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邱家和:艺术市场复苏背后的水土不服

        作者:核实中..2010-07-27 10:21:37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前不久刚刚圆满落槌的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春拍,张大千的作品《爱痕湖》成交破亿,刷新了近现代书画的成交纪录,表明去年秋拍开始的“亿元时代”的艺术品拍卖行情,已经从其发端的古代书画领域向近现代书画方向纵深发展,成为艺术市场的复苏与新一轮飙升的最新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复苏的的例证不仅在拍卖市场有。如目前正在新落成的“外滩源”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精品展,是一个博览会性质的展览,参展的18家中外艺术机构提供的展品,涉及中西经典艺术、中西古董、当代艺术乃至珠宝、古家具与挂毯。2007年秋天该展览会举办了首届展览,当时正处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上一轮艺术市场繁荣周期中最高潮的时点。这次“复出”,自然可以视为艺术市场全面复苏的强烈信号。

          不过,在复苏的信号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疑问与困惑,困扰着那些博览会的观众、参展商以及主办方。以精品展为例,不仅规模小,而且参展机构五花八门:经典艺术、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同台献艺;纯艺术品与家具、挂毯、珠宝并陈杂居,与有着十几年“悠久历史”的上海艺博会有点相似,但规模却小得可怜。而相比内地近年来新起的艺术博览会一致瞄准当代艺术,又难逃定位不准之讥。在现场,百鹤高(Berko)画廊的主人就问记者,为什么媒体作了许多报道,但参观展览的观众却寥寥无几?

          其实,那些新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日子也不好过,以北京相互竞争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与“艺术北京”为例,双方在艺术市场上一轮繁荣周期中曾经演出过声色俱厉的龙虎斗,但在今年前不久的展期里却表现平平,展览现场十分冷清,龙虎斗似乎已难以为继。反而像上海艺博会这样的“综合性”艺博会,虽然业绩不比繁荣期,却还没有遭遇生死线。倒是下周既将举办的“艺术香港”,却传来了诸多信息让业界充满期待。

          种种现象表明,艺博会这个来自西方的展览与交易机制,除了个别像上海艺博会那样老牌子的案例,在内地普遍遭遇水土不服。当然,艺术市场的复苏是不容置疑的,但复苏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按照上一轮繁荣周期的轨迹重新来过。博览会机制的水土不服在复苏中似乎显得更突出。其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内地拍卖场所代表的二级市场十分强势,对由画廊、博览会构成的一级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级市场如何突围、发育,也许是在中国要办好艺博会的根本。因此成功的艺博会营运商,不仅应该是博览会的专家,还要懂得拍卖市场,能及时应对拍卖市场的动向。


          来源:上海证券报

      Processed in 0.124(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