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5:20:25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罗筠筠


          我认为,要把握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特点,必须要弄清三方面的问题,即:

          1、现代美学研究与古典美学研究(或现代美学学科与我们所讨论的古代美学)的本质不同;

          2.中国现代美学各发展阶段学术特点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的关系。

          3、西方美学在中国现代美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的本质不同


          1、中国现代美学是美学第一次作为一门从哲学、文学及艺术理论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或者说一种自觉的理论在中国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上,尽管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但美学始终没有成为一个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律的独立学科,而是从属于哲学及文艺理论,即使是象王夫之、叶燮这样的具有了相当完备的美学思想的大家,他们的美学观点也是散见在其文论及艺术论著中,而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   2、现代美学的另一个标志是全新的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这主要体现在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一些美学特有的概念、范畴的出现上。这些概念、范畴大部分是从西方美学中翻泽而来,也有的是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借鉴、改造而来。此外,在美学原理体系的构建上也主要是吸收了外国美学的东西。

          3、方法论上的改变也标志出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的不同。对近、现代西方科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引进使现代美学有了新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心理学成果和科学分析方法在美学中的应用,使现代美学具有了与古典美学迥然不同的新面貌。

          4、与占典美学与文学艺术紧密相联所不同的是,中国现代美学始终与各发展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思潮关系密切,而相对来说与文学艺术实践却结合得不甚紧密。

          5、特别要提出的是,关于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始终无法摆脱的,这个对于主张"无人合一"的中国古典美学相对不太重要的问题,却成了直到今大仍然困扰着中国美学界的难题,或者说是束缚其向新的理论形态发展?quot;阿喀琉斯的脚跟"。

          6、西方美学的影响以及在建构一个美学理论体系时如何处理中、西美学融和的问题也是现代美学研究所特有的学术难点。


          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分期


          从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发展历程看,可分为五个时期:

          l、本世纪初到20年代未,可称为内彩忒期",它又可分为世纪初到辛亥前的"萌芽期"和辛亥革命到20年代末的"探索期"。

          2、20年代末到新中国成立,可称为"分化期"。

          3、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可称?quot;争鸣期"。

          4、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美学热潮,可称为"深化期"。

          5、90年代以来,可称为"更思期"。


          三、现代美学各时期学术研究的特点


          现代美学各时期学术研究的侧重点及所表现出来的学术特点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前四个时期,是有一定共性的,这种共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现代美学的特点,而更突出地表现在深苷?挝幕?尘坝跋臁⒂胛鞣矫姥У墓叵到裘芗耙灾鳌⒖凸酃叵滴侍庖约笆导?侍馕?姥Ш诵奈侍狻#ㄈ绻?鞲霭秆芯康幕埃?恍枇私庵旃馇币簧??吖?难?醯缆罚?涂梢远灾泄?执?姥У那八母鍪逼诘奶氐阋荒苛巳弧#?/p>

          (一)形成期

          中国现代美学的萌芽产生是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步的,因而必须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考察。20世纪初到辛亥革命前的"萌芽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要救国,唯的维新",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是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他们在向西方探索真理并进行严肃的政治与哲学思考的同时,也萌发了对文艺和美学的崭新思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发表救国、救民的真知灼见时.也写下了不少关于文艺与美学的论著。通过向西方学习,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艺与美学作了新的估价,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美的功利性问题的重新解释上。这一阶段的美学特点是,主要美学家正是那些提出了震撼时代的口号的伟大事业的改革者、政治家,因而,他们对纯美学的问题研究不多,却对美学和文艺的启迪心灵、消除痛欲、治养人性、治国安邦的作用议论颇丰。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以文学为主,美术次之;对问题的研究有深有浅,有的详细论述,有些则点到为止,所以显得零乱,没有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出于启蒙沉闷的众生心灵、重新唤醒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下已僵硬麻木的人们的情感良知的目的,这一时期的美学高扬"主体"的作用,夸大主体的审美趣味和文艺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讲,这一时期无论是深掘古典传统,还是借鉴西方文明,都是"六经注我",目的是为政治改革服务,唯有"启蒙"是当务之急,唯有"维新"是光明之路,唯有"强国"能救我民族,这一阶段的美学也必然围绕这一宗旨,具有强烈的启蒙特色。除了这一主流外,王国维则代表了美学另一发展方向,他是现代第一位脱开政治,专门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的美学大师。他是将西方近代美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但他的引进是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之上的,结合中国的艺术成果对"美学"这一在中国崭新的学科的性质、范畴及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他对美的功利性的否定,标志着两千年来旧的审美观念已被新的审美观念所代替。王国维的美学在当时独树一帜,远离政治,抛开攻利,没有如火如荼的政治气息,也体会不到康、梁等人的感召力量,但正是他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使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历程的真正起点。

          辛亥革命后到20年代末的美学发展之所以称之为"探索期",是因为在这20年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开始自觉地出于纯学术的目的学习西方的艺术的美学,他们探索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深度也加强了,并且已经有人把眼光投向马克思主义,从而使现代美学有了初步的多元发展的趋向。这一时期许多人(如朱光潜、宗白华等)通过出国留学,对西方的文艺和美学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还出版了大量的美学专著、译著,而且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美学课,报刊杂志上的美学文章也多了起来,《东方杂志》、《学艺》、《教育杂志》、《新中国》、《觉悟》、《晨报副镌》、《学林杂志》、《民锋》、《哲学》、《创造周报》、《月报》、《北新》、《哲学月刊》、《清华周报》、《学衡》、《未名》、《一般》、《社会科学论丛》、《青年进步》。《小说月报》、《大公》)及一些大学学报上都曾刊载讨论美学的论文,其内容,从美学原理、艺术美学、美育,到中、西方美学史,甚至当时一些西方较新的现代美学流派(如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心理学美学、科学美学、新康德派等)也有介绍。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第一次的美研究高潮。

          (二)分化期

          本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中国经受了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怀着关切的心情注视着国家的命运,但他们对于文艺和美学的热情也并未消减。这段时期美学研究的内容丰富了,人们对文艺和审美的兴趣也扩大了,参加讨论美学的人也比上个时期大大增加了,并且开始出现分化,在此之前,中国现代美学所接受的多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美学体系,由于强调主体的作用,多以"唯心"的面目出现,尽管观点上有分歧,但却没有本质对立。自"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其辩证唯物地看问题的立场,以及阶级地,历史地考察文学艺术问题的方法,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中国最早的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如鲁迅、翟秋白、冯雪峰及后来的周扬,蔡仪等人开始以此为理论武器建构新的美学体系,并开始了对资产阶级唯心论美学的批判,它实际上直接延续并影响了建国初期及50、60年代的那场美学大讨论。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所决定,此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并未真正形成,一些赫赫有名的美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梁宗岱、丰子恺、朱自清、黄忏华等的美学研究仍然以西方现代美学为主导,而且在当时的中国美学界占主要地位。从这20年所出版的著作、译著和发表的论文看,虽然所涉及的内容和关注的范围都更加广泛了,并且因为参与的学者和报刊杂志的增多,影响也比前一时期更大了,但仍然没有真正形成独立的、代表中国现代美学学者学术主张的美学学科体系,很多人提出了纲要性的主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理论框架,但这些框架基本上是引进西方加一些中国的材料。对于一些后来在美学界引起长期争论的问题,此时虽有所涉及,但由于两种美学的直接交战只是在最后的一、两年才发生,而大部分时间是各行其道地发展,所以观点上的争论并不多。

          (三)争鸣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第二次高潮。56年到64年的这场持续8年的美学大讨论,可以说在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学术历程中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导因早在建国之初(甚至建国前)就已经埋伏下了,而且中国现代美学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各种观点已经较为成熟,是到了说服对方的时候了;另一方面,在经过了十年文革文化断裂后,当人们重又关心美学问题时,十年前的那些老问题、旧官司是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而且这时的美学学者,大都是在那场大讨论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在那场讨论中所形成的几大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和这场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不仅在当时影响极大,而且对于十多年没有接触更多新知识的中国学者来说,仍然是悬而未决、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当时几大派的代表人物经?quot;文革"后,观点更为成熟,同时开始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将观点形成体系、写成著作,而其他那个时代过来的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因为教学需要课本,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美学新热潮中所大量出版的美学著作,多是这个时期不同观点的延伸。平心而论,直到今天这场讨论的"后遗症"(无论学术的,还是其他方面的)仍在隐隐作痛。


          四、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立足点的四次转变


          在接近20世纪末的今天,以文、史、哲为中心的人文科学各学科的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的目光注视到了学术史的研究上不是偶然的,说明在面临新世纪时,希望通过学科学术史的回顾,为建构未来的学术体系找到更合理、坚实的立足点。通过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历程的研究,我发现每一代美学家在其研究,尤其是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框架时,其足点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说"中西融合"问题是20世纪美学家在研究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的话,那么在这种融合中,以中学还是西学为体?马克思主义美学传人中国后有什么变化,是把握20世纪中国几代美学家研究立足点的一个切人点。

          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美学家,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基本上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立足点还是站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立场上。虽然他们是把西方美学引人介绍到中国的最早的美学家,但他们并非是要以西方美学代替中国美学,而是为挽救中国古典美学、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从西方美学那里寻找新的视野。

          以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美学家所采取的则基本上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另一种立场。他们所接受的是西方文学、美学的系统教育,因而他们的主要学术著作和30、40年代的美学教学中所采用的基本上是西方近代美学体系。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深厚的国学基础,所以大的框架体系、甚至一些命回、概念虽然是西方的,但他们能融会及通地将中国的例子用于其中。他们实际上是中日现代美学真正的奠基者,也可以说,他们立足点的转变.使中国现代美学变成了如今的形态。

          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所代表的第三代美学家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再次发生转变。其最大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全面确立(相对于30、40年代的传入和初步确立),现在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中、西之外的第三种理论立足点,这种说法虽然违反逻辑,但对于中国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所以第三代美学家的立足点是"马学",或称"马学为体",当时不论观点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苏联的美学体系为框架的大前提是共同的。

          80年代美学热代表了第四代美学的兴起。这一时期虽然大量翻译出版了西方当代美学的著作,但是学者们在建立自己的美学理论框架时却没有明确提出以"西学"为体的。这时的特点是,既非完全中国,也非完全西方,同时也不是完全苏联式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框,我称之为"己学为体"。大家纷纷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出版了大量的美学著作及教材,这些新体系的特点是,无论中、西、马,合适我的就用。然而这种"已学为体"所建构的体系,大多未突破前几个阶段,也就是说并未找到真正坚实的立足点,所以往往是将中、西、马相揉和,但却很生硬。正因为如此,学者大多对这些体系不甚满意。

          到了世纪末,他们不仅对现状不满,而且要寻找更合理的立足点以建构新的美学体系。因而回顾和认真研究前四代美学家研究中立足点转变及其对美学研究的影响,在似乎找不到"体"的今天对我们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Processed in 0.095(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