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艺术作为生活方式(作者:彭锋)

        作者:核实中..2009-09-08 18:18:36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为“书苑新篁——京师六人书画展”写的序言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传统文化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全球化的结果是高度的匀质化。匀质化一方面会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会危及健康的文化生态。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中国传统书画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如同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一样,中国书画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在今天的艺术界中,中国传统书画会面临诸如缺乏创造性、批判性、观念性等等的挑战,也就是艺术的当代性的挑战。创造性、批判性、观念性等等被视为衡量艺术是否具有当代性的重要指标。今天的所有艺术都承受着当代性的压力,都患上了不够当代的忧虑。中国传统书画尤其如此,因为它刚好缺乏那些当代性的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书画将被排斥在当代艺术之外,更不意味着它为了成为当代艺术就要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当代性。中国传统书画不能以被动的姿态来回应挑战,应该以主动的姿态来挑战挑战。在我看来,中国传统书画的当代性刚好体现在它不够当代上,体现在它能够克服当代艺术自身所面临的诸多危机上。由于过分追求创造性、新异性,当代艺术势必会迅速穷尽艺术领域的各种可能性而导致艺术的终结;由于过分追求批判性、观念性,当代艺术势必会越出艺术的边界而成为非艺术甚至反艺术。在当代艺术面临非“非”既“反”的今天,没有所谓当代性压力的中国传统书画反而可以保持自己的艺术特性,成为艺术的避难所。

          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在我看来,关键因素在于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氛围或境界,借用王国维的术语来说,就是“古雅”。按照王国维的理解,古雅不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形式,是第二形式。对于第二形式的追求,正是中国书画的独特的审美趣向,是中国书画摆脱所谓当代性焦虑的秘密,因为这种第二形式既是当代的又是超当代的。说它是超当代的,因为它不是对当代性的直接关注,它不是与内容紧密相关的第一形式,更不是无形式的赤裸裸的现实,而是远离内容的第二形式;说它是当代的,因为它与艺术家本人的生命体验有关,而最具有当代性的刚好是艺术家的生命本身。

          中国传统书画对第二形式的追求,表面看来是远离当代性,但事实上是切近当代性,因为只有从赤裸裸的事实中超越出来,只有从内容对形式的束缚中超越出来,进入第二形式的领域,艺术家才能获得表达生命体验的自由。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传统书画远离当代性的第二形式背后,正是最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具体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我不敢说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究竟具有多大的普世价值,但我敢说艺术作为生活方式是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当代艺术经过漫长的旅程之后,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一直作为生活方式来实践的中国传统书画,可以为当代艺术走出自身的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中国传统书画因为缺乏当代性而更具有当代性。这就是中国传统书画对当代性的挑战的挑战。

          虽然我没有机会接触这次参展的全部六位青年艺术家,不太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但从我与其中几位的交往中,从所有参展的作品中,我能够感受到作品与生活方式之间的某种关联。在这些作品中,我没有看到当代性的焦虑,我看到的是一种自信、从容和执着。衷心祝愿这些青年艺术家不断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091(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