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金钱讲普通话——国际批评家谈中国当代艺术

        作者:核实中..2012-02-09 17:48:0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内容提要:近些年,国外重要画廊开始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许多基金也纷纷表示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中国成了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市场。然而,金子并不都是闪光的,大量的资金流入会对中国艺术环境和艺术家产生哪些影响呢?2007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伦敦的《艺术新闻》(The Arts Newspaper)以“为什么在巴塞尔找不到中国明星的作品?”的醒目标题,作了一篇报道,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北京已有画廊近400家画廊,而大部分画廊又无法提供成熟的操作模式,画廊变成一种简单的展示空间。同时,许多成名艺术家打破艺术市场的国际惯例,尽量绕过画廊系统,自己经营作品。在市场的驱动下,中国批评家纷纷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从批评家到策展人,再到艺术经纪人。他们希望这种转换不但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掌握更具权威的话语权。批评逐步沦为艺术的附庸、金钱的奴隶。艺术博览会还在蹒跚学步,在作品层次、市场评估以及VIP积累上将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受到审查制度、政治风向以及各级官僚的影响,几大双年展沦为了一种“官方娱乐”。

          然而,中国的艺术市场虽然火爆,但远未达到泡沫的程度。许多国际主要的美术馆正在收藏或考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国内许多拍卖行纷纷效仿苏富比、佳士得的国际标准,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西方藏家,这一切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艺术界的权力也在发生转移,策展人和美术馆昔日的权威被市场悄悄地取代,拍卖行越来越介入这场角逐,间接影响着艺术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使全球的目光齐聚中国,政府对当代艺术不失时机的宽容姿态,给这个新兴的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

          也许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 也许明天会更美好!……

          关键词: 金钱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品收藏 艺术经济

          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市场,一时间大量的资金流入中国。巨量资金的流入会对中国艺术家产生哪些影响呢?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克里斯托弗·菲利普(Christopher Phillips)、芭芭拉·波莱克(Barbara Pollack)三位观察家就此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理查德·怀恩(下面简写为RV):2000年秋,当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的世界性双年展时,大部分中国前卫艺术家经济上似乎还很窘迫,仍然过着90年代北京东村那样贫苦的日子。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作品、相互勉励、憧憬着未来。他们中一些人希望能掀起一场像星星画会、85’新艺术运动、伤痕艺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那样的艺术运动,以引起西方人的注意;而另一些人则希望通过个人的过激行为来获得国内外“声誉”。除了类似艾未未摔碎汉代古董或在相机前挑衅紫禁城这样的偶然事件外,没有什么能引起公众更多的注意。传统艺术家严格按照学院标准磨练技法,他们要么靠卖画,要么靠在研究机构、大学里的职位谋生,但前卫艺术家只能靠自己。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里只有少数像上海香格拉画廊、北京四合苑这样的重要商业画廊。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也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且被居住在中国的西方人、新加坡的富裕华侨以及受欧美画廊熏陶的外籍买家所垄断。美术馆是文化官僚的附庸,受控于游离不定的政府审查制度。仅仅过去了六年半时间,现在这种状况已全然不同。你如何评价艺术与金钱在中国的处境呢?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克里斯托弗·菲利普(下面简写为CP):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今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方力钧、张培力这些中国艺术家首次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其它欧洲展览上时,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就已经逐步建立起来。那时,只有少数充满激情的西方收藏家积极搜寻和购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些买资已足以让一大批在学院体制外生存的艺术家们生存下来。1999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北京郊外象通县的一些艺术家群落已经拥有宽敞而且设备良好的工作室了。从那时起,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形象已经展现于世界全景之中,甚至那些最初对中国当代艺术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把它视作中国飞速崛起的视觉象征。人们逐步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成为这段历史的标志。就连象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这样没有到过中国的收藏家也在急切地通过中国的艺术家购买中国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芭芭拉·波莱克(下面简写为BP):艺术经济是今天中国金钱改变一切现象的典型。如艺术家刘野所说,当他1989年离开中国去柏林学习时,北京的私家车还很少,而当他1994年回国时,已经满街尽是私家车了!显然,现在中国有数以千计的私家车,而且许多艺术家都能买得起车,不少人开的还是伊莱克斯或宝马。今天,爆炸式的中国艺术景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市场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国际市场对亚洲艺术的关注;其次,全球当代艺术投机行为不断增加;再次,国内艺术市场的出现。这几个因素同时出现,形成了一个“完美风暴”。过去三年大量资金的流入,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他们生活标准的改变,但这种突变却产生了一种焦虑的暗流,许多艺术家表达了自己对市场的恐惧,市场正在支配着他们的美学选择,就像政府当年所为一样。

          RV:中国现在很多前卫艺术家都是天安门事件后自愿出国的那一批人,代表人物有蔡国强、徐冰、陈箴、黄永平、谷文达和张洹等人,他们主要通过个人奋斗建立起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声誉。他们偶尔也会与某个画廊合作,但牢牢掌控握着何时出售自己工作室和向谁出售的权利。在他们刚刚起步的年代,这样做需要具备极强的商业智慧。你们认为,这反映了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建立起来的亚洲经验呢?还是在极端共产主义时期高压下的权宜之计?抑或对老牌西方商人来说,他们以自己的手法玩出的全新的商业游戏?当面对更加“纪律严明”的国际标准时,这种由艺术家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能继续繁荣吗?反过来说,中国方式开始影响所有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市场运作了吗?

          CP:在中国,传统的做法是艺术家直接从工作室出售作品。正因为如此,那些由画廊代理并分得作品一半收入的做法让中国艺术家觉得很荒唐。我在中国花了很多年时间试图说服中国的艺术家们,如果想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他们就应该忍痛割爱,让利于画廊,遵循画廊系统的游戏规则。否则,严谨的国际收藏家们和重要美术馆绝不会有信心花大量资金来收藏他们的作品。但事实证明:我错了,他们是正确的。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家们通过绕开画廊,从工作室将作品直接送到苏富比或佳士得出售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与西方艺术品市场规则背离的神话。鉴于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对优秀的新作品近乎贪得无厌的情况,如果欧美艺术家也尝试这种方式,那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BP:说实话,很多成功的欧美艺术家已经这样做了,因为现在画廊很少诚信履约、提供津贴或长期合约了。我曾问过理查德·塞拉有没有一家画廊代理他的作品,他的回答是:“没有,我有私人律师。”像所有的中国商人一样,中国艺术家看中的是如何在西方做成生意,而不是接受西方那些如何做生意的教条。

          然而,我也见证了在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家态度的变化。像观念摄影师迟鹏这样的30岁以下的年青艺术家,并不想被络绎不绝去他工作室的来访者打扰,而宁愿让画廊帮他处理这些生意上的事务。像王庆松等更成功的中年艺术家相信与画廊合作能让他们更有效地接触到策展人和美术馆咨询委员们。相比之下,方立钧或张晓刚这样的早期的独立艺术家们,却是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这一切。他们的作品已经畅销国际,并成功地进入许多主要的美术馆收藏室。中国的艺术家们现在极为关住他们的职业生涯、艺术声誉和市场地位,他们看到了由画廊代理会在提供建议、提高声誉方面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小薇
      Processed in 0.092(s)   10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