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初识马先生

          一生喜欢绘画艺术,有段时间对漫画情有独钟。画画除了用脑子外,主要是手眼,于是便腾出了耳朵。耳朵不愿闲着,便喜欢放音响听音乐。或是听听收音机里的曲艺和相声。相声和漫画应该是兄弟艺术,都是用机智、幽默的艺术语言,逗人开心,发人深省,针砭时弊。天津是曲艺之乡,爱曲艺听相声是天津人生活中很大一乐。

             我喜欢漫画大概也和从小听相声有关。如今年岁见大头脑见慢,琢磨漫画点子早已力不从心。但漫画的基因在我如今画的水墨人物画中得以保留和生长起来。喜欢画既有文人气质又风趣幽默的人物。如喜欢拜石的米芾;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喝醉酒好耍酒疯的阮籍等......我觉得他们是活的真实的,得大自在之人。

             去年有幸结识被天津相声爱好者尊为“少马爷”的马志明先生。他喜欢我的画,我喜欢他的相声。常在一起吃饭聊天,且很谈得来。

             知道马先生大概是八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一段相声《纠纷》引起了纠纷。一句“我叫丁文元,天拖保全儿!”的台词差点惹上官司。我就不明白一句“天托保全”和一个大厂的声誉有什么关系?不就一乐么?中国一些人真是不懂幽默,沾不沾就上纲上线。当时很是为马先生抱不平。

             虽说是什么相声都听,骨子里却很挑剔。对一些主题先行,闭门造车实用主义的相声很是反感。还有一种脱离生活编造所谓的可笑情节故事的相声也是不感兴趣。脱离生活,便失真,制造的笑料不会自然。让观众觉得,不笑吧对演员不大礼貌,笑吧,又笑不由衷。

             还有一些明星大腕,高高在上,不深入生活自然江郎才尽,坐在屋里编写一些玩弄形式的文字游戏。什么“XX四,X老四,进了萨拉热窝,出了一身阿富汗”有意思么?有学问么?不觉得。还真不如改行去玩网络。

             我喜欢天津的相声。尤其是马氏相声。它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在逗你玩的同时,给人以启迪与思考。慢慢咀嚼回味无穷。马志明先生和马三立的相声作品大都有表现市民生活,刻画人物生动鲜活的特点。但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有所不同。老马先生以说见长,娓娓道来,铺平垫稳,滴水不漏,当听众沉醉其中,突然峰回路转异峰突起,包袱嘎然而响。少马先生的相声相对火爆,富有朝气,不温不火,语言幽默且精炼。看似不经意的脱口而出,实则非常严谨,没有废话,没有水分,如同篆刻中的章法。牵一发而动全局。在眼下全国的相声界显得风格十分突出。

             马先生相声语言的生动活泼,表现在模仿剧中的人物的惟妙惟肖及和人物性格的特点的一致性。《纠纷》这个段子,马先生几乎是用模仿语言来塑造的。听这段相声如听故事和看小品,但比故事和小品精彩。他能给观众一个充份的想象空间。我曾一边听相声,脑子里便一边勾画出两个人物的形象。丁文元应该是个干瘦的人,面白且凹,眼小牙稀唇薄,好斗有些痞性。王德成则是个稍高的粗壮汉子,面黑口阔。粗门大嗓行事鲁莽。(不知别人在脑中是如何勾画?)总之马先生给了我这样两个生动鲜活形象的感觉。还有一段相声垫话说的是一位老先生爱看着火和车祸。最后看到轧死一驴。这段相声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看似人物奇特,少有,其实人物幸灾乐祸的阴暗心里并不奇特。由此可见马先生对人物深层次心里的挖掘和抨击,有其独到的视角和见解。

             马先生的相声除塑造人物贴近生活,生动传神之外,想象力丰富也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如相声《五味具全》写的是一位为了捞钱的业余作家胡编烂造的故事。为了吸引读者编出了一个“五味大侠”和电魔、磁魔等四大魔头在喜马拉雅山顶赌斗的故事。想象力之丰富真是令人叫绝。

             马先生早年是京剧科班出身,后改说相声。早年的舞台生活不知对先生严谨活泼的台风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精神的形成是否有着因果关系。

             去年我有幸结识了马先生。在交往中感觉非常投机,在对艺术的认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和马先生的接触中感到他为人同他做艺一样平易、真诚、谨慎而不失大度。

             如今的艺术界如同名利场,演艺界更是如此,象马先生这样安心作事,不事张扬做人低调的甚是了了。

             去年年底为了纪念马三立诞辰九十五周年,孟小冬诞辰一百周年,由马六甲策划了一场文艺演出。主剧是“乌盆记”。剧中主要人物刘世昌由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出演。马先生串演张别古。著名评书演员单田芳先生垫场讲述“乌盆记”的故事。

             那天天降大雪,交通很不方便。我得到马先生的两张赠票顶风冒雪来到剧场。由于天气不好开场时间有些推迟,可剧场早已爆满,人声鼎沸。由于大雪的缘故,京沈高速不好走。单田芳先生没顾得上吃完饭便登台表演。这次演出非常成功,我也过足了戏瘾。

             “乌盆记”是一出剧情非常有意思的戏。一只黑色的瓦盆忽然张嘴说了话,把一个八十五岁的孤老汉张别古吓倒在地上。他为了不让盆说话,将一泡屎倒进盆儿里,不想屎没进盆儿却溅了一脸一身。乌盆诉说冤情,求助于张别古,张别古很是同情但又不愿惹事。在乌盆的百般纠缠下张别古帮助乌盆打赢了官司。剧中刘世昌的扮演者王佩瑜演的非常出色,他的嗓音高亢清越,唱腔悲泣苍凉。有余音绕梁之感。马先生的张别古演的更是精彩,一出场几句道白便赢得了碰头彩。尤其是几句现挂更是惹得观众疯狂,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他把一个孤独而顽皮能苦中作乐的老人演的惟妙惟肖。官司打赢了张别古为了不白忙活而向包大人要钱,不得,于是躺在地上“四脚朝天”,撒泼打滚耍起赖来。逗得全场哄堂大笑。剧中马先生虽然是配角,但夺了全场的风头,使这一古老剧目增加了新的光彩。

             以上是和马先生相交相知后的粗略感受,所写博文算是对马先生这次成功演出的祝贺和纪念吧。

      Processed in 0.103(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