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新水墨报告】王天德:在不断地探索中打开创作之“门”

        作者:周瑾 2014-07-03 08:44:19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编者按】刚刚结束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的“开门——王天德个展”后,艺术家又马不停蹄地为即将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个展煞费苦心。王天德对当代水墨表现形式与创作语言的探索经历了“圆系列”、“扇面”、“水墨菜单”、“中国服装”、“孤山”、“数码系列”到“后山图”等几个过程,他的水墨空间观念既是绘画,也是类浮雕。薄软的纸和一副磨蚀的拓片、古代书画拼接,艺术家用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将多种元素带来的不同感受浓缩到一件作品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探讨书写与再制造之目的。

          99艺术网:王老师您好,首先要祝贺您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大获成功,业界对您这次的展览评价都非常高。关于这次的展览,您将古代珍贵的册页、书画和当今的创作进行整合,通过碑、册和观念艺术三种形式对中国民间传世文献与文化传统做出了别样的解读。为何您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呈现您的创作?

          王天德:谢谢,在北京的展览给我的挑战确实比较大。因为今日美术馆一号馆的高度差不多有13米,这个高度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和想象。从某种角度来说,从2013年的初期到11月中旬,将近有10个月时间,我们都被这个空间折磨。我说的折磨,因为我一直会思考希望可以用一个有高度的,或是一个很大的装饰形态来规划它。所以,那段时间我整个人被这个空间左右着,这种左右是我试图在创造一件作品,跟这个空间进行对话。

          去年11月中下旬,我在一家拍卖行的画库里看到一些古画,当时感触很深,我马上就知道我应该可以做些什么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可能我会有一个新的作品形态产生,而这个新的作品形态,就是和古人的文本进行对接。

          事实上,在着手做这一件新作品的时候,是有难度的。首先,古人的真迹很难辨别,我不是行家我很难分辨;其次,即使确定是真迹,我下手也没有别人快,往往看上的作品没几秒就被人家买走了;再者,就是钱。好的东西价格很贵,一眨眼功夫几百万,一般人心理承受不了。其实,有些东西和钱没关系,而是观念问题。于是,在拍卖过后,我通过朋友又看了很多其他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思考选择什么样的作品进行对话。

          今年3月份的时候,在一家小型拍卖上看到了杨廷枢和徐汧的书法作品,正因为这两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而故事内容触动了我,便有了如今《杨廷枢(1595-1647)──行书王问诗》、《徐汧(1597-1645)──行书自作诗》这两件作品。也因为这样的经历,不论是观念也好,或是创作也罢,使我重新打开了一扇“门”。

          99艺术网:所以这次展览的名称叫做“开门”,也是因为这个典故吧?

          王天德:可以这么说吧。我原来这个展览的名字叫“对话”,因为是我跟古人之间的对话;但后来叫它“开门”,一方面是因为以前的人看一件作品品相是否好就叫“大开门”;另一方面,我把自己的“门”也打开了,门打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思维方式开始改变了。所以我的观念和感受也都发生了变化,我希望通过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件作品、一个故事,去关注那个时代。通过这样的创作和学习,让自己重新有了一种提高,这种提高没有谁来主动要求我,而是我有意而为之。

          99艺术网:回顾您这些年来的创作,除了传统中国画的底蕴和浓重的历史感承载之外,运用 “灼、烫”等与火焰相关的技法也令人印象深刻。为何会想到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其他的?

          王天德:那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在2002年的时候,我当时在法国有一个工作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我记得是7月中下旬的某一个晚上,天气很热,我在抽烟的时候,烟灰掉在了我带去的一张宣纸上,慢慢的烧了一个洞。我一脚踩灭,便忽然知道了未来作品的创作方向。

          99艺术网:从早期的《数码》系列到如今的《后山》系列,在运用到火焰的技法上是否也有所转变呢?

          王天德:正因为法国的“那根烟”成就了我后来的作品,一晃眼也已十几年了。至于技术上的变化,当时是用香烟做的,现在是用香烫的;未来或许还会变。我一直在思考,“火”与“墨”能够有一个有效的连接。

          99艺术网:不论未来您的创作会有多大的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什么?

          王天德:中国传统的元素。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传统元素,从近代以来,这些文化中包含了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些细节,如果缺少这些细节,我们就会变得遗憾。

      Processed in 0.100(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