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9-03 16:08:19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一般来说,差生有几种情形,要么成绩差,要么纪律差,要么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或经常复发重犯,或者屡教不改、执迷不悟、顽固不化,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难奏效。个别教育、耐心说理,具体开导,甚至严厉批评、责备制裁,但都不起作用。无可奈何之下,教师失去信心一般应付,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学生因此而孤注一掷,越滑越远,教师的期望效应没有了,觉得这样的学生是“千年的歪脖子树——定型了”,“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等等。不如劝退赶走了事。从实际情况看,这确实是个难题,是思想工作的难题。照我看来,疏远、责备、讽刺、打击、不理睬等作法,既然无法改变这类差生,何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在法制管理的同时,给这类差生以信任鼓励、赞扬肯定,这方法一般容易奏效,主要有其心理美学上的根据。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人们熟悉的现象叫“罗森塔尔效应”。它讲的是,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在1968年选择了一所小学,给这个学校的教师提供一份该校“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而且特别嘱咐要“保密”,不要讲给学生听。其实,这份名单是罗森塔尔他们随意拟定的,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正是这份特殊的名单,使该校的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了对这部分学生“成功”的期望值。几个月后,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居然有了相当迅速的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更加旺盛,与老师的情感也随之深厚起来。这里,“保密名单”所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归结起来,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对于差生的信任鼓励、赞扬肯定的和热爱关心。
心理美学研究表明,关心、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意向效应”,给人一种“器重”的暗示,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差生尤其需要这种关爱信任。教师的关爱信任是对差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不断努力,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对于差生,应多一点信任和鼓励,少一些否定和挖苦。相信学生会进步,相信学生能自控,在信任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性开导,效果就会好得多。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佐证了心理美学的观点。实验研究证明,充满感情的赞扬对人的大脑的两半球科活细胞萎缩和虚弱能起治疗作用。最能鼓舞学生自信心的莫过于成功。教师应当为他们提供可能成功的情境,尽可能地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进步、点滴成绩给予认可和接受,并及时予以表扬奖励。而不能总抓住差生的弱点不放,纠缠不休。这样,就能给差生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促使他们自信自强、乐观向上,充分释放内在的潜能,进一步追求新的成功,形成进取意识调控下的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完善,提高自我。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