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简介(作者:袁济喜)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8:08:14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本书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全书52.9万字,共七编内容,演述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文学批评。正文后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和作者简介。同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在材料的选用上,本书力图突破以往同类著论偏重在诗文评的范畴上下功夫的局限,尽量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爬梳剃理。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注重将显在的范畴、命题阐说与潜在的人文蕴涵发掘相结合。本书将作者多年来对范畴研究的思考与心得融汇其中,从“道”、“气”、“和”、“神感”、“兴”、“情景”等范畴予以考察古代文论,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代的人文导向与人文关怀,整理和发掘中国文学批评史原始文献中潜蕴的人格精神、人文精神内涵,作出现代理论阐释,以回应文学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文学思想与美学理论。聚焦于“精神”治文学批评史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和当代文艺学发展有着很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二、从士人心态、生命精神、人生境域角度探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将文学批评史研究推向了更深层的探究。由文学而阐及文化,由文化反思文学的研究理念对于古代文学、美学研究向纵深拓展提供了新的参照与范式。在坚持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自身学科定位的同时,也注意了它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史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这种宽容的、综合的文化学研究视野与立场有助于批评史研究打破封闭、排斥绝对、摒弃独断论与先验论的模式。

          三、本书力图用面向21世纪的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作为研究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的一次通贯的、整体的阐释尝试。本书注重对西方学科的借鉴、追求国学精神与现实人生的贯通、从宽泛意义上沿用和把握“中国文学批评”,具有融合中西文化、兼具现代意识的特点。

          本书凝聚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研究的心得经验,并充分吸纳了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大量重要和前沿的学术成就,将以往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很好地拓展到这部文学批评史教材中来,贯通了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另外,在文章结构、写作体例等方面也匠心独运,本书每节开始部分列出叙述脉络,章后附有关键概念、思考题和参考书目,书后附有教学大纲有助于教学互动,加上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在增强该书可读性的同时也方便读者进行把握。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23(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