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美术名家——画家刘艺青

        作者:admin2023-03-10 09:34:33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简介】

          刘艺青,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研究会会员。北京市西城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1964年生于辽宁黑山。200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李少文工作室研究生班学习。数十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性美术大展或获奖。代表作品:《充满阳光的地方》《取洋妞》《靠海》《山河》《祈福》《大黄》《山里山外》《向大师致敬》《丝路之光》《天地玄黄》《花开依旧》《欢腾的帕米尔》等……

          2016年应国家体委邀请为世界手球联合会主席哈桑·穆斯塔法画像并以国礼赠送。2018年独立创作完成北京市政府重大历史题材项目工程《唐太宗征辽》(3米×10米)

          部分作品入选《美术》、《美术研究》、《人民画报》、《世界知识画报》、《水墨研究》、《中国当代人物画小品集》、《水墨视界》……等书刊;部分作品被国家或个人收藏。


          《唐太宗征辽东》300×1000cm 2018年


          在人物画作中所呈现出的精神交集

          ——记著名丹青艺术家刘艺青


          相比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传统的人物画创作难度却是较高的,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需要画家具备于极高的笔墨技法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则就是需要画家拥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构意能力。但即便是纵观当下画坛,能达到这两方面的人物画家却也是十分少见,大多数画家都只不过是些重形而轻神的泛泛之辈,大家画品,实为难见。而今刘艺青先生作为一名极具于艺术造诣的实力派画家,他的丹青创作路径则就是有走入了一条以写意人物为宗旨的表现法门,并且和大多数画家不同,刘艺青先生的众幅人物画作则是更加趋向于表现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是谓旨在用传统的笔墨格局来营造时代的画品感受,人物形象更加妙造,人物精神也更加独特!艺术把握,非同一般!


          《北京·2022》200×240cm 2021年


          笔墨功底在刘艺青先生的作品中已是有得到了实力印证,因此对于刘艺青先生本人而言,属于笔墨的技法层次已经是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则是他对于画中人物形象的精神赋予和意化蕴藉。当然,这也是可以从另一方面上来理解,那就是经由他所创作的众幅人物画作,都是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外在构型表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可以见得人物生命质感和文化思考的精神指向!画风继承传统的文人格调,写意丰富而又独特,赋神饱满而又自然,众幅人物形象的表现语境可谓皆是个性鲜明!


          《回家过年》200×145cm 2007年入选第三届中国画展,2008年入选第三展青年美展 2007年


          人物题材的广泛摄取,也同样可以说是刘艺青先生今日表现其自身画功的一个基础所在。所绘人物形象,上是可取于诸多伟人与名家,下亦是可见于民风群众之淳朴。前者伟人形象题材多是以历史的厚重底蕴为本,是谓诉其之功绩而又宏其之精神!而后者的群众人物形象题材,则又是多以地域性表现为创作主旨,或兼具风情韵味,或饱含沧桑质感,如此沉郁的生命情怀和淳朴的民风底蕴,在这一刻已然都是有被刘艺青先生升华到了极致!



          在人物画作中所呈现出的精神交集。潜心人物画作丹青,积淀笔墨创作功底,今日刘艺青先生可以说是用其深厚的艺术实力来向我们诠释了那属于时代的文化底蕴!笔墨技法已然是趋于成熟老练,人物立意也同样是有独具于文化内涵,而经由此所绘成的任何一幅人物画作,也都是能给观赏者带来一种各自不同的审美体验和心神感悟!灵魂赋予,难能可贵!

          刘曦林:著名美术史论家




          《娶洋妞》180×96cm 2011年参加人文北京学术邀请展 2011年


          《祁福》180×96cm 2009年获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被四川省政府收藏 2009年


          《天地玄黄》180×96cm 获2010年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0年


          《星空》120×240cm 2021年


          《苗寨女红》180×96cm 2021年


          《圆明园》68×136cm 2022年


          《又是一年红叶时》136×68cm 2022年


          《土特产》68×136cm 2017年




          《梅兰竹菊四条屏》136×34cm×4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98(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