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论实践的美学之维(作者:彭修银)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09:48:48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开启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认识美的生发点应到实践活动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我们进行美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将人们审视美,认识美的视野框定于社会学范畴之内。所以研究美的问题不能脱离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我们认识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理解美的途经。

          实践观虽然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美和把握美的性质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但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现象,在我们以实践观的角度研究美学问题时又不能代替整个的美学研究。在我们将美学研究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同时,又要考虑到美学研究自身的特点,不能用实践的普遍本质代替美学研究的具体特殊性。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就应该避免用纯实践观的态度去研究美学问题:也即,将实践从整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动态系统中剥离出来,抛弃实践具体多样质的规定性,将之抽象化,以此来解释审美活动现象,这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反对那些用抽象的实践观去解释美的现象,简单地套用认识论去曲解美的性质,这样会把美学研究引向死胡同。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当前那些热衷于从抽象的实践观去阐释美的本质,生硬地泛化实践作用的观点,就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的误区。所以,我们以为,当我们用实践的观点把握美的本质,说明审美活动现象时,一定要科学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且要正确地把握美学学科自身独有的特性,这样我们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观原则去解决美学问题。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它对人类而言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它与世界物质本体具有自然的历史的统一性。这就是,物质作为世界的本体,实践作为人类的本体,具有历史的和逻辑的一致性。人类的一切只能从人成为人的那一个关节点说起。世界物质本体作为最基础性的存在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事物基元性的东西。人类实践本体是以世界物质本体为基础,人类实践的展开也必须建立在世界物质本体之上,离开世界物质本体,人类实践本体就不可能存在,就会落空。但这里似乎有一个二律背反式的矛盾。一方面,人类实践本体要以世界物质本体为基础,但另一方面,我们所讲的这个世界物质本体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人化”观。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使许多人陷于理论的迷茫,也成为有些人攻歼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口实。其实,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实践功能的正确定位上。这就是,实践只能改变物质世界的外在形态,实践不能创造物质,更不能创造物质规律。所谓的“自然人化”只是按人类的目的需要改变了外在形态的物质,而且这种改变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此,人类的实践才不至于停滞不前,才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普遍性的物质对象性活动,世界也才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完的迷。物质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与实践的开放性构造着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长河。但我们只有把物质世界本体纳入唯物实践观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因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马克思)所以“自然人化”应该是进入人类视野内的,在实践作用下物质世界的向人生成,绝不是实践凭空独创的另一个世界。因此,实践本体基于世界物质本体,在人类持续不断的改造下,使“自然人化”按人类的实际需要向人类的不断深化成长;新的人化自然的持续生成是物质世界本体在人学意义上的延伸拓展。自然人化概念的内含是相同的,但外延所指发生了程度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推重实践,以实践为本体,是因为实践造就了人类,成长了人类,发展了人类。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最基本的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所以,从自然历史的角度讲,世界物质本体决定着人类的实践本体,人类的实践本体是世界物质本体的发展。因为世界物质的展开、呈现、进化、演进、发展,出现了人类这样一种会实践,能实践的独特生物。人与实践可以说是合而为一的。这样,人类就获有了双重本体特性:一方面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性;另一方面是人的实践本体性。人的世界物质本体特性说明人类是整个物质自然界的一分子,不是神秘的天外来客。“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大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1]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马克思的这些话说明,人类与客观自然界是须臾不能分离的存在,或者说,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尽管这种自然是经过人类自身实践中介过的;人的实践本体性又说明人类有别于其他高级动物,其是物质世界进化的最高级别的生物。世界的本体是物质这样一个观点是所有唯物主义者坚持的最基本的观点,但实践本体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唯物主义最显著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将实践置于本体论地位是因为实践决定着人类的存在,其与人类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历史性超越,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显然的分水岭。

          我们之所以要论及世界物质本体和人类实践本体的关系,一方面是基于我们探讨美学问题时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视角,另一方面是基于我们在探讨美学问题时千万不能忘记客观物质世界这样一个大的理论前提。虽然实践的观点中内含有客观物质世界这样的实践对象,但二者并不矛盾。客观物质世界是人类实践所能及的自然,是人类世代实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这个人类学的自然界已经不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自在自然,而是被纳入人类社会历史框架之内的自然,是在人类世代实践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是明显打上了人类意志烙印的自然,而不是外在于人类视野之外的自在自然。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时指出:“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5]他还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6]按照马克思的意思,人类周围的感性世界绝非天生就有的,而是人类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也即实践的产物,并且人化自然也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美的产生也正是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联统一下才成为可能。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视野内摈弃那些奢谈外在于人类社会历史范围外的自然观,因为那是毫无意义的。“被抽象的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7]美的探讨不能离开自然界,同样美学学科的建设也不能置自然于不顾。“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8]离开现实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去构建所谓的美学,只能是黑格尔的那种从抽象的思维逻辑出发演绎出的概念美学,不是现实的美学;或如费尔巴哈在人类历史视野外寻找所谓的自然界,只能是一种理论的妄想和徒劳,不能解决任何关于美学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强调世界物质本体,强调自然界的作用,在于重视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在美学研究领域中所忽视的自然作用的现实出发的。因过分强调实践本体作用而遮蔽自然在美学研究中的作用是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偏颇。实践本体与世界物质本体在美向人与人向美的双向生成过程中是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作用的。世界物质本体是美产生的元发性物质基础;而实践本体则是美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必要的中介环节。只有从二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才能抉发美的奥秘,也才能将美学学科奠定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简单地套用二者来代替对美的性质的说明。因此,我们将美的本质探讨奠基于人类实践本体论基石上时,绝不应该忽视世界物质本体在探讨人类审美现象时的作用。有些人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只强调实践的作用,只将美的本质置于实践本体论之上,甚至将实践作为美产生的唯一终极根源,而将世界物质本体弃置一边,结果使美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作为世界物质本体之人类学自然界,一经产生后并非只在现实的功利意义上对人有意义,它对人类的精神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人化自然作为被纳入的人类存在体系,在以实体的形式构造人类物质生活基础和以观念的形式结构为人类的精神文化要素外,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人与自然除了现实的功利关系外,有很大部分是一种审美的关系。同时,自然人化也造成了它的另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成就,那就是人的自然化。一方面,自然的人化构造为合于人的目的的现实世界,为美的产生奠定了它的客观的感性基础;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自然也将自身的尺度实现于人本身,从而使人在更高的层次意义上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恢复人化自然过程中被社会异化掉的人的自然本性;修正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以及人对自然的天然美感和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肯定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作为活生生的、具有自然生命力和全面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因此,人的自然化才是人化自然的最终目的,也使人自身被纳入自己的自然历史进程之中,在实践作用的推动下,使人不但作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更重要的是作为自然的人向真正的人性的全面复归,使在异化作用下被扭曲的、被贫困化的人性得以丰富,从而使人的生命达到十分完满的表现,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将“非社会的人”、被“异化的人”恢复为真正的人的本质。“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9]

          实践虽然在美的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纬度中创造了人感受美的器官,美的对象和人感受美的能力,但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实践不可以创造美的规律,我们只能去认识和利用美的规律去创造为我所爱的美。“美的规律”是外在于人的实践的,所谓在实践中产生美,劳动创造了美,只是我们利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成果。客观自然中也不存在独有的所谓的美的规律,我们所言的美的规律只是人按照自身审美需求而加以自觉地应用客观规律进行审美的创造而已;美的规律也就是与人的审美需求相关联的客观规律。那么,实践的作用便是,人通过实践发现并认识美的规律,经由抽象的理论思维去把握美的本质;人通过实践利用美的规律并创造美的对象,在现实中实现美的本质。那么,认识美的规律,把握美的本质,创造美的对象,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艺术美的实践创新过程,也就是在艺术领域中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是主观性与客观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想象性与现实性的交互作用生成着介于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象美,其以直观的形式表征着人类认识美的规律,把握美的必然性本质之后的自由精神,给人以美的愉悦,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所以,我们重视实践并高扬实践的作用,但不能把实践作为美的终极根源。美的终极根源应是自然,也即,美源自自然,又创生于实践。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不是一切艺术所完全能达到的。自始自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能将这瞬息万变、生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的自然描摹下来,使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艺术的目的也就在于此,美的真泉仍在自然。”[10]宗白华虽然过分夸大自然美的作用,但他说的也不无一定的道理。因此,我们在探讨美的根源时还得回向世界物质本体,向自然探求。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1]因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大自然经过长期蕴育诞生了人类,人类又以自己独有的才能化自然之物为己所用,这个化当然也不只是物质生产性劳动,也包括精神的创化过程。

          实践的本质在于创造。人类只有在不断的创造中才能展开自己的历史,也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自由,走向进步。实践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它的创造方式应该是多维的。物质生产是实践,精神生产同样是实践。所以,从广义的角度讲,实践应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将实践称作是人类的感性活动。实践在人物质的、精神的无限需求推动下,创造人类赖以生存的物化世界;也创造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沟通感知和为现实服务的符号世界;并创造人类美的理想化世界。也即,人在创造此岸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具有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美的世界是人类理想世界的一部分,若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社会进步条件一旦达到某一程度,它就会由理想变成现实。人在创造现实世界,观念世界,美的理想化世界的同时,也创造着自身,使自身与所改造着的对象世界共同演进。因此,实践使人类和人类的对象世界(包括美的世界)作为总体的现实历史而存在,我们要想把握这个现实的总体,只有通过为实践所规定的理性视角,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才能达到。人类在双向的美的创造活动中,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是以螺旋累进的方式进行的,这样,人类的文明史就成为一部人类实践的创造史,同时也是一部追求完美的发展史。所以,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人类之所以创造美,是因为以人的实践本体活动为基础联结而成的世界既是一个现实的“感性世界”,也是一个具有有限目的的“现实世界”、“对象世界”或“功利世界”。人的能动创造作用由于受到现实实践手段、目的,对象的制约,不能充分自由地发挥出来,所创造的美也是十分有限的,于是人通过艺术的手段在想象世界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构造人理想中美的事物和美的世界;并在实践手段成熟的条件下,化理想美为现实美,为人接受,为人喜爱。因此,美的创造力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养育而成的,其是人自我创生、自我发展的一种积极活动,它具有真正的自由原创精神。审美活动作为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手段奠基于实践基点之上,离开人类鲜活的实践活动,超越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一种无根无由的虚诞之想。所以“超越永远只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实现,而对‘超越’理解的不自觉使哲学不能认识到,仅仅是由于人的类存在的美学性质、仅仅是由于人不断实现具体的审美活动,‘超越’才成其为可能。”[12]脱离现实,脱离具体可感的审美活动,一味地强调超越就易于使美学走向玄虚的清谈之学。

          虽然人类的一切均自实践这个最基本的人学原点,但我们也不能无限地夸大它的作用,用实践来解释社会中出现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因为,实践虽然是人类一切社会现象总的根源,但要说明每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本质,均有其来自实践之外的其它因素,若用单一的实践有时是无法解释清楚和说明的。尤其在美学领域,关于美的本质和审美现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解释和说明。这就是基于人类双重本体特征将对美的本质探讨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石之上;基于事物生发的根源又不等于事物自身的本质,本质只能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的认知,需要我们将对美自身的独特属性置放于美学问题域内加以深层反思。从学术层面上讲,实践只是我们探讨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是我们阐释人类审美现象的切入点和视角。实践虽然关联着人类的一切活动现象,和人类有关美的事物或审美活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中间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环节。这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文化现象一经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便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承续系统,实践对它的作用也只能是十分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了。实践作为人类社会原发性、能动性的发展动力要素,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变迁虽然具有结构性的深层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间接性的,美和实践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关系。如果我们将实践和美直接地对置起来,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主客观环节,人类许多审美现象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况且实践本身也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它自身总处在一定的动态流变之中,实践作为人类一项最基础性的人本活动,自身也要受到社会总体物质条件和实践主体强有力的影响。然而有些人过分抽象地夸大人类实践本体的作用,更多地强调人对自然的作用,而忽视世界物质本体对人的规定性与制约性,忽视自然以及自然对人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总徘徊于美的根源处,不去对美的性质自身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将无助于美学学科的深化发展。但也有些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用生命、生存这些概念将实践置换,将实践弃置一边,离对美的真正解释则更远。因为如果只讲生存、生命,不讲或抛弃掉实践,生存,生命就难以确定其人学内涵,更不能把握其外延的边界。你可以讲人的生命和生存,也可说成是其他动植物的生命和生存,这样就有滑向泛灵论边缘的可能。脱离了实践这一人类独有的生命、生存底线,就无法具体地界定和说明人类生存及生命特有的内涵,会将美学引向神秘主义的泥潭,或者走向大而无当,言之无物的清谈玄学。因此,人们讲存在也好,生命也好,并没有超脱人类的实践底线。试想,如果没有了实践,人类还能够生存,人的生命还能够存在吗?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所谓的存在论美学,生命美学还有意义吗?所以,实践是个难以规避的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人类“宿命”。因而,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实践抛弃掉,用生命、生存这些概念去最终地说明和解释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

          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它是按照人类内在的生命需求进行的。实践是一种最明确的感性活动,它的目的性、有序性、功利性,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改建着人类的生活进程。但同时,人类的实践中也渗透着美的创造因子,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实践创造的美可以分为带有直接功利性质的美和专门作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不带有明显功利性质的美。带有直接功利性质的美为劳动产品的美,非直接功利性质的美则为艺术产品的美。艺术美的生产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只不过它和直接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有别而已。专门的艺术美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分工的产物,它在最初也是萌发于实践的,并在实践中成长,最终从纯功利性的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它是人类实践的巨大进步,是社会分工的巨大发展。可以肯定,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必将消失,物质生产实践将与艺术生产实践沿着合-分-合的理路进行,并且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在人类的将来,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者就是艺术家,艺术家就是未来的大部分劳动者,劳动者与艺术家终将合而为一,没有了明显的区分。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思格斯早有说明:“分工的结果是: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而在广大群众身上被压抑下去。假如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甚至每一个人也可能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所以‘人的’劳动和‘唯一者’ 的劳动之间的差别在这里就毫无意义了。无论如何在共产主义社会组织中,消除了完全从分工而来的艺术家对于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性的屈服,也使得艺术家不要禁闭在某一艺术的范围内而仅仅作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所以单是他的活动的一个名称就充分鲜明地表现出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于分工的依赖性。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画家,而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活动之一的人。”[13]这就说明,实践主体因社会分工而导致才能的分化,使大部分人的艺术才能被压抑,艺术创造被限定于某一部分人和某些专门的领域。这样,实践中蕴涵的美的创造因子就会因不能发扬广大而陷于枯萎。那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和艺术生产实践之间界限的消失,实践本身内含的审美创造之维就会全面展开,人类历史发展的片面性本质被彻底地克服,潜藏于实践中的审美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此,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会有更多的合乎人性化产品的出现。人类的劳动产品同时也是艺术品。这样,人类的生活历史可以用美的人化产品得到合法的说明和解释,从中更可窥见人类的智慧之光和创造美的巧心妙手。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是我们解决和阐释美学问题的密钥,只有科学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正确清醒地认识实践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才能最终地把握美的性质以及实践和美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在研究美学时既不能夸大实践的作用,也不能简单地抛弃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最终在研究美学时走上正确的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 51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16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9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12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5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1年.3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178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128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123页.

          [10] 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第一卷[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 310—311页.

          [11] 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45页.

          [12] 孙津著. 在哲学的极限处——自由美学论纲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175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460页.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08(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