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18年度百杰画家特别推荐人物:黄莱

        作者:核实中..2018-05-07 14:52:35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简介】

          黄莱(别署莱戈),福建永泰人,幼承家学。先后深造于福建师大美术系和浙江美术国画系。早年参加过全国年画创作班,从事年画创作,曾评为优秀年画作品。同时涉猎过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画种。中西兼学,穷研画之本法。为日后累年不懈地将主要精力用于重塑当代中国画的精神形态探索,打下坚实基础。作品以形成大生命、大空间、大气象之格局,为当代倡行大中国画的艺术主张,开疆辟域,做了有益的践行。并在实践中撰写发表了不少立论鲜明的学术文章。早期也创作些国画作品参加国内外美展,并多次获奖。


          《逍遥游系列》142cm×350cm


          主要的有首届九华山杯书画大展获二等奖、二幅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首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大展,获优秀奖(最高奖)、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大展,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大展、跨世纪中国画家作品展,获最佳优秀作品奖,中、日文化交流展、获日本每日新闻社国际赏奖、台闽文化艺术交流展,获阿里山文艺奖,以及中、韩、日水墨文化交流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及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等。


          《逍遥》350cm×142cm


          先后在福州、香港、台湾、德州、北京、济南、苏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为收藏界所重。专著有《黄莱作品精选集》【荣宝斋出版】、《中华名家黄莱作品选》【天津人美出版】、《咀嚼绘画》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 等十多部个人专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画名家技法研究丛书》等丛书、名典。《八闽之子》、《海峡艺术名家》等省内外多家电视栏目拍摄个人艺术专题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会研究员、大学教授、亚洲画家联合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人大、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花鸟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亚洲美术杂志编委、福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等。


          《春心向阳》93cm×44cm


          名家点评扼要

          黄莱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试图以花、鸟这些大自然最具精神性的“自然物”为载体,表现出了现代人少有的沧桑感,浑厚、苍茫、博大,形成了黄莱独特的审美形态,为拓展当代大花鸟画的表现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图式。

          ——孙绍振(著名文艺评论家、资深博导)


          《牡丹青花皆国色》


          黄莱的花鸟画,关注大自然和生命,这是黄莱花鸟画的核心价值,以此来提示生命的真谛,是位很有深度、很有价值的画家,目前,这样的画家很少。

          ——洪惠镇(著名美术评论家、厦门大学教授)


          《百子图》


          黄莱力橥“中国画无内界”这成为他创新的理论依据,他把中国画三大体系,工笔画、写意山水画、写意花鸟画的边界完全拆除,用体现他哲学思考的意,重新组织画面,既有写意的率性和概括,又有工笔的精细和生动,以凸现用视觉形象进行哲学思考的特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黄莱是变革时代进行哲学画创作的第一人和开创者。

          ——吴辰旭(著名艺术评论家、甘肃省文学会会长)


          《梅赋》96cm×170cm


          黄先生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的使用,很多看过他的画的人都在惊叹作品时对技法颜色驾驭猜测并叹为

          ——王九龄(著名美术评论家 投资时报总编)


          《俏不争春》68cm×68cm


          黄莱的画我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从福建走出去很多很有名的很有学术做为的画家,我很喜欢《苍生》这一系列的作品,我想他是一位有思想、有生命、有创新的优秀画家,是福建省一流的画家,我相信他就像他的画《苍生》一样是很有生命力的。

          ——王振华(著名画家 、亚洲画家联合会主席)


          《神游》68cm×78cm


          黄莱从花鸟画原本的唯美表现,转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使立意加入现代意识,颇有发展前景。二是传统语言抒发现代情愫,如上文简介的黄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是古代花鸟画所无,现代花鸟画少有的。这是花鸟画重立意的本质特点和优点,在现代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和转折点,它可以使花鸟画的立意,从传统的唯美和人格表现角度,转入一个全新的,和人类生存攸关的深刻而又广阔的视野,因而具有真正的现代性质和意义,并因此发挥新的教育功能,使花鸟画不在仅仅在装饰审美和人格熏陶上起作用。它的自然和亲切的艺术形式,可以弥补宣传画招贴画的僵化说教之不足,令大众在潜移默化中重新省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自洪恵振撰写福建花鸟画概述、刊在《中国花鸟画.1998.2》


          《神游》68cm×136cm


          咀嚼绘画

          文/黄莱


          生性愚钝的我,靠长期“咀嚼”绘画,嚼出不同语境下所有艺术的变异只是表象不同。天不变,道亦不变,如同天地照旧一样,中国画还是中国画,民族文化精神照旧,笔墨照旧,工具材料照旧。变的是体貌、形式、技法。变与不变,凸显出中国画在种种矛盾与冲突中,都能从自身文化的母体里释放出巨大能量,消解、分化来自一切的危机与挑战,并不断地以文化再生力延续着自己的辉煌。


          《苍生系列之一》68cm×136cm


          大中国画无内界

          大中国画无内界,旨在强调传统艺术方式之外,开拓一种更为宽容、融汇的大中国画表现形式。这是时代使然,审美文化使然,中国画精神内核使然。唐画论家朱景玄曰:“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伟大的胸襟,生发出伟大的想象力,大千世界、生机万物,岂是固定划分畛域的三种画系所能表现得了!大中国画奉行中华文化精神无内界、笔墨无内界、工具材料无内界、大中国画本身形式不分界线、本体手法不分界线。只对外来画种有界。


          《苍生系列之二》68cm×68cm


          雄浑我求

          “雄浑”是《诗品》二十四品之首,“雄”属意,而“浑”则包罗万象,体味深长,二者合一,浑然天成。雄浑兼具虚静、冲淡、劲健、疏野、悲壮等品质。其审美风格最为丰富微妙,同时又含有最多传统文化特质。“雄浑”源于养气,具有崇高怀抱和深刻学养之人,方能“积健为雄、返虚入浑”。雄浑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与可塑性,为艺术家彰显个人意志,调和满足人的情绪,以及反映人类意志活动趋向上的时代性精神,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雄浑”与上述的大中国画艺术,息息相关,大而弥新。故雄浑我求。


          《苍生系列之三》47cm×45cm


          让宣纸“吃饱”

          宣纸作为中国画特殊的媒材,承载着中国画丰富的文化符码。作品成功与否与作者驾驭宣纸的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驾驭宣纸的能力是作者学养、功力、情怀的综合体现。让宣纸“吃饱”,才能充分展现艺术家的整体水平。“饱”指的是一种度,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合乎自然的中和之美。“吃饱”有“外在饱”和“内在饱”之分,一切仅从技术的层面去强求外在体貌之变而达到“饱”,充其量只是外在“饱”而已。艺术以丰沛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点化开启生命的智慧,才是作品“内在饱”的关键。只有内在(精神)“饱”,与外在(技巧)“饱”的统一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饱”。倡行大中国画艺术及雄浑之美无疑是从“法”到“理”让宣纸真正“吃饱”。


          《苍生系列之四》45cm×45cm


          【续编】

          国画与玄学

          潘天寿称中国画为“文中之文”,足见,学问对中国画来说是何等重要。没有学问,肯定当不了中国画家,历史证明,优秀的画家都是有学问的。但同时历史又证明,光有学问,也不等于就能当个好画家。文化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构成,是重要元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若把艺术按满分计算,学问与后天的努力即使达到99%,那剩下的0.1%就是属于个人的天赋,缺失了这0.1%就无法攀登到艺术的顶点,没有这0.1%,99%的努力,可谓功亏一旦。这正是要强调的学问,这个学问是“上苍”赋予的,是人力不可为的,是天资、悟性、灵气等“玄素”,属深奥微妙的“玄”学。这门玄学的学问才是真正成其为家直至为大家的关键所在。


          《苍生系列之五》68cm×136cm


          形论

          重视形、又“轻视形”,是个悖论,却合规律性。是“六法中”、“应物象形”中的一法,用形象说话,否则不叫绘画。形失去作者的思想感情,形就如同躯壳,仅是一个物体,同样;若没有造型能力,光有主观情感,形象就不鲜活生动,就无法升华为情思中所涌动出的意象。重视形,其目的为的是更好服务于思想感情。“轻视形”(主要在意识上轻视),从形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不受形役。轻视形是把形化为无形,是无形之形,无迹之迹。有如虚幻、神秘、变化莫测等的迹象。对形的“轻视”,实则是从更高精神的层面上对形的更高要求。


          《苍生系列之六》47cm×45cm


          线论

          重视线条、又“弱化线条”,又是一对矛盾。线条是检验作者笔墨功力的标杆。线条是主观的、抽象的,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黄宾虹的“非笔墨之中无所见”,但一切手段皆服务于主体意识。要表现大生命、大空间、大气象生命意识。决定了不可处处用线,每处见线,势必难于“浑然”,无法一体。“弱化”线条,不是取消线条,同样是一种意识,把它隐于无形中,似线非线,亦可叫无线即线。这也反衬笔的韵律感和美感得以集中展现。重视与弱化本质上都是重视。弱化线条也是一种语言技法的创新,是“浑化合一”的艺术效果必然的手法。是从高层次上对线条的高要求。


          《苍生系列之七》47cm×45cm


          墨论

          墨色交融乃为“上墨”,水墨空灵,墨色中有乾坤,任何单纯的技法都有其局限性,水墨空濛透明,有其独特性,但在表现物象的厚重、神秘、模糊性上,由于水墨缺发覆盖性(覆盖容易板滞)、单一性,就难以使之浑厚,也无法表现出变化莫测的一些神秘现象。色彩的介入(色彩不能仅限于中国画颜料),使之丰富、饱满、产生奇幻瑰丽的迷离恍惚的情境。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只有一加一大于二,才能变墨色交融为上“墨”。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画巨大的包容性。

          2011.3月


          《狼道系列之一》68cm×68cm


          《狼道系列之二》68cm×68cm


          《狼道系列之三》68cm×68cm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71(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8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