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张汝财:改变新兴工艺美术被边缘的现状

        作者:核实中..2014-06-03 08:28:04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具有悠久历史、精湛技艺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国历代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计划经济年代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在对外开放中又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国家礼品和名片。然而,以农耕文化、手工劳作、作坊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艺美术,在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因经济体制、社会时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急剧变革,迫使其产业形态随之分化、重组、再生。

          如今,新兴工艺美术已成为国内工艺美术产值和出口的主要贡献者。新兴工艺美术形成的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各地传统工艺美术业由资源型、政策型保护发展,转向产业型保护发展。但是,由于在产业顶层设计和学术理论界对艺术产业化、文化制造业还存在一定认知盲点和误区,在涉及行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中,新兴工艺美术被边缘化,致使其在持续发展方面,缺乏决策理论的认可和产业政策保障。

          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新兴工艺美术在不断调解文化与经济、手工与机械、制作与推广、作坊与现代企业、传承与发展等矛盾关系中,成长发展已有三四十年,但是这个新的产业形态,还未能引起学术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应有关注。至今,没有产生关于新兴工艺美术的专著;没有构建新兴工艺美术的价值评估体系和评鉴标准;也没有出台促进新兴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上世纪90年代,传统手工艺面临市场萎缩、人才断层、技艺失传的严峻局面。为保护抢救传统手工艺的品种技艺和优秀人才, 1997年 5月,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但是,《条例》的着重点是传统工艺品种、技艺、人才,没有涉及产业、行业;其侧重点是保护,只是原则性提及发展;也没有指定对行业具体负责的部门,没有制定实施细则。

          如今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更加迫切性的是在全球经济信息社会的产业规划,产业协调持续发展,不仅是传统工艺美术,还有新兴工艺美术和相关产业的联动。显然,这些是当年制定《条例》时无法企及和承载的。

          新兴工艺美术从设计理念、工艺流程到产业价值、经营模式,都与传统工艺美术有显著区别。但全国行业都以传统工艺美术的理念、标准、价值为“正统”,新兴工艺美术则被边缘化。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新兴工艺美术是为适应现代生活与审美需求,新开发的或者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化生产手段、采用现代生产方式,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的工艺美术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是新兴工艺美术品种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整个工艺美术行业。

          基于目前新兴工艺美术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我建议:首先,修订国务院1997年发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或重新制定促进工艺美术业的发展规章。以指导规范具有全局性的行业发展目标、规划、战略;理论体系、价值体系、协调保障体系构建;引导传统工艺美术在发展中保护传承,促进新兴工艺美术在传承和产业融合中持续创新发展;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评鉴机构、产业园区、跨区域跨行业合作组织等的职能、地位或功能作用;明确规定政府某综合协调部门(机构)负责工艺美术业的工作指导协调。并制定新条例或规章的实施细则。

          其次,由政府综合协调部门会同文化、财政、经贸、税务等相关部门重新制定文化企业划分认定范围和标准,及文化企业的配套政策。政策应当有重点、有区别,但不可有明显遗漏和行业歧视。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地区、门类、状况等制定有梯度、有等差的标准和范围,但应避免只有核心,没有外围;只抓重点,不顾其余。认定扶持文化企业,宗旨是促进整个文化产业和谐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第三,人大和国家机关作表率,引导督促鼓励在政策调研、课题设置、学术理论研讨中,加强对具有导向性的新兴产业的调查、研究规划,建言献策著书。

      Processed in 0.083(s)   10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