大师。法国人真太富有了,太值得骄傲了,他们发达的工业在这些艺术珍品面前显得逊色,只有这些无比完美的艺术才能在世界上永久的领先。在这里,还看到成群的学生在一幅幅大师的杰作面前接受熏陶。那些充满了自豪与感情的讲解员在给孩子们讲着些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可孩子们极富感情的脸使人得到了莫大的享受,我真想坐在大理石上和孩子们一起听讲,哪怕听不明白,真美啊,这环境、这气氛实在叫人陶醉。
我随着人流去寻找吕德的雕塑、巴里的巨大动物雕像,观看普拉迪埃的大理石浮雕,欣赏卡尔被的雕塑《舞蹈》。这里浪漫派画家德拉克鲁瓦,折中主义和象征主义画派的吉罗姆、皮维斯·德夏瓦纳及古斯塔夫·莫罗的作品一应俱全。现实主义画派的多米埃、科罗、米勒的作品陈列在中厅左侧,参观者不少,也有人在临摹这些大师的手笔,有的则干脆席地而坐,长久地在这些杰作面前感悟。
我是学中国画的,对西洋绘画少有涉猎,特别是油画,可不知为什么,在这些我并不熟悉的甚至不能完全看憧或是理解的作品面前,我竟大大地受到了感动,我被这全新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我急切地寻找我所知道的大师的作品,像马奈、莫奈、雷诺阿、塞尚、高更、梵高等等。有的,我找到,有的像似曾相识,可我却叫不出作者的名来。
再说,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也无法看完欧洲的艺术精品。太多的感受,太多的艺术冲击,已经使我的大脑完全饱和,既紧张又兴奋的我不得不挤出人群,不得不跑到外面的空间去吸取清新的空气,去作一番休整,去让混乱的思维有一缕记忆的提升。
博物馆门前,有一个小小的广场,依旧陈列着不少雕塑,大象、犀牛、奔马和一群叫不出名的神像,好多人躺在广场晒太阳。天蓝得出奇,白云更显得迷人,我也想躺下来晒太阳,早上被雨水冲刷的寒冷消失了,为天气不好而沮丧的心情也渐渐开朗。已经下午三点了,我感觉到渴,感觉到饥肠辘辘,才想起我不仅没有吃午饭,一清早起来还滴水未沾,可在暖洋洋的阳光下,人却不想动。在附近买了一瓶矿泉水,买了一个咖啡蛋糕便极大地得到满足了,而且还分出了一小块蛋糕给来回走动的鸽群。说走动,是因为它们不怕人,不飞,总和人呆在一起。此时,我发现我和法国人及鸽子并没有什么两样,谁也没有注意谁,谁也不管谁,各自在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大自然,真是美极!
奇特的艺术文化中心
二十世纪的巴黎出现了一座为描绘二十一世纪所建筑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这是一种大胆而充满讽刺意味的设计,我不知道设计师的大名,可我强烈地感觉到他是一个天才、一个划世纪的人
物,因为在他之前还没有人敢于在巴黎拉丁区古老的建筑群内勾画出一幅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现代化的大楼。正如一位作家所描述的那样,“这幢五层楼的庞大建筑物,用线条和大大小小的图形管于替代了巴黎建筑物上一向优美的图案。从整座建筑物来看,毫无美感可言,颜色的配合更是俗不可耐,室内的天花板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管子,象征着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完全机器化的时代。”他的这些描述一点也没有夸张,要是事先不知道,我会把这个充满管道的艺术文化中心视为化工厂,说真的,要欣赏这座建筑的艺术魅力,恐怕还需要勇气。不过设计师那富有挑战意识的创举,无疑为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回味。
我一直被新颖而奇特的建筑物所吸引,同时也非常想知道这里面陈列的艺术品是不是也和这外貌一样的震撼人心。
到巴黎的第三天,我们冒着细雨早早地赶到了艺术文化中心,可今天要中午12时才开门,只好在四周游荡。天冷得不行,跑了许多商店,可就买不到一件毛衣,同伴花2000多法郎买了一件皮衣,十分不错,可惜我穿上总显得别扭,只好硬着头皮在雨中坚持。好不容易才熬到中午12点,我们随着长长的人流排队乘电梯到了三、四楼,结果我们排错了队,进了馆才知道,我们去的楼层是大得出奇的图书馆,更没有想到的竟是有这么多的人进图书馆读书、求知识、求进步。特别是一些年龄很大的老人和大批的年轻人,如潮水般地向知识的殿堂涌来,让人不由得叹服法国人的好学精神。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了现代艺术展在一楼大厅的另一个人口,我们匆匆退回一楼,又找到了售票处,可挂着无数个展览牌子上的文字,我们一个都看不憧,不知道该买哪一个展览的票,想胡乱进一个入口,但又浪费不起钱和时间,于是又八方打听,一遇到黄皮肤的亚洲人,便以为是同胞,结果是十次准有九次错。大多碰上的是日本人,要不就是南韩人,再不就是越南人,偶尔碰见的中国人,却常常又只是华裔,他们飘洋过海的上一辈没有机会教会他们中文,这使我们显得有些孤立无援。同行中,小王懂得一些英语,可这里的人又多不说和不懂英语。瞎碰了半天,无法入港,只好在大厅感受一下这建筑和装饰的现代气息,也算来过了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在艺术文化中心的广场上,有不少黑人在为游人画像,他们几乎都用炭条作画,画的表现手法又以漫画为主,并尽量善意地把人们的缺点无限夸大,但又不失掉你的基本形象。尽管丑化了休,可这画上的你却并不令人憎恨,并且还显得滑稽和可爱。看来这些人的生意还不错,有不少人乐意自己被友好地加工。我很想试试,但时间不够。
雨大起来,我们谁也没料到,巴黎的气候竟是如此多变。广场上的人群一下子都跑开了,我们躲在一顶咖啡馆的大花伞下欣赏雨中的景色·远处,艺术文化中心透明的管道入口处,穿着各色服装的人们随着管道向上移动,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入口处外面,两条用各色雨伞组成的人流把雨中的拉丁区衬托得花团锦簇,这是美的旋律,这是求知识求进步的动人音符,我陶醉在这迷濠的雨中,这才是最美的当代艺术!
艺术摇篮泰尔特尔广场
一张明信片上,印着蒙马特山巅的圣心院,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白色教堂,蓝天下这座罗马式和拜占庭式相结台的雄伟建筑,显得格外庄重、圣洁和高雅,到巴黎的人无不被它美丽的外貌所打动。据说在教堂的后面还有一座高84米的方形钟楼,存放着一口非常著名的大钟——萨瓦钟,光这口钟的重量便达190吨。由于教堂修建在巴黎以外最高的地段,所以站在圣心院的台阶上,便可遍览巴黎,仅此一点,对观光者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对圣心院,我仰慕已久,除开这非看不可的美景外,在它附近还有一个艺术家非到不可的地方,那就是被称为艺术摇篮的泰尔特尔广场。说到广场,总使^想到一个宽间而气派的空间。其实不然,这泰尔特尔广场先前只是一个铺着古老石头路面,而且是起伏不平的坡地,算不得大,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到此谋生艺术家的增多以及出售旅游品的摊点和咖啡馆的扩大,空间越来越小,尽管如此,这风水宝地依旧不失为是一个美术家生存的空间。
画家们在这里沿街设点,出售他们的作品,把这一个小小地区变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一个巨大的露天画廊。
在这里活动的画家不少,估计总有近百人在这里谋生,女画家也占了相当的比例。有的画家非常年轻,二十来岁(或许还会更小一些),有的则有六七十岁。他们在这里呆了多久,不得而知。由于相互无法用语言沟通,我也只能围着他们转转而已。他们之中多数人在形象上都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显得无拘无束、乐观、浪漫。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留着漂亮的大胡子,有的还戴着大红色的培雷帽,更有一番艺术家的风采。可我仔细看过他们的作品,不管是小到烟盒那么大的水彩,或是大幅一点的油画,都没有让人感到特别。每个画家的“展位”前陈列了不少作品,以咀油画居多,大大小小,琳琅满目。有的人专注地进行创作,并不搭理游客,有的则是在已经画好的作品上,象征性地点一点小小的笔触,出一种专注的模样。我还看见一位老人,非常认真地用小笔在为一幅上了油的作品又一次地用油点画。而有的,则是十分热情地拉你去画像。为了弄清你的国籍,他们尝试着用各种语言试探你,而我却总是被当成日本人(是不是日本有钱,肯花钱,还是中国人太少到这里来观光或消费,不得而知)。偶尔我也遇到一个看准了我是中国人的中年画家,他大声向我高喊·“您好-您好”,并示意我坐下,开始用我不懂的语言高声比划,看得出他是在夸奖我,说我长得美或是聪明,总之他的手势与表情是在大大的赞美。可我明白,我丑,而且没有钱,只有使他失望了。其实,画几张像的经济能力还是有的,不就一两百法郎嘛,贵一点的,也就一百多美元而已,可我对他们的水平并不欣赏,我看过大多数画家为客人的造像,很难见到一个精彩的上乘之作,或者,统统应被称为是“行货”。他们虽然陈列了不少油画、粉画、水彩之类的作品,但画像却大都是用素描和速写,其中有不少是以漫画的形式表现,这样便叫休哭笑不得。说不像,这是夸张手法,而总还抓住了一点可供发挥的“特点”,善意地表现出了你的缺点,为此你好骂人么?而且四周还有围观的人为这戏剧般的肖像取乐,休板得下脸么?掏钱吧,谁叫你自己要来这里找感觉。而与我同行的人,由于他们平时很少接触艺术家,他们却被感染了,好些^坐下来就让人画,有的画了素描又画粉彩,甚至有的画了一张漫画像便被“宰”去了500多法郎,但他们依旧感觉到新奇与兴奋。当回到车上来给中国人传观时,受到了嘲弄,被一些没有勇气尝试而又庆幸自己高明的同伴开足了玩笑。最后这些作品便被“不经意”的放在了一边,有几个人最后能带回国?很难猜测,估计异国的纸篓里会又多了一些失落的艺术品。
其实我并无恶意批评这些艺术家,他们也是人,也要生存。正像导游讲解的那样,一些没有成名的艺术家,会先到这里来体验生活,练习绘画,找到付钱给画家的义务“模特儿”。在这里,还可以相互切磋技艺,加强感情交流,当机会成熟后,他们会找到适台自己的位置,或是到更高层的环境中去创作。也许,真正的艺术家在开初(或是未成名之前)都会作这样的尝试。可惜,在两个多小时游荡中,我没有机会能碰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在这里还有不少为人剪像的艺人,这些人的水平倒是很高,他们甚至不给休打招呼,便利用你在观赏别人画像的同时剪下了你美丽的侧面,而当你发现后,会心甘情愿地掏出几十法郎来换回自己的肖像。
也许,这些艺人才是艺术家…
罗丹博物馆的眷恋
罗丹博物馆坐落在巴黎市区的瓦雷纳达街,要不经人指引,我们是无法知晓就是在这样一个深宅大院内,曾经住着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
进入博物馆,散落在院内的《思想家》、《巴尔扎克》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加莱义民》等大型雕塑便以无比强烈的吸引力,震撼着每一个膜拜者的心灵。特别是那座以但丁《神曲》为蓝本刨作的《地狱之门》大型群塑,更使人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件巨作,罗丹花了三十多年的功夫,塑造了186个形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虽然最终罗丹没有按他的构思完成作品的全部制作,可群像中的“三之灵”、“夏娃”、“回头浪子”,甚至是每一个局部都闪烁着艺术家无以伦比的智慧之光。
罗丹说:“我服从自然,我惟一的欲望,就是像拟人似的忠实自然”。正是基于这样的刨作动机,罗丹把他对人类的全部热爱倾注在他的作品中,在这老式的两层楼的展厅中,陈列了艺术家的大部分作品,其中不仅有青铜、大理石、石膏、红泥或是其它材料的雕塑原作,也包括了罗丹的素描和设计稿。参观这些原作,常常使人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之中,有时你甚至忍不住想用手去触摸那些仿佛是散发出热度的人体。我从来没有想象到,石膏制成的《吻》竟然那么容易使观众沉醉与神往。那不施粉黛、不着素妆的《风流女人》,仅凭优美的线条、娴娜的体态、酣
美的表情和光洁的肌肤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一切简直使人着魔,而罗丹,便是这点石成金的魔法师-难怪后人说罗丹把雕塑艺术引出了茫茫的原野,领上了希望之路。
我认真地读完全部陈列品,被罗丹深刻的艺术创作所打动,甚至迫切地想知道:作过木匠、修道士的雕塑大师是怎样走过他自学的漫长之路的……
在小小的纪念品柜前,在旋转式的书架上,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法语、德语、英语、日语和听不明白的各种语言在向忙碌的售货小姐竞相购买纪念品,我也被感染了,而且一眼便看中了一双手,一双铜制的手,那么生动,那么富有生命力,好象是罗丹习作的复制品,只是不知道确切的创作年代和命名。望着这双手,我徘徊了好久,最后还是放弃了,我用买这手的钱,买了两本画册和好几张罗丹作品的明信片,这些也是手的杰作,像《教堂》、《罗丹之手》、《秘密》。如果光从命题上看,你很难想象,一双徐徐举起将要台拢的纤弱细手与《教堂》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则更难明了这“轻柔的上举与舒展的动作,似乎是随那云端飘荡的圣歌”的艺术暗示。特别是《E帝的手》,这是一只朦胧的手,我们只看见它的手腕和大拇指,手心中是一大块石头,其中一部分已化为一对互相搂抱的男女,其构思与朦胧的诗意充分展现出罗丹的艺术风采,令人叫绝!
出了展厅,我转到楼房的后面,才发现这里是很大的一座花园,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术椅上、石梯旁晒太阳,好悠闲的人们,好明媚的蓝天,好美丽的花园,好令人眷恋的春光啊l使人不由得赞美起巴黎来。
此刻,望着骄阳下的《思想家》,我也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忘我的境界,长久无语地面对蓝天,享受这五月的熏风…
美丽的香榭丽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算得上是欧洲最有名的大街了,这条大街长1800米,最宽的地方有120米。大街的两端风格各异,东段幽静,一排排整齐的梧桐树肯翠欲滴,街心花园红花掩映,一派田原风光。
可大街的西段,却陇如豪华的商业氏廊,无数一流的百货公司、时装店、银行、电影院、夜总会、咖啡馆、酒吧,组成了巴黎的时尚。不仅如此,在这熙熙攘攘之中还有胁台广场和闻名遐迩的凯旋门;而在大街的附近还有卢浮宫、波旁宫、爱舍丽宫、市府大厦、玛德琳娜大教堂等许多名胜古迹。因而,凡是到过巴黎的人,都毫无例外地对这条充满神奇与浪漫的大街留有深刻的印象。
一连几天,我都有幸从这里经过,第一次经过是乘车,而且恰逢7年一次的新总统就职吉日。这一天,凯旋门下要举行旧总统与新总统的任职交接仪式。仪式是下午4时正式开始,可不到三点,香榭里舍大道的两旁和凯旋门的四周便国旗招展,人群集聚。身着传统服装的军乐队、马队和大批的警察把一条广阔的大道变成了五彩续纷的节日长河,十分壮观。本想抓住这干载难逢的机会拍些照片,不料,我们的车不准在此停留,司机只能把我们拉到协台广场附近,让我们远远地体会一下这隆重与欢庆的气氛,叫人哭笑不得。
第二次去香榭里舍大街是夜晚,是去观看巴黎一流的丽都夜总会的演出。这家夜总会在欧洲颇负盛名。而我们观看的这次演出是最新上演的一轮,令人兴奋不已。据说每次排练节目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花费巨大,所以节目一般要五年才轮换一次。这次上演的节目演出一个多小时,每个节目都精彩无比,让人大开眼界,不敢想象,舞台上的表演竟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灯光、音乐、道具、大型的表演,无不显露出欧洲人非凡的艺术天才。
第三次到香榭丽舍大街,是专程去散步。已是晚上九点了,可太阳又从云层中穿出来悬挂在凯旋门的一侧,低低的放射出无比灿烂和辉煌的光,阳光照在我的背上,暖烘烘的,舒服极了。我背着阳光向前走,感觉到一切都无比美妙。阳光照着迎面走来的人们,把每个人都装扮得光彩照人。红调子的人流,带着无比热烈的气氛向我走来,一个个都显得非常美丽、友善和充满诗意。路边那些坐在咖啡馆中的人,也沐浴在这强烈而充满檄情的阳光下,像巨幅油画,显露出艺术大师的手笔,让人惊叹不已。
落在大道上的和平咖啡店,从古至今都是名流聚会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是人流如潮,经久不衰。大概这些都归功于这浪漫而温馨的阳光。真的,我看过无数夕阳,这里是最特别的、最美的,也是最感人的。
我一路向前,心中默默地念着,巴黎的夕阳真美l香榭丽舍大街的阳光真美l甚至,我没有回头去看看这无限诗意的夕阳,因为我已感受到了无比的快慰,仿佛夕阳的金辉已经洒满我的灵魂……歌剧院余音袅袅
一位匈牙利朋友问我,中国人喜不喜爱歌剧?好半天我竟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回答。因为好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看过歌剧,所以很难确定喜欢与否。在中国,有不少从事歌舞演出的专业团体,可就没有专门从事歌剧演出的文艺单位。我想,歌剧与歌舞在表演形式上应该是不太相同的。
可在欧洲,歌剧却是非常流行的高雅艺术。在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一流的大型歌剧院,而饮誉世界的巴黎歌剧院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巴黎歌剧院从1861年开工,到1875年落成,由著名建筑师加尼埃设计并主持建造。这是全欧洲马蹄形多层包厢剧院中最成熟的一个,是可以容纳2100多个观众和近500位演员的大型表演场所,观众的视觉和音响效果极佳。特别是观众厅上覆盖着的扁平穹顶,形同一个华贵的皇冠,给剧院增添了不少堂皇的气氛。
据资料介绍,拿破仑三世对歌剧十分赞赏,为能欣赏歌剧而又避免暗杀,他修建了一条进入歌剧院的专用通道。直到1881年,法国实行共和制后,这条通道才被废弃。后来又利用这个通道改建了巴黎歌剧院图书馆,面对公众开放。
建成后的图书馆,藏有作曲家拉莫、格吕克、罗西尼、华格纳和马斯纳的手稿,还有相当数量的意大利米兰古典歌剧脚本、杂技艺术史料和多得惊人的演出海报。此外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素描稿、布景草图、服装画稿、木版画、照片等等,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歌剧史的大都会了,只要对音乐有一点爱好的人,都不会错过参观这艺术宝库的机会。可惜我挤不出时间去揽胜,但对这闻名退尔的歌剧院却是非看不可。
我终于等到了机会,一个人去了歌剧院。参观歌剧院的入场费是30法郎,买门票还要排长队。来这里参观的人非常之多,大多是欧洲的“老外”。当然,大家不是来看演出,看歌剧,而是来欣赏这富丽堂皇的建筑和那些陈列品以及华丽多姿的服装。作为画家,参观的东西则更多,各种精美的大型雕塑、著名画家为演出刨作的巨幅海报、休息厅以及屋顶的大型油画、历史上著名音乐家、剧作家的个人雕像等等,都值得一看。特别是这些艺术品几乎都出自大师手笔,像让·巴蒂斯特·卡尔波刨作的雕塑《舞蹈者》,伊西多尔·皮尔斯和夏加绘制的大型油画都堪称为稀世瑰宝,令人眼界大开,受益非浅。也正是在这座影响深远的歌剧院,上演过一批欧洲最成功的剧目:普契尼的《普西米亚人》,威尔弟的《假面舞会》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等。
如今,在舞台上和一些大型的橱窗里,则是按著名歌剧的情节制作了场面宏大的蜡像陈列,这些蜡像人物全采用黑人的形象制作,更显得有一种奇特的艺术气氛,使人叫绝。仔细地欣赏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品味精美博大的古典建筑,看那些川流不息的人群,穿着各种现代时装鱼贯而入的观光客,更有一种很特殊的情趣。特别是当各种舞台灯光照射在充满戏剧效果的参观者身上时,宛如一台新的无声剧又搬上了银幕,正上演着当代多彩的风俗剧。我站在三楼包厢的一角,静静地俯瞰这充满历史意味的舞台,回忆她曾经辉煌过的一页,虚构那些只在电影和小说中接触过的情景,并产生了说不清的感慨。同时,也为自己有机会亲睹这一切而感到莫大的欣慰。
出了歌剧院,在蓝得出奇的晴空下,漫无目的地在大街小巷神游,在喧嚣的广场喂鸽子,在红花掩映的林荫道看老人们带着宠物散步,真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不由得轻轻地赞美:法兰西真好!
圣母院随想
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中的城岛上,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主教堂。
到过圣母院的人,无不为那精湛的哥特式建筑而赞叹,整个建筑全部用石头砌成,非常壮观,曾被雨果称为“巨大石头的交响乐”。尽管在这里没有发生过作家笔下的悲剧,可虚构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却给各种肤色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每一个参观者到了巴黎圣母院都要去找寻那口名叫“玛丽”的大钟,都要想起这脍炙人口的爱情经典,想起善良的埃斯
美拉达......
几百年来,人们对圣母院总有一种亲切感,甚至这里成了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最重大活动的又一个中心。
几百年来,圣母院又成为世界观光者必游之地,哪怕你信奉的是另一位神灵,你也无法回避真正的艺术。
其实,圣母院在我的心中,却是一座建筑史上的丰碑,一座大型的世界雕塑博物馆。从祭坛中央供奉着的天使与圣女围绕着殉难后的耶稣大理石雕塑,到门厅的桃形门洞上以圣经故事创作的大型浮雕,无不流露出高超的技艺和巨匠的手笔,特别是在大厅顶端的两个门洞之间,那一座直径约10米的巨大玫瑰长形宙,是1 3世纪的彩绘玻璃画,上面绘着以圣母、圣婴为中心的画面。而大堂南侧的玫瑰花形宙上,刻画了耶稣基督在圣教徒以及贤愚贞女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每当阳光透过这些美丽无比的花窗时,整个大堂五彩斑斓,弥漫着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气息。
我不知道700年前,艺术家(也许仅仅被称为手艺人的工匠)是如何设计和绘制这些图画的,也很难想象是用什么方法来安装这些作品。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我久久地坐在大厅的长椅上,试图与历史作一种心灵沟通,看看我在这宽阔高大的厅堂内能不能接收到圣母的启示,能不能悟出一点人生的真谛。我静静地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从祭坛前走过,看着那一排排宛如星辰的万盏灯火,没有钟声,也没有琴声,只有游人们交谈的声浪如海潮阵阵袭来,我无法入定,甚至我感觉到有一种沉闷的压抑,看来,我不适台作清教徒,只是我还不为自己的浮躁而悲哀,我想,这也许是一种缘分,如果缘分未到,强求是得不到正果的,阿门!
从圣母院归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教堂门前的两座塔楼没有尖,据说这是因为塔楼从未竣工,可为什么不再去完善?是设计上疏忽?是技术上出现难题?看来都不是,是不是设计师发觉这没有尖的塔楼更显得厚重和大气,会留给后人以更多的回味。也许,这承远只是一个谜。
夜里,我从一篇介绍圣母院的文字中读到:在门楼的那些石栏杆上,设计师塑造了一个由众多神鹰精灵组成的虚幻世界,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异而冷峻,有的精灵如鸟状,但又带着奇怪的翅膀,它们一个个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教堂顶端的各个角落,俯视着脚下迷漾的城市,仿佛在思索着人们的命运。
一时间,我突然心静如水,竟像这些精灵,一动不动地蹲在宙前,只是我没有思索自己的命运,而是任一抹明亮的月光透过宙前的幕幔照进来,我猜想,这光该是圣母慈爱的目光
塞纳河畔寻书香
美丽的塞那河从西向北流过巴黎,而经由巴黎的这一段河流不光给花都增添了无限风采,也大大地促进了巴黎的发展。于是人们又称巴黎是“塞那河的女儿”。
在这条河的两岸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那30多座建筑风格各异的桥梁把这两岸星罗棋布的风景串连在一起,使巴黎更显得妩媚、动人。
然而,更多的文化人对塞那河的依恋,却是沿河两岸的旧书摊,正是这些洋溢着怀旧情绪的书摊成了塞那河畔最独特的景观。
法朗士在《塞纳河岸的早晨》中写道:“旧书商把他们的书籍安放在岸边的护墙上。这些善良的精神商人常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风儿吹拂他们的长衫。经过风、雨、霜、雪、烟雾和烈日的磨炼,他们变得好像大教堂的古老雕像。”一位记者在《塞那河畔》中写到· “沿着河畔矮墙那些小书摊太吸引人了,只要你有那么一点闲适,在这些小书摊上也许你会发现某些名著的珍本。”
好些年后,还是这位记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再度向我们展现出旧书摊的另一种景象,他写到·“冬去春来,近百年过去了,塞那河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古老的楼房逐年消失,但绿色书籍依旧顽强地固定在堤岸上,点缀着塞那河畔的景色,丰富着巴黎的文化生活……”
听朋友讲,有一个时期河边的旧书摊已经有了300多家了,一度吸引了不少的作家、艺术家来这里寻求灵感,搜寻珍奇,自然也成了旅游者乐意前往的地方,因为除了书,那些出售美术作品、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小摊点也渐渐地融入了这独特的文化长廊。
两天来,我曾几次冒雨去寻访塞那河的书摊,想从这漫长而久远的河岸寻觅到异国的书香。可我失望了,河岸上一片萧肃,已经有些年月的“铁书柜”稀稀疏疏的排列成行,看上去很不起眼,有的已经很旧,尽管书柜大多数被漆成了绿色,但给人的感觉却像上个世纪的老式电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河堤的轨道上。无论怎样也难以使人联想起这条闻名欧洲的文化长廊竟有过昔日的辉煌。难道,有那么多文化人眷恋的这片文化绿洲已经变成荒漠?难道昔日甘愿受这潮湿河风洗礼,年复一年地在这繁华与喧嚣的尽头享受人生另一种风景的书商已改换门庭?
难道现代的文明已经渐渐地侵蚀了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巴黎,我不敢深想。
雨,越下越大,我痴痴地站在河岸的铁书柜旁,不着边际地企盼,期待雨过天晴,盼望大雨过后的沿河两岸又是一片书香。
花都霓裳天外裁
有人说,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在巴黎,因为这里是时装的天堂和香水的国度。不管这种结论是否有道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时装、香水构成了花都的一大特色。
一位女孩告诉我,她最爱看的杂志,是《时装》,并又特别叮嘱:是巴黎的《时装》!其实,不光是她,所有的年轻女人都喜欢时装。口头谈到的,自然也是巴黎时装。可我不明白,巴黎时装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而她们,这些东方女性又见过多少巴黎的时装?
坦率地讲,我也爱看时装表演,当然主要是欧洲的,但并不限于巴黎。因为我感觉欧洲人的高挑身材更能体现服饰的种种变化。特别是经过长期艺术熏陶的欧洲模特儿雍容大度,更具一种高尚的气质。其次是欧洲人在服饰设计上的超脱、潇洒与开放的世界更为和谐。当然我也知道,参加表演的时装是一种启示,一种新的探索,一种全新的刺激,一种精神的流露,有时也试图为带动一种审美和更高境界的追求。然而,它又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生活出现脱节,至少这种超前需要时间的过渡。因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对时装并不敏感,而巴黎之所以成为世界时装中心,自然与法国文化与经济的发达紧紧相连。
在巴黎,一年春秋两次时装展览,是世界服装业的盛大集会,一到这个时节,巴黎像一座绚丽无比的时装花园,无论是在豪华的旅馆,或是堂皇的宫廷,都有可能进行高级的时装表演,还有些别出心裁的公司把舞台搬上埃菲尔铁塔,或是租赁塞那河的游艇作水上表演。自然各大服装公司、百货商场也会临时搭起表演台来融八巴黎的黄金时节。特别有魅力的是,每年两次将在凡尔赛宫门前集中进行服装展销,数百家服装公司在这里设置展销摊位,形成非常壮观的“展览公园”。可惜我没有遇上展览的大好时节,只有在巴黎欣赏世界一流的时装橱窗。不容置疑,这些经常变换的橱窗时时反映出每一个时期的时装潮流,展现出服饰行业争奇斗艳的大干世界,也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橱窗的模特儿由于缺乏流动,反带给人更多的思考,使人能更冷静的评判,也许正因为如此,那些名牌时装店的橱窗前总是人流不断。
在大街小巷的书亭书摊,印刷精美的时装杂志比比皆是,常常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旅馆和一些娱乐场所,也有不少的商店陈放着免费赠送的时装简介。我也收集过一些,但不是被时装吸引,而是被那些入画的模特儿优雅的仪态和秀丽容貌所打动,仿佛什么服装穿在她们身上都得体,都显得天生丽质。
我曾经按她们的装束去试着挑选服装,可不明白,亚洲人一穿上这些“名牌”,却显得像“哈哈镜”中的人物,叫^哭笑不得,难道这仅仅是气质问题?
其实在巴黎街头,大多数法国女人的穿着非常随和,极少见到舞台上的标新立异。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巴黎女性对服装所使用的面料十分考究,做工也非常精细,特别强调个人的服装个性,她们善于根据自己的身材、体型、对色彩和样式的喜好去订制或是选购服装,而不是盲目地去赶潮流,所以目及之处,仪态万千而并不招摇。
至于那些高级公司的名牌,由于身价非凡,一般人很难光顾,但这些服装中的“极品”却给法国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和财富,并因此而奠定了巴黎时装的世界地位。像我们熟悉的“皮埃尔·卡丹时装公司”,不仅成为国际一流的名牌,它的经营范围已经发展到家具、灯光、室内摆设、各种工艺品、甚至酒类食品等众多的系列。甚至还开办了一个名为“卡丹空间”的综台文化中心。这些,都是时装的魅力所引发的奇迹。足见人类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服饰文化所带来的更深、更多的启迪。
充满香昧的世界
女人是花,可没有香味的花却像没有灵魂的纸花,于是女人视香水为花之魂。这是一位艺术家朋友的理论,为此,托我在巴黎给他女友带一瓶正宗的法兰西香水,大概是想为他的相思添一缕纯情,我不知道女人是不是都离不开香水,但从我认识的女性来看,大多对香水充满了好感,只是有的深刻,有的则稍平淡,总之,不管是茉莉还是玫瑰,不管是丁香或是惠兰,总会有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女性。
对香水,我缺乏研究,与妻相伴十余年,竞不知她用的是什么香型,只是偶然中才知道她喜欢茉莉香味,其次是金桂的幽香。到了巴黎,便到了盛产香水的国度,我们几乎掉进了香海,终日情绪高涨兴奋无比,这不是夸张的奇谈,这是非常真实的事,科学家对此已 出了“气味影响脑电被活动”并直接影响^的行为的理论。在美国,一家商店的女老板,很早便知道香味能集中精神、松弛神经引起购物欲望,于是她安排员工在她的时装店内放迸适合的香味来增加顾客的购物情绪,其效果非常显著。而法国一位专
家则发现“那些读书的人嗅到美味的香水,如花香、香口胶、肉桂和豆蔻混台的香气时,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每一页文字。”还有一位美国医生用气味试验减肥,即让试验者长期吸人一种单调的香味,令人产生“饱滞”的感觉,从而影响体重 这些试验似乎多多少少使我们感觉到香味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精神催化剂。
只是,一般的女性并没有花那么多的精神去研究这一切。女人用香水,常常是凭直觉去寻找一种感觉,要么用它来排除身体的异味,要么增添自己的魅力,因为除了可视的形象外,无形的美感便是由香分子的传播而产生的一种浪漫与优雅的气度。
在巴黎的公众场所,在住地,乃至在餐厅我们无不被香味所感动,产生舒适、轻松、快活的感觉。当然这大多数香味来自香水,来自上等的优质香水,特别是经过较高层次的熏陶后,香水才能使用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否则会适得其反。正如一位大诗人所言: “我能忍受粗俗语言的攻击,却难以接受低劣香水对我的侮辱!”这是事实的极端,足见使用香水不仅大有学问,也体现着一种修养,是一种美的升华。
尽管我对香水也有一些理论上的认识,可在巴黎,面对千万种美妙绝伦的香水我却不知所措,正如法国人形容的那样:“它芬芳馥郁,无体无形,变化万千,使人神驰梦幻,如游海市 ”。望着那些精巧、珍奇、华丽与典雅交相辉映的各种香水瓶,我失去了仅有的判断力,我不知道朋友们托我购买的是哪一种类型或香型的香水,在“香水王国”中我一片茫然。
不过,我最终学到了不少知识,至少知道了最名贵的“欢乐”香水所使用的基本原料是保加利亚的玫瑰和法国格拉斯的茉莉。也知道为了配制一丁点“欢乐”香水,至少需要一百万朵花蕾初绽的茉莉。当明白了这一切后,那装在巴克拉水晶质玻璃瓶中的“欢乐”香水标价即便高达四千法郎,也使人不感到意外了。
难怪法国人把香水与驰誉世界的航空工业相提并论。
难怪罗夏斯、圣洛朗、埃尔梅斯等几家名声显赫的香庄竟构成了巴黎最美的时尚
葡萄酒酿出的浪漫
北方人好喝烈性酒,就是到华盛顿也忘不了“二锅头”,四川人仿佛也是如此,到那里嘴上总挂着五粮液。记得刚到巴黎的第一天,一位同行的老兄便开始让川酒在法兰西飘香,餐桌上亮出了泸州老窑。可过不了几天,这烈性酒不知为什么变得有些刺喉,不太容易下咽,再后,竟觉得喝起难受,口味一下于便由“浓香型”调成了“国际型”,叫人弄不明白这是犯了什么病。
有几次我们想请老外品尝一下我们的美酒,可他们都不肯赏脸,好象这酒有毒,人人都躲开了。遇见胆大的,也只是嗅一嗅,双肩一耸,便也“拜拜”。同行的翻译说喝酒还是度数低些好,对身体有益,并劝我们尝尝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据说这两种酒是世界上最好的。对此,我也早有所闻,只是在飞机上我喝过正宗的法国香槟,觉得对不上味,难以一下子建立起感情。但法国的葡萄酒我是一定要喝的,要不会被朋友们笑话,成了艺术界的“土包子”。
葡萄酒一般分为红葡萄和白葡萄两种,但要把这两大类再细致地分起来,恐怕非专家莫属了。而面对众多名牌的葡萄酒,我们只好从头学起,先选较廉的喝,再慢慢上档次,渐渐地也学会了先看看商标上的酿造年份,再决定是否品尝。在多数餐厅,葡萄酒开瓶后总要倒上少许让顾客先品尝一下,在征得认可后,才正式斟酒。每逢至此,我们也只好礼貌地点点头,或是冒几句“ok”之类的认同语,因为谁都明白,开了瓶的酒怎好退回,如果说口味不好,也是你自己选的,怎好为难别人?再说,就是酒有问题,恐怕我们也喝不出问题的所在,因为这酒总有一种怪怪的酸或苦涩的味儿,没有什么甜味,只有一丝果味的浓香。在喝过好几次葡萄酒后,我才多少悟出点优与劣的区别,要再深入一点,依然弄不清。至于法国的葡萄酒是否最好,我依旧作不出结论。不过我的确也爱上了法国的葡萄酒,爱上了这原汁原味,“不上头”的佳酿,并且也习惯在睡前喝那么一小杯,为梦中添一缕浪漫。
我担心如此喝下去会上瘾,再说我也难以承受这一笔不小的开支,苦思良久,决定趁现在还未达到“须臾不离”的地步,远离这种“奢侈”。可说来容易,作起来便难了,想不到才几天,一看到红或是白的葡萄酒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尽管我还算不上“酒鬼”,但仅此一点,也不难看出这号称全民饮料的葡萄酒是何等具有魅力。
一位记者在介绍巴黎人饮酒的习惯时写到:“早餐要喝一杯,午饭前离开办公室后要到附近的酒吧或是咖啡店饮一杯。哪怕吃一顿简便的午饭或快餐,也得有一瓶或半瓶葡萄酒。下午回家之前,酒吧间总是高朋满座。至于晚餐,不论贫富,桌上总得有酒盈樽,如果是宴会,那就更讲究了,饭前是开胃酒;吃饭时上肉莱,要喝红葡萄酒;吃鱼虾海鲜,要喝白葡萄酒;饭后则是烈性酒(当然也只是40度以下)。一个法国人每天喝三五次酒是很平常的事。”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国人饮酒的水平。难怪这拥有上千年酿酒史的法兰西人宣称葡萄酒是民族的骄傲。
如今,在写这段文字时,我仿佛也有几分酒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慰。不知为什么,又突然想起“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则广告语来,想起了马爹利、轩尼斯、路易十四。尽管这些都不是葡萄酒,可它却是用葡萄汁蒸馏酿成,依旧属于法兰西的浪漫!
咖啡中泡出的文化
法国人喜欢喝咖啡,普及的程度和中国人喝茶一样,只是中国人喝茶非常讲究茶的品种、所使用的容器队及泡制的方法等等。特别是日本的茶道和台湾的茶艺,更体现出了一种东方特有的文化内涵。而法国^喝咖啡,仿佛要轻松得多。他们喜欢在露天喝咖啡,特别是巴黎阳光明媚的日子,几乎所有的商业大街都有许多从门厅伸展到路边的咖啡屋,这些各具色彩的棚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