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一西平措:弱水无痕

        作者:一西平措2015-01-10 08:18:30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今天中秋,也是白露,上次赶在同一天,是五十七年前。下一轮天上人间的偶遇,不知明夕又何年?

            “秋分白露夜,一夜冷一夜”。暗夜凝在花草上的露珠,兴许明早晨曦中,可以得见它的剔透与晶莹。这上半夜,仍有些多云。千呼万唤而出的含羞月,合着人们的期望,很亮、很圆,映着追逐那轮满月的两朵云,有着色彩与身段儿的变幻。似清风穿袖,帛带翻飞的仙子。偶然穿越的飞鸟,同逐月彩霞,绘制出静夜幽深的天际,无尽地生息,使天空一下子鲜活起来。迎来赏月者阵阵唏嘘与赞叹。

            朋友发来国外的照片,硕大月亮垂在教堂尖顶上,童话般魔幻。也似乎更亮、更圆,那所教堂不远处,是比利时富凯先生的居所。经《金粟神光》两场专拍后,第三场相比从前,数量虽有不足,但却依然保持贯有的品味。几十载涓涓心血的集成,在近年国人于佛教艺术湍急地关注下,不绝地由海外购入回流。欧美资源形将枯竭,恰好说明国内收藏的热烈。

            当富凯先生右手敷腮,穿过镜片上淡淡的雾气,看着朝夕与共,最终要离别的藏品时,他坚定地挥手说:“就这样吧”。

            “不恋物”,一位朋友也曾豪情坦陈,但如此豪情背后的艰辛,非一般人知晓,只有付出真心的人才明白,收藏者所倾注的感情、研究、护养、陈置,使其为呵护骨肉般箇中辛酸,唯有藏家知晓。富凯先生任天下所有珍宝,来去由它的豪情,闪现看似简单的人与物普通价值,折射的却是一种洞穿空有的心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典出《金刚经》。昔年六祖慧能,偶然听闻此句,随即开悟。住、心,二字,剑指人于世俗、物质的执着;心,则是人对佛理教义所感悟。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成就佛道的方法。“竹影扫階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描述了竹影婆娑,微风拂动,映在階梯上好似清扫灰尘,然而尘土不动如初;空中明月,映照的倒影直穿清澈的潭底,不着丝毫痕迹。

            心境,犹如尘埃与潭水,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不会影响内心深处的真我。像无痕之水,不执着,不为所动。参透青天白云,一草一木,镜花水月,即可知晓万物皆是道法,若是如宋代李翱参禅所写下《赠药山高僧惟俨》的感悟,最合暗室已明,疑冰顿泮的心意。收录如下: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Processed in 0.116(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