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话说指挥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14:55:32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一般说来,指挥的工作程序大致:



          1.在确定曲目之後,指挥先要对曲目的背景,内涵等反复揣摩,让自己对作品的精神,条理,内部逻辑等等均了然於心。



          2.全面考虑,定出排练计划-如何置定细致有效的分声部和全体排练.在排练前,他还需同各声部的首席一起,研究弓法,指法.并核对总谱和分谱.



          3.排练. 在排练中最主要是为让所以乐队成员对曲目达成统一的理解.其次帮助乐队一起克服技巧及一致性上的困难,让他们在音色,力度,节奏,速度,乐句的起伏,强弱音的把握等等各种细节上让乐手产生共识,使之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达到艺术的统一.在排练的最後巩固阶段,演出时的格调已见端倪.



          4.有了这种艰苦排练後达成的默契,一切都变得容易.演出时指挥用手势,表情甚至情绪向乐队作出提示,引导乐队表现作品.要知道,卡拉扬的闭目自恋的太极招式.克莱巴的舒展舞蹈式均建立於大量的排练基础上.



          先从一个小事实上讲讲索拉蒂的功力.索拉蒂爵士是公认与福特瓦格勒,贝姆齐名的瓦格纳大师.之所以提这一点,是因为瓦格纳的乐谱是超二十行的.(要知道贝多芬的总谱只有十二行.)对如此复杂庞大的作品,索拉蒂能够用其敏锐的音乐感觉,深刻的理解力,直指作品的精神核心.在多部瓦格纳作品中,激烈的戏剧冲突,完美的艺术统一,无不是後辈难以逾越的丰碑.



          至於指挥动作,在某些人看来索拉蒂似乎有些夸张-巨幅的手势,晃动的身体.但这种激情是基於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索拉蒂从不因激情而激情,其演绎均是合乎逻辑的.其每一下大幅的挥动,听众都期待那强烈的音乐冲击涤荡心灵.)有评论这样说: 他的甩手看来轻松,但却拍拍切入最饱满的强音之中,柔美弱音中所划的圆拍,细节方面给得非常清楚,连提琴的震音都作的栩栩如生.他给乐队的指挥之准确是少见的,举手投足间意义分明.---精辟!



          乔治兄提到<李斯特交响诗>集的封页,索拉蒂微闭双目,双手紧握指挥棒,拳起的气势如要挥出一泻千里的音乐洪流.你能不为之感动吗?



          昨天看一个国外新闻组,一个纽约爱乐的拥戴者为了证明他的乐队是一个反应敏锐的团体,举了一个例子:马勒在纽乐爱乐(注:作者嵇康後来更正为大都会乐团)时,仅用二十馀次(ONLY TWENTIES TIMES)的排练,便非常完美的推出了《费加罗的婚礼》。这几个字。马勒的指挥水准想来不用多说,NPO的能力也不用我们评说。请注意“仅二十馀次”几个字。我们可从中对排练的有一点量的认识。



          其实像克莱巴,卡拉扬,柴利毕达克等这样一些传奇指挥家均以疯狂的排练着称。他们都有排练不到位而取消演出的经历。



          伯恩斯坦的演绎同卡拉扬不太近同。他是激情一派,指挥时的即兴感很强,高潮时不惜蹦跳,跺脚。(这种表现不是为表演而表演,他搅动起舞台上的澎湃激情,一定让乐队和现场的听众感动不已。)



          卡拉扬的闭目,则有表演之嫌。(至少初期是如此。其後是习惯成自然。)但卡有表演的本钱。但他的精准和帝王般的控制是基於什麽? 答案还是排练。



          常任指挥还有一个经常性的任务是帮助乐队成员提高水平,如对一些曲目上的认识,一些演奏时的技巧,以及合作上的能力。这也是为何名指挥不能让一个二流乐队马上脱胎换骨的原因。(假以时日,当然可以,)



          摘自古典音乐论坛(http://everett.yeah.net) 发信人:嵇康

      Processed in 0.089(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