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简介(作者:袁济喜)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8:07:50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本书36.7万字,除“绪论”和“后记”外共十四章内容,是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研究的一部拓荒之作,首次对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作了专门而系统地探讨,从精神价值的深度开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形而上之人文蕴涵,激活了古代文论的内在生命力;本书针对近年来学界对古代文论是否仍有“合法性”生存价值和新陈代谢机能的质疑做出了相应的回答,解决了中国古代文论所谓“失语症”的困惑,是对一个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和现实意义;本书在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范畴与通史研究领域之外,开辟了从文化与精神层面阐释古代文论的全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体现了学术观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和视角上的创新。本书把根本的着眼点放在了对其所蕴含的形而上价值观念的开掘上,抓住了中国古代文论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本质特点。中国古代文论则是一种主体性极强的价值论文化,文论的意义在于人的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显现。因此对精神价值的开掘和承传才是促使中国古代文论走出静观研究的天地,激活当代中国文论的创造性活动。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由于中国古代文论从大的宇宙高度去领略与看待文艺现象与精神问题,精神价值与具体学说具有一体化特点,与西方价值观念与学说畛域分明、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之上的框架有所不同,因此西方的主客二分、本质主义和唯理主义并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本书在对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范畴的梳理与解释的基础上,采取了古今主体间精神对话的方法,即从生存论的高度给古今对话注入一种生命的气象并使之具有一种生命本体论的色彩,在对古代文论话语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将那些抽象的理论学说还原成一种鲜活的带有中国古人生命印迹的精神形式,由此进入到古人的精神世界,把握住他们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最终实现今人与古人在生存问题上的对话与交流。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式,为古代文论的研究开辟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范式。

          最后,本书在体例安排上结合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需要,选取了一些最能集中表现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生成与发展,且对同时代或后世文论产生根本影响、具有原发性的理论学说来加以阐述。如绪论是对古代文论精神的分析并总括其文化特性;第一章、二、三章分别探析了儒家、老子、庄子的精神哲学和文论;第四、五、六、七章分别分析了《淮南子》、王弼哲学、郭象、《列子》与文论精神的关系。第八、九、十章则分别阐发了传统文论中“气感说”、神感说、形神论等重要范畴所蕴含的文论精神。第十一章专门探讨了文艺批评与精神价值的关系。第十二、三章则分析了前期佛学和禅宗的文论精神;最后一章则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中所蕴含的中华忧患意识及生生品格。同时为了避免对文论精神问题的讨论成为一种纯逻辑推演,采用了与以往的专著如《六朝美学》、《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等不同的写法,力求做到个案分析与专题探讨的有机结合。

          本书著者多年之功,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力作。立足于古今对话、中西比较,在广泛而审慎地掌握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从文化、哲学、宗教、文学与文学理论融合互动的层面,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意蕴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使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探讨走出独断论与先验化的模式,对于当代文艺学的建设有许多启迪的意义。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078(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