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李玉双先生访谈-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嘉禾2015-06-11 10:18:57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5)早期作品 旮旯王村 29cmx25cm 水彩 1950年代

            (2/5)苏少卿全家福(左起 长女苏娥 苏少卿夫人 长子苏瀛洲 苏少卿 次女苏娴)

            (3/5)李玉双亲手制作的视觉模型,用泥和铁丝制作而成

            (4/5)1963年李可染送给李玉双的画册

            (5/5)早期作品 五月泡桐花 21.7cmx18.5cm 水彩 197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画画这个要坚持,天天画,就像吃饭似地,一天不吃就难受,可是吃饭吧你能马马虎虎,画画吧一天不画就觉得别扭。”李玉双这样形容他每天都去画画的心情。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长子,有理工科背景,当过老师、工人,父亲没有教过他画画,他却在退休之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方法。每日笔耕不辍,除了父亲的绘画研究,还有关于光学与绘画的关系的研究并不为人所知。

          1937年抗战开始,由于父亲到重庆去参加抗日宣传,母亲就带着李玉双姐弟回到了上海的娘家。外祖父是上海的“四大名票”之一,也是有名的戏剧评论家。印象中外祖父教戏的时候会拿一根筷子在桌子上“打板”,长期的敲击把桌子边敲出了豁口。4岁的时候,李玉双开始跟外祖父学戏,直到后来上学才逐渐作罢。虽然当时的家里挂着自己父亲的作品,但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舅舅才是李玉双的绘画启蒙老师,除了教他画画,带他听黑胶唱片,比如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韦伯的《邀舞》等等。当时的上海外来文化也很是发达,迪士尼动画的电影档期基本与美国同步。《少年文库》是当时小玉双童年最爱的图书。

          “白相大世界”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的日常节目。“大世界”门票便宜,花上一毛、两毛钱买张门票就能够玩上一天,有电影、魔术、杂技、曲艺、戏剧等,是一个袖珍版的上海文娱城。在上海的时候,大人们也会带上李玉双姐弟到那里去玩上一天,对李玉双来说,“大世界”充满了欢乐的记忆。

          5岁就到法租界上小学的李玉双,除了经常拿第一,还有过跳级的经历。后来上海沦陷,外祖母就把小玉双送回了徐州老家,分别之后,小玉双也时常惦记外祖母肚子里讲不完的民间故事。

          与父亲聚少离多的日子,每次见面父亲总是会送书给小玉双作礼物。文学、哲学等等门类的儿童读物品种繁多,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科学家传记令他印象深刻。虽然那个时候小玉双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成为艺术家,但是科学家的故事对他影响已经悄悄地埋下了伏笔。后来李玉双报考工科学校,再到进行力学、光学的研究,这些经历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即便是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父亲并不支持李玉双从事绘画活动,甚至会用“浪费颜料”来评论他的作品,李玉双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在五十年代号召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一生的时代背景下,也为家里的经济环境着想,李玉双报考了国立高中,这个供给制的学校给学生管吃管穿,每个月还发零花钱。

          Q:这算是您的人生转折点吗,您觉得理工科的学习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A:那时候认为理工科和艺术是两码事,不是我的理想。但是我有求知欲,当工人当了二十多年,我会开机床,车铣刨磨都行。钳工、电工都跟师傅学过,电焊、气焊也都学。因为学理工,延伸着又学了力学。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发现研究视觉或者研究艺术其实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持。比如说印象派,都认为是受到色彩学的影响,然而按照我现在的体会和理解,印象派的出现主要是观察方法的变化,在于用眼观察而不是色彩的对比,主要看眼睛怎么去观察自然界的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当工人的这段经历,我也有些体会。大到社会工业的整体发展,小到机器零件的生产,在生产体系中我们会利用已有的物理学、力学等等原理去研究很多方法进行技术革新。同样艺术发展的过程也是相似的,艺术也有它自己的原理,只是它的原理没有谁能够说得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绘画,实际上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拿我的研究举例,光学、几何学、对视觉和大脑的研究,以及人体功能学的研究,再到绘画所能够应用的各种材料,都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我认为这是研究艺术必须要掌握的。

          1971年,李可染在丹江口干校学习。李玉双去探望他,谈到绘画的写实功夫,李可染与儿子相谈甚欢,甚至儿子离开之后,他又专门写了一封信与儿子讨论,就是这封信让李玉双真正走上了视觉研究的道路,关于这封信,李玉双做了如下摘录:

          “画画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强固写实工夫,在作风上可以千变万化,但这是一个根本,否则要想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自己的思想是不可能的。事物发展既有他的一贯性,同时又有他的阶段性,人学习东西往往只看到他的最后目的,而不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经过很多过程,不懂得事物发展的过程,想一下什么都完成,实际是困难重重,往往是什么也完不成,要写实就要做到轮廓准、明暗准、色彩准……要达到准,就要在客观事物上探讨他的规律,我说这话看来像对小学生讲的,可是有很多人头发白了这一点还没有达到,此学艺术废品率所以高也。”

          废品率高是因为开始的基础没打好,没有达到“三准”的水平。这封信树立了李玉双在绘画方面的训练标准,也开启了他在绘画领域的研究。

          父亲说“三准”很重要,但是没有说清楚如何达到“三准”。也正是基于这封信,李玉双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依据这个标准,西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轮廓准”和“明暗准”的问题,没有解决色彩的问题。而色彩问题是到印象派的时候开始解决的,但是印象派对“色彩准”是凭感觉解决的,并没有形成任何原理和理论。莫奈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本身就很排斥各种理论,而且他也曾经说过,“作画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因此,就出现了画家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于表达在一定条件下,景物着光给画家留下的瞬间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导致只抓住了细微的变化,而失去了对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层次,而忽略了景物形体的后果”。所以印象派只是从感性上解决了色彩问题,并没有从理性上解决。作为人类还要继续研究、探讨色彩,从原理上、系统上来解决。

          在这封信的引导下,因着优秀的艺术遗传基因与理工科的知识背景,李玉双对父亲的绘画理论有了更深入地研究,同时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理论和体系。而为人谦和的李玉双,总是以一个非专业的艺术爱好者身份自居,殊不知这种研究方法和这种形式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已然成为独一无二的成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69(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4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