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微博女画家被网友扒去画皮

        作者:核实中..2012-10-09 16:14:07 来源:新闻晚报

           原标题:微博“女画家”被网友扒去“画皮”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电影《搜索》中叶蓝秋的遭遇,令不少观众感叹“人肉搜索”的威力。日前,一出狗血真实版《搜索》悄然上演。一位在微博上大秀美貌、聊艺术、与香港画坛大师亲切互动的“女画家”,引得男网友争风吃醋、送礼示爱。但起疑心的网友逐渐撕去她的画皮:照片是明星的、画作是别人的、连身边“好友”也是网上偷来的帅哥照。


            这次使不明真相的男粉丝逃过一劫的幕后武器,正是近期谷歌、百度不断升级的“图片搜索”技术。直接把图片拖进搜索框,就能迅速找到相似图片,甚至连图中的人是谁、腕表是何品牌型号、花草的植物学名、景点的地理位置都可能分析定位。这在颠覆人们对互联网威力认知的同时,也牵扯出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女画家”引男网友痴痴追随


            “发现一个女骗子!即将得逞!速度来解救建筑师大叔啊! ”日前,天涯社区某网友借用一个公共马甲账号,引发千名网友的又一次全民大搜索,故事之狗血令旁观者啧啧称奇。


            被第三方当事人称作 “微博奇葩”的主人公,是新浪微博上一位女画家 “画笔”。画笔自称居住在意大利,是一名清高孤傲的极少主义画家。蒙着一层艺术家的神秘面纱,她虽然粉丝很少,但总有几名固定男网友痴痴追随评论,亲密互动。


            记者第一次关注画笔的微博是在8月中旬。当时,她“不经意”间晒了多张个人照片,嫣然是一个面容清丽、长发飘飘的标准美女。在粉丝们的要求下,她还勉为其难地贴出多张“画作”,并对此显得很孤高:“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展示过我自己的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屑人家要读懂! ”而其男粉丝则难掩心头激动,对“女神”的大作予以极高的赞美。


            “互联网时代,没人知道显示器那端坐的是人是狗,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况且她的男粉丝素质还挺高,肯定有些戒备心。 ”一位事后参与人肉搜索的天涯网友“鸡翅膀的灵魂”告诉记者,画笔的心机的确令人佩服,因为她很快就打消了网友的疑虑。


            当时,画笔在微博上以一个老友的熟稔语气,亲切地向香港画坛名人方振华打招呼,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自己从意大利带东西。方先生很快回复,乐呵呵地道谢并交换近况。由于后者在业内颇有名气,又是中国美院特聘教授,身份由新浪认证,因此令网友对画笔的“美女画家”身份笃信无疑。


            网友接力扒去骗子“画皮”


            “这个画笔的头像照实在太眼熟,不幸的是,我老公手机里正好有这张照片! ”最初的爆料人表示,她在微博上四处瞎逛时觉得该“美女画家”越看越不对劲,就用百度的图片搜索验证了一下。系统的识图猜测结果显示:这照片是女明星张馨予。


            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推测,网友又将画笔在做头发造型、餐厅用餐以及闺房私密“自拍照”陆续进行图片搜索,百度的识别如出一辙:全是张馨予的写真或生活照。


            个人照片是假的,那画笔是否至少是位画技出众的才女?网友继续扒皮。


            首先是一张她本人自称 “早期作品”,画面为一位裸体女性仰天张开双臂的油画,搜索引擎的识图结果给了男粉丝一个噩耗:这其实是画家何多苓的《丽达与天鹅》。


            “不要以为把颜色变个色调,把原作屁股下面作者的名字截掉,百度就认不出你了!明明是别人的作品,却说是自己靠想象画的,不要这么搞笑好吗? ”网友怒斥称。


            不久,画笔的作品接二连三被曝光造假。她那几张“不屑人家要读懂”的大作,被搜索证实为男性画家张振江的《南亭对岸的风景之一》等作品。更为雷人的是,她微博上一位帅气男性朋友的照片也被查出疑点,原图来自于某成都帅哥的图片帖。


            至于与方大师的 “亲切互动”,网友猜测称,对方可能将其误认为自己曾经的学生或是画展上见过的朋友,因而客套回应,反被作为有预谋的“钓鱼”。


            在网友的热心提醒下,“美女画家”的那位“建筑师大叔”痴心粉丝恍然醒悟,他通过微博感谢参与搜索者的义举,并对自己送戒指、送礼物的疯狂行为作出解释。当记者昨天再访问画笔的微博时,其所有微博已被本人删光。


            【反思】


            图片抓取如何避免隐私泄密


            在搜索技术不断演进的信息爆炸时代,图片搜索究竟怎么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认知?


            为探访全球最早上线图片搜索功能的“鼻祖”,记者近日前往谷歌中国公司,与其高级产品经理皮特·林斯利 (Peter Linsley)进行视频对话。林斯利主要负责谷歌按图搜索与视觉搜索,此前曾在Ask.com担任产品经理并在Oracle公司担任工程相关的职务。


            根据林斯利的解读,计算机眼中看到的图片与人类不同,是由上万个图像特征组成的,包括颜色、纹理、亮度、图片周围的文字等。它首先会对互联网中上百亿张图片进行图片特征提取,进而识别它们,并通过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迅速反馈结果。


            在采访过程中,谷歌将图片搜索描述为“一图胜千言”。“当网民绞尽脑汁寻找最合适的关键词来进行搜索时,图像才是最好的助手。 ”林斯利坦言。


            不过,也有法律界人士担心,随着搜索引擎越来越强,公民隐私是否也将越来越少?如何避免陷入敏感的隐私泄露问题?万一发现自己的私人照片被公开流传,用户本身又该如何维权?就这些问题,记者先后与林斯利及百度互联网数据研发部经理赵明华进行了对话。


            记者:搜索引擎会从哪些地方抓取图片,如何避免公民隐私泄露?


            林斯利:无论文字搜索还是图片搜索,都需要遵循Robots协议。如果网站不想被抓取图片,谷歌就绝对不会抓。Robots协议是网站与搜索引擎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沟通方式,网站在协议中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是可以抓取的,哪些页面是禁止抓取的。虽然无严格法律效力,但Robots协议已形成了一套国际性的道德标准。


            记者:国内很多SNS社区、微博用户可能不希望自己的私人图片被谷歌公开抓取,但用户自身又没有权限改写网站的Robots协议,该怎么办?


            林斯利:这个依然要根据网站管理员的Robots协议来看,用户也可以把私人图片上传到可信的第三方托管网站。据了解,目前新浪微博、开心网等主流社区都禁止搜索引擎抓取用户私人图片。


            记者:那是否可能存在个别搜索引擎绕过Robots协议,进行强制恶意抓取的现象?


            赵明华:的确。某些搜索引擎会无视协议,进行不具名的隐身抓取,被封锁后可以换N个IP地址继续干、伪装成别家的搜索引擎爬虫,甚至直接通过客户端上传用户的私人数据。技术要有人文关怀,要有道德底线,哪怕法律无明文规定。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出现,没人想当第二个陈冠希。


            记者:如果我愿意自己的图片被公开抓取,但不希望被其他网友经过二次加工、或用于商业用途,怎么办?


            谷歌:在很多第三方图片托管网站的用户协议中都有相关条款,网友可仔细阅读并加以选择。


            记者:如果我发现谷歌图片搜索结果中有侵害到个人隐私的内容,如何投诉?


            谷歌:用户可以在谷歌页面中联系客服人员,若举证成功,谷歌将迅速响应并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体验】


            新的图片搜索规避版权问题


            和传统的文字搜索相比,图片搜索到底有何不一样?


            记者随手在网上找了一张奇怪的不知名植物图片,将其URL连接填入谷歌图片搜索框。系统迅速分析出了答案:这是猴面包树,并给出了更多的参考图像结果,对这种神秘的异国植物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在第二次试验中,记者上传了一张自己旅行中亲手拍摄的照片。图片搜索结果准确地猜测出这是在云南,并给出了当地风土人情、旅行社信息等相关链接。在百度中,上述功能也得到了同样的实现。


            图片搜索同时可以实现模糊的记忆定位。“有时你能记得某个东西是什么样子,但记不住它的名字。 ”谷歌负责人表示,在图片搜索结果中,一组搜索过滤器会出现在屏幕左边,比如是脸部特写还是普通照片、图片色调等等。


            “如果知道你母亲喜欢一种粉红色的花,但不记得花名,你可以搜索“花”,然后在过滤器上点击粉红色,就能看见许多粉红色的花,然后再根据图像来定位了。 ”谷歌举例称。


            此外,除了音乐、小说、视频,图片的版权问题也经常让国内网民“踩雷”。若不小心在网上搜索并误将有明确版权归属的图片用于报道或商业推广,可能就将面临法律指控。在新的图片搜索技术中,上述问题将得到规避。


            记者尝试发现,在搜索结果中可点击齿轮图标上的高级搜索菜单。在页面底部的“使用权”选项中,可过滤是否能免费使用共享、甚至随意修改、用于商业用途等权限,避免踏入雷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小薇
      Processed in 0.101(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