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艺术家投300万设展位:艺博会上《烧钱》值不值

        作者:核实中..2014-05-16 08:37:21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这几天,新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岭南艺术家陈训勇在广州艺博会上的“上善若蚁”个人作品展一石击起千层浪,成为艺术经营界人士热议的话题。

          12月12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第18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是全国创办最早,也是业界公认最具影响力的艺博会之一。陈训勇以一己之力拿下全场最好的一块224平方的私人展位,和盘托出了个人过去十年来以蚂蚁为主题创作的数十幅国画和陶瓷、旗袍、皮包、酒等十多个品种的艺术衍生品,全程总开销超过3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比起广州同城的其它交易会来说,创办于1993年的艺博会,历年成交数额都并不算高。

          既然投入与实际收益不对称,为何陈训勇还要这样做?

          艺博会:为艺术和市场搭桥

          2013年是广州国际艺博会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第五年。

          开幕前组委会便宣称,与往届相比,本届不仅加盟的国际著名画廊数量更多了,而且在社会运作上也有了更大的提升。连日来,记者走访展会现场看到,温哥华著名的查理洛索艺术机构带来的毕加索、达利、夏加尔、德加、奥赫尔等大师的世界名画,引来了大批专业藏家的惊艳,同样有名的国际艺术品经营机构还有连锁画廊科拉丝·简。而本届艺博会重头戏亚洲现代雕塑展,则在首层大厅向藏家推出了许多亚洲顶级的雕塑作品。

          业内估测,这也是历届广州艺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整个展会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画廊、艺术机构、美术单位、院校等200多家机构参与,汇集的艺术品近2万件(套),而参展人数或达20万人次。

          由于早在第16届,广州艺博会便全程交由广州艺时代公司策划组织,所以政府对整个会展基本上零投入。这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艺术家参展的成本,因为承办的企业对展会投入的所有费用都必须通过展会本身来获得回报。据了解,为提升广州艺博会的社会运作水平,主办方在本届还首次与南方文交所和艺术投融资行业联盟等单位联袂,合办“艺术与金融”融合高峰论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会展在金融和投资界的关注度。

          实际上,早在多年前,陈训勇便因为擅长表现蚂蚁精神而受到中国美术界的关注,而作为一家本地有名的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负责人,由他一手设计和制作的陶瓷、旗袍、皮包和酒等蚂蚁系列艺术衍生品,这些年在市场上逐步打开销路。“至少在我们的眼里,陈训勇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和有名的艺术家。”岭南国画家方一泓对记者表示。

          正因如此,一些业内朋友在第16届广州国际艺博会陈训勇刚刚参与进来的时候,就劝他,没必要再像年轻人那般折腾了。然而,陈训勇却认为,“我本身就是一名关注草根题材而受到艺术界和投资界关注的画家,这些年又致力于让高端艺术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怎么可以不参加?”

          在陈训勇看来,广州艺博会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并由广州市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艺术博览会,一直被全球艺术家视为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一座桥梁。而广州艺博会的实际创办人、原广州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陈永锵则告诉记者,自1993年以来,通过这个平台被市场认识的艺术家数不胜数。包括黄永玉、刘大为、周春芽、罗家英等,都曾经在广州艺博会展览和推广过自己的作品。尽管很多画家成名后不再来参展,但这仍然无碍于广州艺博会作为艺术家和市场沟通的有效桥梁的地位。

          “对年轻艺术家来说,参展是展示和证明自己艺术水平的最有效而直接的平台。”陈训勇也认为,“不能做什么事都只盯着钱,只有让市场充分认识自己,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你的作品才会引起藏家和投资者的注意。”

          耗资300万打品牌

          2013年下半年开始,经过两年深刻调整的内地艺术品市场开始逐步走向复苏。对于很多尚未成名的年轻艺术家来说,他们都渴望能够找到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来推广自己的作品,从而在艺术品市场集聚更多的人气。

          不过,记者了解到,能够像陈训勇一样,在广州艺博会上一口气拿下224平方米展位的艺术家毕竟是少数。据陈训勇介绍,本届艺博会的展租费均价为每平方1800元,而全场最小规格的展位是18平方米,这意味着一名艺术家参展的最低门槛是32400元。陈训勇的展区位于主会厅二楼右侧,总面积为224平方,记者掐指一算,仅展租费一项,他就必须向主办方缴纳40万元以上。这对于准备进入市场,或者进入市场不久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就算把现场的画全部卖掉,也收不回这样的成本。”一名80后艺术家悄悄对记者吐了一下舌头说。

          实际上,为了扩大参展的社会效应,陈训勇在展会开幕前,在10个机场和多处地铁、公交以及多地的邮政LCD电视(1650台)等平台均投入了平面和多媒体广告。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在展厅主门入口悬挂的最大的一幅平面广告,就是陈训勇的海报,而在展位里边,为了让藏家可以直接欣赏到以自己的艺术作品为基础创作的三维动漫,陈训勇还搭建一面接近20平方米的LCD电视屏幕。据他自己估算,这次参展的总开销已经超过300万元。

          “陈训勇的做法,的确不适合其他艺术家去复制,他更多地是在为自己树形象、打品牌,而不是从艺博会本身去获得实际的收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实际上,一次艺博会也不可能为他带来这么大的一笔收益,一方面是艺术家个人在展会上的成交量历来都不算高,另一方面也跟藏家的消费习惯有关系。

          “在艺术圈里边,他显然已不是普通的创业者。”上述人士称,对于还在摸索如何进入市场的年轻人来说,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更为经济的方式来推广自己。

          艺术家简历

          陈训勇,1956年出生,广东澄海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和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大学艺术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广东品墨堂堂主。

          陈训勇:说艺术家

          经商不务正业纯属偏见

          访谈

          记者:作为一名成名艺术家,为何还要积极发展艺术衍生品?

          陈训勇:虽然目前艺术衍生品的价格仅相当于一幅画的6%-8%,但从销售量来看,后者却是前者的成百上千倍。国画原作只可有一幅,而高仿国画或者国画衍生出来的陶瓷艺术品、服饰等其它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无限复制。更重要的是,艺术衍生品可以让高端艺术品进入平常百姓家,而不是收藏在各大艺术馆的楼阁里没有人认识。

          记者:不少人把艺术家经商看作是不务正业?

          陈训勇:这纯属偏见。艺术家也是人,不是神仙,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在成名前的所有经营行为都是有成本的。譬如来艺博会参展,艺术家也必须像其他商人一样缴纳高额的展租费,而配套投入的广告更需要自掏腰包来支付。平时,艺术家出画册,搞个展,也都需要钱。何况,所有艺术品进入市场后都将成为一种商品,艺术家不好好经营,如何把它们卖出去。

          记者:艺博会对艺术家本身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训勇:我个人把它看作是艺术家积累人脉、接近市场,与同行切磋和与藏家互动的重要平台。我一直主张艺术家要多出来转转,不要整天呆在工作室里埋头苦干。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别对于未成名的艺术家来说,参展是提高自己知名度的有效办法。

          记者:有人说您既是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陈训勇:我觉得这没有任何贬义。我上世纪初在广州美院毕业,从1994年开始在澄海一家工艺厂做工艺品出口,主管开发设计和生产,此后还在服装厂、瓷器花纸厂做过,一路走来,一直都在做艺术与商业相互融合的事情。没有商业,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的流通,而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可能得到支持和发展。

      Processed in 0.093(s)   10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