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明清时期的泥塑

        作者:核实中..2010-01-19 14:17:41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泥塑玩具在宋人画的《货郎图》等图绘里已经见到踪影,元代民间称之为“磨合罗”,很受小儿的喜爱。明以后,泥塑戏文故事人物的逐渐多了起来,清代泥塑戏人成为一项专门的手艺。戏曲泥塑在江、浙一带十分流行,无锡、苏州都是集中生产地,北方则有天津“泥人张”作为代表。
            无锡惠山泥人的制作相传开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在清代的咸丰、同治时达到极盛。传统的惠山泥人分为泥粗货和泥细货两大类。泥粗货是早期产品,用模具铸型,上色也简略,因而制造的泥人比较粗放。其中有一些“小戏文”,又叫“小板戏”,通常以二至四人为一组,或皆文人仕女,或皆武将,下部用竹签插在泥板上,武将于泥坯背后插有纸靠旗。这些戏人通常在面部勾彩,以区分行当性格,但整体组合不按戏出场景,透示出早期初创的状貌。泥细货,又称“手捏泥人”,改为全部用手工制作,从脚捏起,完成身子之后再镶手臂,最后添置衣饰袍套和道具。泥细货的戏人作品多取材于昆曲和皮黄的演出场景,每档二三人不等,展示一个戏出场面,其造型简练,设色纯朴典雅,人物塑造注意面部表情的体现。同治以后著名艺人秦仁金、傅润泉、陈桂荣等,捏塑了一批皮黄题材的戏人,陈桂荣有《跪门》、《庵会》等10出存世。清末著名艺人丁阿金(名兰亭)、周阿生(名生观)则以制作昆曲“手捏戏文”出名,丁阿金有《教歌》、《挑帘裁衣》,周阿生有《凤仪亭》传世。
            天津“泥人张”彩塑始于清代道光时期,为张姓家族传世技艺,已有100多年历史,“泥人张”为民众对之形成的称谓。“泥人张”第一代开辟者张长林(1826~1906年),幼时曾从父学做小型单色泥制玩具,以后把泥塑艺术发挥到极致。张明山泥塑的一个重要题材是当时盛行的皮黄戏出,据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皮黄名伶余三胜到天津演出而轰动,18岁的张明山反复观看了演出之后,为之塑了一尊泥像,抓住了他的神态特征,十分传神,被誉为“活余三胜”,一时名藻。后来他又为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程长庚、田桂凤等京剧名伶塑过像,包括胸像、头像、单人像、全家像等,这说明他有很高的写实能力。据说张明山看戏时,“即以台上脚色,权当模特儿,端详相貌,别取特征,于人不知鬼不觉中,袖中暗地摹捏,一出未终而伶工像成,归而敷粉涂色,衬以衣冠,即能丝毫不爽。”(见1936年3月24日《大公报》文)张明山塑造的戏出有《黄鹤楼》、《白蛇传》、《夺太仓》、《春秋配》、《回荆州》、《除三害》、《西厢记》、《风尘三侠》、《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张明山之后,张家就以泥塑传家,代有巧匠名作,如第二代张玉亭有《麻姑献寿》,第三代张景钴有《三战吕布》、《击鼓骂曹》、《长生殿》等,在手法和风格上逐渐变化,塑型尺寸越来越高大,施色越来越富丽,并为西方人所激赏。清·张焘《津门杂记》曰:“城西张姓名长林,字明山,以捏塑世其家。向所捏戏剧人物,名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驰名。西洋人曾以重价购之,置诸博物馆中,供人玩赏。而为人做小照,尤其长技也。”“泥人张”传人第四代张铭、张钺,以及以后向社会公开招收的学员都有好的作品传世。
            除了以上讲到的主要泥塑产地以外,全国许多地方也都流行捏塑泥人,并用不同的材料来装饰它,有些很有特色。例如山西省平遥县的纱阁戏人,为泥捏纸扎的戏剧人物,按照戏出场景分别置于木制橱窗箱内,以供观瞻。光绪三十年(1904年)平遥纸扎铺“六合斋”艺人徐立廷(徐老三),曾经为平遥城内南北两社制作了36箱,今存29箱,造型极其优美朴素。箱高100厘米,深60厘米,正面做成舞台台口形状,罩牙雕花,内装屏风槅断。戏人高约50厘米,材料为头、手和脚泥制上彩,身躯用草秸扎成,外用金银彩纸刻花剪贴。戏出内容有《鸿门宴》、《司马庄》、《战洛阳》、《飞虎山》、《碧玉环》、《五岳图》、《佘塘关》、《赶龙船》、《春秋笔》、《金台鉴》、《铁钉床》、《斩黄袍》、《借伞》等。每年元宵佳节陈列于市楼回廊,供游人观赏。

      Processed in 0.072(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