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写作之美二

               念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偶尔也有写一两篇日记,那时我觉得太难,好像比做一篇“作文”还难,因为老师要求记有“意义”、有“价值”和“动人”的,你看这不是很难么,从那时起我便怕写日记。

             小学毕业后,我当了徒工,每天要去做大半天的活,可一回家外公便要我每天练习写字,叫我写一下家庭开销的账,有时也叫我记一下风、晴、雨、露及气候变化,甚至连人来客往也要记上一点。我对这样的劳作毫无兴趣,觉得十分枯燥,可他却常常夸我有耐心,字也写得端正,文不通顺的地方他还要亲自删改。其实我心里明白,他是在对我“劝学”。不过这流水账的记录,倒真应当算我最早的日记。要不是几经搬迁,家庭又屡遭磨难,也许今天还能找到残存的一页半语。要是真在,该是何等有趣!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祖父以前记了好些年的“流水账”,也是记的天气、时令和小菜开销之类的东西,想不到就是这些普通的“皇历”,竟被气象局和一个农科研究所当作宝贝征集去了,说这些关于时令节气的记录对科研很有参考价值。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事。

             参加工作以后,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爱看书,偶尔也想动笔写点什么,可写什么呢?做文章吧,又真没有这个本事。于是我开始练习写日记(在这之前我也读了好几篇像样的日记,受到不少的启发)。起初,我是每天写,一写就是好长好长,不久就写不下去了。因为写后回头再一读,不仅感觉言之无物,更有嚼蜡之味。为写而写,凑数而写,真可休矣。继这之后,即使偶尔又心血来潮,那也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想来也觉脸红。

             “文化大革命”中,时间虽然多了,能看的书又少了,想干的事又干不成,公然又操起笔来东涂西画,有时一周要记上四五天,多则上千字,少也有近百字。且越写越有兴致,那些不便谈的事,都能写,而且能尽情畅述。我曾一度陶醉在这些文字里。殊不知家中飞来横祸,抄家,政审,不断的风暴袭来,我动摇了,我怕这些心声的记录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灾难,我忍着苦痛,在一个难得的月白风清的夜晚,用泪水与火焚烧了记忆的梦,技誓再也不写了…

             世间的万物也真像气候变幻,雷雨过了,又是艳阳天,又是清风习习,又是一派生机。我的心又动了,又渴望每天都能记下生活中的一鳞半爪。只是,我感到要做的事太多,时间真不够用了,我甚至设想把这美好的一切留给晚年,在夕阳下满天彩霞的日子,我再从头来专注写,而且不光是日记。那时更会有诗,更会有值得追忆的往事,这劳作定会其味无穷,其乐无比…我,真常常这样想。

      Processed in 0.099(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