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火样年华,波涛汹涌”兼论当下艺术中的“网络主义” 作者:余丁

        作者:核实中..2010-08-16 10:26:47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对于一个成长于80年代的人来说,我们与“80后”那一代人之间有着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我们的记忆里,80年代是一个理想与困境、理性与激情、梦幻与悲伤并存的时代,我们恰巧在自己成长之际遭遇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遭遇了中国人思想的大转变,也遭遇到了85新潮及89后艺术与文化的大变革。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也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的潮流相互撞击,培育了 “60后”这一代人。今天,当我们这代人步入中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习惯用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作为标准去评判80年代出生的人, 这就形成了我们对于80后一代人的偏见:“缺乏责任感”、“相对前一辈缺少红色记忆”、“不囿于传统”、“叛逆” 等等。或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将会有新的评价标准,就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流艺术界做梦也不会想到,毕加索、马蒂斯们代表着艺术的未来。

            25年前,当我走进中央美术学院这一最高美术教育殿堂学习的时候,刘波涛才刚刚出生。如果时空倒转,把他最近的创作放到20多年前去观看,我想那时的我一定会觉得看不懂,用80年代的批评述语来说,这些作品是“新潮”,是“前卫”。而今天看来,刘波涛作品中的一切无不继承了那个时代及其后留下来的艺术遗产:具像写实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图像表达内心感受、近距离观察和表达对象……尤为突出的是,刘波涛的作品对于图像的重视与处理,是对90以来当代艺术的直接继承。这些都无法再用“新潮”、“前卫”等类似的术语来定义,甚至当我们用“当代艺术”这个词来描述刘波涛们的作品时,也会感到心有余悸,因为“当代艺术”20年的风云变幻,很快就要成为过去时了。

            在刘波涛的“恍·燃”系列中, 我们似乎看到的是美国电影《2012》中见到的那种景象,那种地球即将毁灭时无处不在、不断蔓延的火。整个城市在熊熊燃烧,如同病毒一般,这火会在任何时候出现:在盥洗室的镜前,在卧室的床边,在公寓在大门口,在停车场,在高速公路,在隧道……画面中所有人和动物对此都无动于衷,好像根本就没发生什么,注视、木然、不理、司空见惯,仿佛那火并没有真正在现实中燃烧。镜前的少年依旧镇定地注视自己,火似乎与他无关;公路上过路的猫对眼前的车祸毫无感觉,依旧横穿马路前行;漫步的年青人对于身后城市的通天大火无所畏惧,依旧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东西……这就是“恍”。“恍”,还不只是人和动物的感受,甚至连“那些花儿”也对身边的这些火毫无知觉,依然绚丽绽放。

            在这两个系列的作品中,刘波涛给了我们两个似乎毫不相关的矛盾体,人、动物、花与空间、火。它们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呢?可能画家自己也是混淆的。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90年代当代艺术的那种意识形态特征,也见不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集体记忆,更谈不上国家、人民、社会的图像联想,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个人经验。而这种个人经验,很难用以往的批评语汇进行解读,它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坚实、时而虚空。也许有人会说,对于25岁的青年来说这是很正常的。然后我却相信,库尔贝25岁的经验、毕加索25岁时的经验……以及其他不同时代青年艺术家25岁的经验都与刘波涛不同。我宁愿想信,刘波涛的个人经验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造就的,可能这正是“80后”艺术家集体经验的写照。

            显然,我们正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术语来描述刘波涛等一代“80后”的艺术创作,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和准确地理解这一代艺术家的创作。“80后艺术家”只是一个标签,绝不是一个批评术语。事实上,我们在刘波涛的作品中可以发现这一代人共同的特点:他们大多并不关注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他们在现实的真实与虚拟的真实之间徘徊,他们的作品跨越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他们的人格在自我和角色之间切换,以致经常对虚拟的角色充满幻想。在刘波涛的画中,我们无法了解到底人物是虚拟的,还是空间与火是虚拟的,这其实并不是重点。虚拟与现实的混合才是他要的,因为那可能是他从小在玩电子游戏时沉迷其中,并在成长过程在互联网中所不断体验的。

            在此,我想以“网络主义”这个词作为对刘波涛及80后这一代艺术家们的批评术语。网络主义(Cyberism)是来自计算机领域的词汇,90年代中期开始被引申成为讨论互联网时代文化现象的一个专门术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的《西班牙杂志》(Spain Magazine)上,2003年以后,许多学者把网络主义与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并置在一起进行讨论。在西方文化领域,这个词至今没有准确定义,大体说来,它是指关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社会信任体制。这种信任体制并不一定是在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更多地是建立在虚拟空间,如互联网。的确,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相互信任的基础:电子邮件代替了纸质的书信;网上交易可以在看不到现金和实物商品的情况下按键进行,并且网上商店可能比现实的实体店更让人信赖;互联网上的信用评级受到普遍认同,人们会根据大众点评网或口碑网上的信息再去做现实选择;人们普遍依赖QQ,MSN进入沟通,人们愿意留在Facebook这样的社区互动空间,人们甚至更愿意在开心网上去种菜;虚拟货币大行其道,它可以被兑换成真实货币。总之,今天的我们已经信任并依赖虚拟空间,并且不得不总是在虚拟和现实中切换,到底哪个是现实我们真的很难辨别。

            如果说从“50后”到“70后”出生的人们还不完全依赖网络生活,那么80后的一代则是地道的网络主义者,他们对虚拟空间的信任往往胜过对现实的信任,这在某种程序上成为了“80后”的集体特征。刘波涛一代赶上了网络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它不仅是一种信任体系,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意识形态逐渐终结,如今,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左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还有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刘波涛们生逢其时,作为网络主义者,他们今天的火样年华,给他们投身于波涛汹涌的新艺术潮流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资本。

            2010年7月21日于中央美术学院

      Processed in 0.089(s)   10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