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品牌为艺术做了什么?

        作者:核实中..2010-09-03 10:46:1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董梦阳一手操办的 “艺术北京”,从2006年以来就得到了诸多商业品牌的赞助,让历届“ARTBEIJING”都办得很有气势。从最初的大众汽车,到后来的爱马仕,这些闪闪发亮的LOGO每次都只出现在展览的前厅,人们穿过物质气息浓郁的甬道,走进展厅,看到的依然是画或装置,和你在任何一间画廊看见的没多大差别。这也应了董梦阳一直以来认同的观点,“艺术的本质其实很难被商业品牌改变。”



            在一次业内论坛上,主办方提出了三个问题:“商业品牌的介入会影响或改变艺术的气质吗?”“两者的结合是不是将艺术从精英文化引向社会大众?”“西方的奢侈品频频赞助中国当代艺术,会不会让中国艺术品沦为那些品牌的价值观代表?”



            这三个问题乍一看咄咄逼人,在资深画廊负责人叶铭勋、商业品牌代表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上海云顶拍卖公司总裁蒋宝磊以及艺术研究学者、策展人杭春晓看来,这有些耸人听闻。几方的观点几乎一致,都认为这种介入的良性影响要大得多,让人有些惊讶,其他几位的支持细想起来无可厚非:要么是出资方,要么是多少也会受益的画廊与拍卖公司。较为客观的是站在艺术家一方的杭春晓,他的观点很中肯:“艺术品质并不取决于谁的介入,而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是否纯粹。艺术家在被传播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非艺术的力量介入,商业品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艺术家成为明星是一件好事。这表明大众的审美消费和审美体验获得了整体提高,总比只看一些影视明星要好些。”



            所以,我们要谈的,不是恒久的“艺术与商业之间博弈”的论题,而是商业品牌的介入到底给艺术带来了什么好处。换句话说,这些LOGO用资金和闪光灯给自己带来曝光率和舆论好评外,他们为艺术到底做了什么?



            最直接的帮助:做展



            直到现在,UCCA的工作人员还会被人们问起2008年底的那次展览。那一年有两个奢侈品在中国做展,一个是爱马仕的丝巾展,一个就是“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后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单是华服之间能穿梭竹林,时而是金属装置,时而是巨型“布偶”,还有奢侈品与艺术的一次衔接尝试。



            这种尝试也体现在马爹利 “非凡艺术人物”大奖上。这个从2004年开始设立的奖项,挑选的艺术人物从梁家辉、贾樟柯慢慢演变到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四个专业的艺术门类,获奖的艺术家也不局限在中国,选择的眼光和角度也越发“犀利”和内行,新晋上榜的就有画家周春芽和摄影师冯海。马爹利邀请了一支业内的评审团队,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知名美术馆的馆长以及中央美院等艺术院校的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当然品牌方也不会全权放手,用保乐力加中国传播总监王珏的话,是出于“综合考虑”。但好在最后的结果让人信服。



            周春芽在接受采访时说,“想做个展览太难,因为贵。”一些大的美术馆,一天的租金就要5000以上,持续做一个月的展览,艺术家根本承受不起。周春芽问,“你们认为现在国内有哪一个评选艺术家的奖项是权威的?”一群艺术记者都没有答上来。



            他接着说,“其实就没有权威的。那什么是好的?真正帮了艺术家忙的。我自己的展览,因为钱不够,很难做一个时间长一点的,把那么多画收集起来,有些是从藏家手里借的,只能展出两个星期,你说遗憾不遗憾?马爹利不要求我替他们设计个LOGO、宣传画什么的,只做展览,在我看来就是好的。”



            周春芽说的是实话。王珏也谈到关于评选范畴的改变,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做展的考虑。的确,如果像其他一些品牌一样,一直把目光聚集在影视明星上,可能传播艺术的能力只是当天那两三个小时,一个奖项也只有颁奖之时才有公众影响力。就在当天的预展结束后,冯海的新摄影创作和周春芽的新桃花、绿狗系列很快在圈内传遍。展览,对艺术家来说是大福利,对于看展的观众来说,何尝不是,退一步说,这总比一群人衣香鬓影地举着香槟酒,听获奖人云里雾里也要把自己所做的艺术和品牌扯上点关系,交差了事后,各自散去有意义得多。



            青年计划



            在商业品牌做了大人物的奖项后,几乎都意识到,和艺术发生联系的商业资源,不应该只为成名的艺术家服务,艺术的金字塔底层,有一大批急需资助的青年。于是你会发现,1992年就开始致力于与艺术合作的万宝龙,在2004年设立了“国际青年艺术家大奖”的国际性赞助项目,从那一年开始,获选的艺术家作品会在全球300家万宝龙门店里展出。



            青年计划有许多种选择,除了做展之外,更多的资助还是在继续学习上。劳力士的做法颇有实验性,从2002年开始,每两年一次,他们邀请了戏剧、文学、舞蹈、电影、视觉艺术、音乐六个门类的精英——打个比方,今年的电影导师是中国导演张艺谋,随后甄选出六位青年艺术家门生,他们将和自己的导师一起共处一年,可能在教学之余还会参与创作。这个项目花掉了瑞士人70万美元,对于刚刚经历过2009年前十个月出口额下滑26%的劳力士来说,不是一笔小开支,好消息是并没有暂停的信号,他们还将继续这个项目,即便得到机会的人非常的少。



            就中国国情来说,很多人希望得到的,可能不是那么奢侈的一年,而是非常实际的帮助。例如在好的平台做第一次个人展,或者拿到资助去国外留学,对比而言,“马爹利艺术基金”的青年计划覆盖面更广。



            他们的首个项目是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设立长期奖学金,用来资助有潜力的人才赴法深造。



            到今年,“马爹利艺术基金”已成功资助了8位雕塑和绘画领域的美院中青年教师和13个学生去法国交流。在2008年,还资助了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学生40多人。



            2010年,马爹利与今日美术馆合作,发起了“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通过展览、收藏、捐赠获奖艺术家作品等多种形式,支持青年艺术家在可能最艰难的时候继续走下去。



            其实,让每个商业品牌的代表来谈赞助艺术这件事,他们几乎都会把自己品牌的DNA分析给我听,讲出和艺术的关联,措辞严谨,理性又不失人文关怀,一圈听下来,倒显得不真诚。



            但事实上,他们确实在做一些实事。当这些事情是真实、有效并且持续的,我们就不会在乎品牌在说些什么,如果周春芽的新作展出一个月,看展的观众和艺术家都获益良多;如果又有十几二十个美院学生因为基金会的资助而不再会因生活所迫临摹、仿制名家甚至放弃创作,那就是商业品牌为艺术做的最好的事情。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Processed in 0.095(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