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

        作者:核实中..2020-11-23 15:11:37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1/6)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

            (2/6)邱世华,《无题》,布面油画,150×295cm,2015

            (3/6)梁绍基,《龙渠》,装置,尺寸可变,2020

            (4/6)秦一峰,《2013_12_07 14:56 雾》,铝框109.9×136.8cm

            (5/6)刘建华,《白纸》,瓷,200×120×0.7cm,2008-2019

            (6/6)陈彧君,《亚洲地图 NO.150810》,纸本综合拼贴,244.5×126,2015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
            展览时间:2020/11/28~2021/02/28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
            主办单位:龙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陈彧君

          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和陈彧君5位艺术家的群展“中国色:走向绝对的东方美学”,展览由评论家、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艺术策划人、独立艺术顾问萧斌策划。

          本次参与展览的5位艺术家,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试图理解中国式艺术:邱世华的白色绘画、梁绍基的蚕丝作品、刘建华的白色瓷器、秦一峰的高级灰摄影以及陈彧君的水墨拼贴,他们选择让自然成为礼物,接续了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让自然来为,让天道自成,让时间来为,让让予来为。艺术成为一种人性谦卑与让予的态度,成为肯定自然可再生性与绝对性的伦理。

          如此的中国式艺术,其作品的色素,作品的底色,作品的纯粹,体现为一种“中国白”,一种中国哲学的“虚白”。此虚白之色,不同于概念化的单色画(劳森伯格)、抽象的白色画(瑞曼)、日本及韩国的余白(李禹焕)等,而是一种“虚白”,在虚无-空白与实存-整体之间的悖论结合。

          本次展览也是对于中国式材质的重新激活,从亚麻、蚕丝、瓷片、银盐胶片或册页宣纸上,被赋予全新的自我理解与艺术的形态,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材质的敏感细腻,但又进入材质与自然的隐秘关联。

          邱世华、梁绍基、秦一峰、刘建华和陈彧君的创作方式截然不同于中国传统已有的模式,却又恰好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逻辑,既是返回自然也是反向重构,发现被传统所忽视的维度,充分面对自然的废墟化,面对破碎但并不虚无,面对损害却激发诗意的隽永,并且让残余的自然成为救赎的契机,在带入技术与观念化的操作后,再次激活了自然的隐秘灵性,重建了人性与自然的深度关联。

          中国式艺术不再是西方现代性的单极化思维,而是有无相生的二元转化,是自然与技术、自然与习性、自然与概念等对立的重组与调节,体现出自然可再生性的智慧,其中有着中国艺术自生性的原理。

          如此自然化的艺术才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艺术的绝对贡献。

          展览期间,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夏可君、策展人肖斌将邀请参展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等学者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对谈讲座,畅谈本次展览及“中国色”。

      Processed in 0.140(s)   1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