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作者:朱暗林)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7:30:40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提 要:建筑是文化的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建筑作为人居的物质实体,它以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自由为宗旨,深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反思,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推动我国现代生态聚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美学 传统聚落 天人合一 美学特征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建筑的要义,也是建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理资源条件,孕育出灿烂的建筑文化。传统聚落建筑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浓缩,它展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表现了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关注,其所体现出的文化观念、环境理想与审美情趣,为今天的城镇建设和人居环境创造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 传统聚落建筑的文化理想
          “聚落”一词,袭用已久。对聚落的理解和阐释可谓众说纷纭。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一年而所筑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村落也’。《汉书•沟洫志》曰:‘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逐成聚落。’”1,另又有“‘聚落’,即是学术范畴的建筑集团又具有小农经济体制下基层社会机制概念,它包括村、镇、寨等;位于这些集落里的一些带有公共、文化、宗教性质的建筑物如祠堂、鼓楼、家庙及桥、亭、寨门、路廊等等都包含在广义的‘民居’范围内”2。由此可见,聚落就是由居住的自然环境、建筑实体和具有特定社会文化习俗的人所构成的有机整合体。
          在传统的聚落环境中,特定的社会文化具有主导作用,它不仅决定了人们特定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并且支配、控制着聚落建筑的空间形式。“一切都已证明,一切都还将要继续证明:一个时代有什么样形态的文化,就必然形成什么样的建筑格局,具有什么样的建筑美。”3
          远古的神话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时便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有‘天人相分’乃至天不必存敬畏等思想的存在,但作为一种主导文化,强调天人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命题。”4传统聚落建筑无一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思想。无论是道家的自然法则之天,个人或社会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还是儒家的道德义理之天, 个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和谐统一。在传统聚落建筑的实质环境中,儒道在“天人合一”的基点上,便相融相通、互为补充。
          在传统聚落建筑的实质环境中,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建筑环境对人的道德教化作用,强调从建筑的布局、空间组织和细部装饰装修中展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礼仪尊卑。而道家的“天人合一”在聚落环境中就注重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与山水的契合中追求自然质朴之美。

          2 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
          传统聚落建筑十分注重聚落的选址、建筑的布局及其空间组合、细部处理和装饰装修等方面,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透射出中华先民的价值趋向、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等审美文化特征。
          2.1 传统聚落建筑的自然适应性:
          首先在聚落的选址上,道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的观点,表达了其思想中对自然的尊崇和顺应,强调一种淡雅质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这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标准反映到聚落的选址,就注重对自然的因借和山水的契合,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的境界。于是在陶渊明的诗句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便成了当时理想村落生活的写照,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有了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和对人生真谛的透悟。运用风水术的选址方式不仅表现出传统社会人们对自然的顺应和对宗族兴旺、田园耕读文化生活的理想和向往;更重要的是风水术中“藏风得水”的理念所蕴涵的生态观,若用现代环境的观点来解释,藏风就是避风,得水就是聚水,藏风得水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平静而滋养的生存环境,从而有利于万事万物的生长。 如云南大理的上阳合村、下阳合村建筑群以西靠苍山,东望洱海而成为以风水术选址的佳作,而北京城的选址更被宋代理学家朱熹称为“天地间好个大风水”。
          其次在建筑布局及其空间组合中,无论是云南的古城丽江,还是江苏的水乡周庄。整个聚落建筑群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对山水的因借和避让,使得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表现出相生相栖的和谐美。而近代山城重庆的建筑群布局,景观谓为壮观,依山而布的吊脚楼“皆重屋累居”,在与山形水势的契合中,展现着建筑群的恢弘壮阔之美。传统聚落中这种契合地理条件的布局方式和空间组合,不仅有效地节约了用地,还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自然原貌,体现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再者在色调的处理上,在中国民居建筑中,色彩最富意境美的当推江南民居建筑。那潺潺流动的清泉和烟雾袅袅的水面,映衬着粉墙和黑瓦,在色彩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依中,宇宙的空灵感油然而生;以黄色为基调的陕西土窑,秉承了道家“道法自然”的魂魄,这种大地的颜色张显着黄土高原人民粗放而朴实的艺术品格;而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民居,在装饰色彩的选用上,手法更是大胆浪漫,如新疆伊犁哈萨克族,大面积的蓝、红色彩突出着建筑物的华美端庄,云南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精雕细琢的用色则反衬出建筑的清新活泼。这些色调的运用,极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朴实而亲切反映着与环境的协调。
          最后体现在营造取材上,从轻薄通透的干栏建筑到厚重封闭的土掌房;从深巷、小天井到火坑火墙;从小青瓦、长出檐到厚实的围护,建筑物对自然气候环境的适应便不一而论了。这些传统建筑物不仅就地取材,而且还在设计结构上充分考虑了调节微循环的功能。于建筑造价、采光、气候调节上都有不少可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对生态的维护,传统建筑屋前房后的绿化,鸡犬家禽的自由放养,又构成了一个很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2. 2 传统聚落建筑的社会适应性:
          古有“地灵人杰”之说,意为有灵气的自然环境,便能产生伟大的人物。这虽然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但却反映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天人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传统聚落建筑的选址,以择“吉地”而居,择“中”而居的思想传达出建筑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功能。在选址上,“吉地”的选择就代表传统思想中家族兴旺、庇护子孙的意思。这样的典型例子是浙江永嘉县芙蓉村,相传选址时有“前有腰带水,后有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塘”5之势,于是筑屋定居,后在整体规划中又纳入“七星八斗”之意,用来寄托人才辈出、子孙发迹、光宗耀祖的理想;而西周新都洛邑的选址和明清北京城市的建筑布局就遵循择“中”的原则,周公以洛邑为天下之中,而北京以宫室为城之中,择“中”一方面就代表上通天下抚四方的权威、另一方面就成为聚落精神的指归。
          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聚落建筑布局表现出有寓意的布局方式,一方面从安全防御的角度出发,传统聚落布局表现出封闭内向的特点。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重血缘关系、宗族聚居思想的影响,传统聚落常常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围绕宗祠,按尊者居中的原则,聚落空间层层展开,主次分明、分区明显。其聚落文化中强烈的归属感、秩序感便在建筑布局中突现。如安徽省黟县古民居建筑群,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其中又以“支祠”围绕“宗祠”、“家祠”围绕“支祠”而建的方式展开。进入这样的建筑文化环境中,不难体会到建筑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的约束力。而县南的“桃源洞”是历史上唯一的进出该村落的通道,这种封闭式的特点很好地保障了聚落的安全。
          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表情达意的功能。比如红色代表吉祥瑞庆,黑色代表默哀追悼。那么在建筑中,即便抛开中国官式建筑对色彩的种种规定限制不谈,单单是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暗示着红门隔开的不仅仅是内外,更是身份与财富,而这种朱红便成为某种社会等级的象征。特别是在潮汕民居建筑中大量装饰色彩的运用,一方面表现出潮汕人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反映潮汕人对雄厚经济实力的显耀的心理。而在西藏民居中,“红、黑、白” 三种色彩的广泛使用,虽取义于佛教,但却代表人们对吉祥无恙的希翼。
          另外在建筑的设计营造上,单体的建筑形式同样尊崇着社会既定的礼仪。阮籍对建筑“宫室 …礼之具也”的形象概括,无不启发地告诉人们,特定的建筑布局表达着特定的空间意味。中国的民居建筑讲究中轴展开,平面对称,纵深发展的布局。这种建筑布局一方面表达古人不偏不倚,取道“中庸”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传达出尊卑上下次序的井然。而建筑中层层递进的关系,更让人在肃穆、清幽的环境中感知传统家庭的伦理制度。
          在四合院这种传统而典型的建筑模式中,轴线的使用和对称的格局更强化了森严的等级,处于建筑中轴的厅堂,俨然显示着“家天下”的空间意蕴,其对称的格局、男左女右的规定、祖宗牌位的设置,突出着人们的中心理念。标志着家族统治的稳定守常和家族的延绵永久。“它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中严肃冰冷的一面,但它又反映了温馨和乐的人情关系。所谓‘天伦之乐’。四合院追求的‘四世同堂’是传统家族大团圆的理想,并有效地培育了尊长爱幼,孝悌亲情的伦理美德。”6这种家族和合的理想在客家土楼中也得以充分的表现,福建永定的振成楼、遗经楼,广东梅州的棣华居中的那种“成家不分家”“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也强烈地表现着传统思维中对儿孙满堂的欢乐的追求。
          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建筑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7这段话形象而生动的阐明了传统建筑的结构特征和美学思想:谦和的空间形态、群体和合的构建精神、空间意识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而这些都无不表现出“礼”制的光辉。

          2. 3 统聚落建筑的人文适应性:
          人的生命存在以追求精神自由为目的,“建筑相对于人的意义既表现在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又表现在服务于人的精神自由,” 8在建筑环境中畅游自由的情怀,从建筑环境中获得情感的满足。这些对欢乐人生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在聚落的整体布局和空间意象建构中表现出来。其中颇有造诣是浙江永嘉县的苍坡村。“全村呈方形,象征写字的白纸;村南有一个大水池,象征书写工具砚;水池旁特意安放的长条形石条象征书画用的墨块;而村落中的那条由东向西正对村西的笔架形山峰的街巷,称为‘笔街’,象征一支置放于笔架之上的毛笔。整个村落空间布局和环境景观象征着笔、墨、纸、研这为人熟知的‘文房四宝’,以寄托希翼后人才子辈出、人文荟萃的规划理想和愿望。”9
          传统聚落对聚落中人居环境的点缀更是匠心独到,聚落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物体都不自觉地纳入人们对住区环境的整体规划中。这些自然之物的点缀、文墨的点缀、修饰物的点缀都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美学素有“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之说,并由此开启了以自然之物比德的审美情趣。反映到聚落环境中,常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属性喻清正廉洁的品德,以青松翠柏岁寒不凋的属性喻坚贞不屈的精神。文墨的点缀,从题字、绘画到工整的对联,无一不是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体现,提升着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颇具装饰效果的各种雕刻,如木雕、石雕、灰雕、砖雕取材广泛,囊括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各个方面,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如熟为人知的“宝鸭穿莲”、“麒麟送书”、“爵禄相聚”和“英雄图” 极富浓厚的伦理色彩和教化功能。

          3 传统聚落建筑的现实意义:
          传统聚落建筑的美学思想及其美学特征给现代建筑以无限启发。它所表现出的对自然重视、顺应、与亲和的价值取向,以及宜情悦志、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为现代中国的城镇建设和人居环境(以城市住宅小区为主)的建筑活动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特别是现在,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多元文化的溶入,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断被扩展和深化。如何建造出符合时代、文化、地域肌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建筑,成为城镇建设和城市住区建设关注的重点。
          3.1建筑的地域肌理:
          首先,要注意建筑区域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城镇建设要注意建筑地域的地形地势,在规划中强调对自然山水文脉的保护,防止“见山就挖、见水就填、见树就砍”的盲目破坏行为,一方面注意契合自然山水形态,另一方面利用建筑物来改造环境,取得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文景观,赋予城市景观以天时、地利、人和的空间氛围;城市住区建筑的修建必须符合城市整体布局和区域景观要求,和合城市环境的审美意识,一方面要防止建筑物对区域景观的冲突,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来丰富住宅建筑的外空间,使住区环境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协调,成为其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追求天然真趣,赋予住居以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
          其次,注意与地域气候特点的结合。这主要通过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建筑的结构和细部处理来表现。如:广东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雨量大,广东的许多传统乡村,其布局多见“梳式”布局,以利疏风散热。另外在建筑物的结构和细部处理上,以小天井,长进深,敞廊,透窗,遮阳板,石柱础来减少阳光的直射,增强室内的通风、防潮,解决采光问题。在现代的人居建筑中,也要注意建筑区气候特征,在设计中针对气候特点,扬长避短,注意利用建筑群体的开合,建筑单体的形式,寻求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
          3. 2建筑的时代肌理:
          首先体现建筑对社会生活形态发展变化的适应上。表现在城镇建设中,要求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的布局清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同时在城区住宅建设中,要求住区生活配套,以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在建筑的发展中,人们总是根据对生活的理解来创造建筑,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 向往建筑所提供的舒适、安静、卫生、便利的条件,要求设计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所以一方面创造住区内步行、休憩、社交的公共生活空间,增强人与场所的互动功能,培养邻里间友爱互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注重学校、商店、市场、住宅、会所、医院等相关服务设施建设,方便生活。让城镇建设和住宅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现在生活为目标。
          其次,体现在对时代精神的表现上。高新技术手段和新建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建筑型制,而且还赋予了建筑以时代气息。如上海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广州的中信广场,它们不仅是城市环境的标志性建筑,对整个环境的凝练统一起到了主控作用,更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出拼搏、积极、进取的时代面貌。
          3. 3建筑的文化肌理:
          即建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对现代文明的整合创新,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民族特色,满足人们情感的多样性和人性完美发展的需求。这一方面可通过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布局、空间组合、环境景观来表现特定的文化内涵、传达特定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建筑细部处理、室内外空间组织以及门窗柱墙等建筑要素的尺度、比例、色彩、风格、韵味,来表达住户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生活风俗。
          城市建筑是我们认识城市的第一印象。一如人们谈到北京,就会想起故宫;讲到苏州,就会联想到水巷;说到西安,人们会记起古城墙;而说起上海,也不会忘了外滩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打造特色社区文化是现代房地产开发的重中之重,住区建筑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人们对这一住区最稳固的印象,成为这个社区文化的标志。现代住区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加拿大风情”、“欧陆风情”刚刚偃旗息鼓,“清华坊”、“陶然雅苑”“碧桂园”又粉墨登场,在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建筑已经历了对浮华功利表面的追求,而向着民族文化的挖掘过渡,追求简单朴实的风格。通过住宅高度的错落,墙面、屋顶的色彩协调,立面造型的丰富,建筑小品的运用,来满足人们分化、细化、多元化、丰富化的情感需求。细部不仅增强建筑物的表现力,亦表现建筑的文化品位。
          建筑的时代肌理、文化肌理、地域肌理实际上就是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它所精心营造就是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物情所逗,目寄心情”的建筑审美意境,中国几千年的美学传统,几乎述说着同一句话:建筑之于人类,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文化空间。反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如果说道家的“天人合一”强调舒适,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有序,那么舒适和有序将会成为现在人们一种理想的居住模式。也正是这种居住模式,它以人对自然的尊崇和与社会的协调为基调,促进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吾同•聚落观 [ J ]•华中建筑1996 VOL14 No3 第2页
          2谷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空间与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第48页
          3许祖华•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 M ]•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第111页
          4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103页
          5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 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163页
          6李嘉华•礼乐合一 情理并重 天人不二[ J ]•四川建筑 1999•5第19卷2期 第30页
          7李泽厚•美的历程[ 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102至107页
          8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第78页
          9陆元鼎• 中国民居建筑[ M ]•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75-76页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42(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