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墙面:作为现代主义绘画的边界

        作者:核实中..2019-08-04 17:07:41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1/13)墙面:作为现代主义绘画的边界

            (2/13)蔡磊《毛坯房》

            (3/13)陈彧君 亚洲地图NO.150215

            (4/13)杭春晖《黑珍珠-No.18》

            (5/13)黄一山《绿沙发》

            (6/13)李青《窗·海啸中的博物馆》

            (7/13)刘文涛《无题》

            (8/13)马文婷《去荒野 插图:Michael Lundgren》

            (9/13)宋元元《恶贯满盈》

            (10/13)王家增《场域-6》

            (11/13)王鑫焱《轮回-1》

            (12/13)闫珩《梭形美术馆》

            (13/13)于瀛《回家》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墙面:作为现代主义绘画的边界
            展览时间:2019/08/11~2019/11/09
            展览地点:[福建]-福州市金山大道616号-(威狮国际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威狮国际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蔡磊、陈彧君、杭春晖、黄一山、李青、刘文涛、马文婷、宋元元、王家增、王鑫焱、闫珩、于瀛

          出品人:陈齐杰

          展览总监:陈婷

          策展人:何桂彦

          开馆时间:10:00—18:00(逢周一闭馆)

          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将于2019年8月11日-2019年11月9日,举办“墙面—作为现代主义绘画的边界”当代艺术绘画群展,由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策展,并汇集12位当代艺术界的中青年代表艺术家:蔡磊、陈彧君、杭春晖、黄一山、李青、刘文涛、马文婷、宋元元、王家增、王鑫焱、闫珩、于瀛的30余件个人作品。

          本次展览将“墙面”作为一个核心话题,旨在讨论现代绘画在放弃三维空间的透视,向绘画平面性的转向中,艺术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创作方法的新尝试,如并置、拼贴、植入现成品等;强调材料的“物性”;研究绘画的“场域”与墙面的边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作品与“观看”的关系,即构建具有现代主义范式的观看。

          古典绘画在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之后,艺术家们更为注重利用透视等手法去描绘和呈现空间或人物的立体感。而现代主义绘画则相反,不仅强调绘画的平面性,而且重视媒介自身的物性。将“平面”提升到现代主义美学的高度,现代绘画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是艺术家的创作遵循着“形式简化”原则,让绘画走向形式化、抽象化、纯粹化。

          诚然,古典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势必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看体验。古典绘画所创造的三维视觉会给观看者一种如临其境的视觉体验,换句话说它们对观众是张开双臂欢迎的,艺术家试图在画里建立一种情景,让观众可以参与进来。然而,就像策展人何桂彦所说的“现代主义绘画不去制造实体事物的幻想,而是提供一种形式上的幻觉,现代主义绘画只供观众观看,观众却无法进入画面”,所以观众在观看画作时,实际上是被画作“拒绝”的,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排斥三维性,也正是排斥三维的空间,也就进一步削弱了古典绘画所形成的叙事性。因此,现代主义绘画所带来的不是具象的空间视觉体验,而是形式上的精神感受,即更强调观众面对画布时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无论对于古典绘画还是现代主义绘画来说,墙面都是一种展示绘画的载体。但由于古典绘画营造的三维视觉效果很容易让它自身跳脱出来,因此“墙面”对于古典绘画来说作用较为单纯。但对于现代主义绘画来说,“墙面”拥有了更多的价值,一是用来界定艺术品,二是将其作为观众观看的介质和渠道。

          格林伯格曾谈到 “一张绷着的空白画布也可以成为一幅绘画”的观点,但这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能离开墙面。大部分现代主义绘画的至纯至简只有在墙面的衬托下才能实现现代主义绘画的观看方式,才能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墙面的作用在混合了现成品的作品中作用更加明显:后期的现成品在二维平面的运用也需要墙面对其艺术品的性质做一个界定,如果离开了墙面,艺术品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就会变的十分模糊了。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现代主义绘画是更需要“墙面”的扶持,更依恋于墙面,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墙面”成为了定义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事实上,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同时面临着两个参照系,一个是本土的,一个是西方的。而且,它们在共时性的层面是错位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新潮美术”以来,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历程有着必然联系。一方面要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文化现代性的特征,但另一方面还需要完成语言自身的现代主义建设。“新潮美术”后期曾流行一句话,大意是说,短短的几年,中国艺术界把西方现代主义一百年的各种风格统统学了一遍。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讲,虽然中国当代绘画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至今也未完成语言的现代主义阶段的使命。

          讨论“墙面”,针对的就是现代主义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一点,在现代主义绘画领域反映得尤其充分。本次展览邀请的12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与“墙面”相关的媒介、绘画的边界,以及作品的“观看”机制问题。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家如何回应西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并且,立足于中国当代绘画的语境,形成自身的方法论,为绘画注入新的可能性。

      Processed in 0.202(s)   1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