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宋五大名窑今何在?

        作者:核实中..2010-01-12 11:03:16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在宋代,
          以闻名于世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为代表,
          中国的陶瓷制造业达到了顶峰。
          近年来,
          这些名窑窑址的发现,
          成为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就。


            历史上有“青瓷之首,
          汝窑为魁”的说法,
          说明了汝窑在五大名窑中的地位。
          汝窑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
          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由于烧造时间只有20余年,
          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弥足珍贵,
          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深藏宫中,
          传世的汝瓷仅有60多件,
          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


            汝瓷胎质细腻,
          工艺考究,
          以名贵玛瑙入釉,
          色泽独特,
          随光变幻。
          观其釉色,
          如雨后天蓝色的晴空,
          温润古朴;抚其釉面,
          平滑细腻,
          如同美玉。
          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
          釉下有稀疏气泡,
          在光照下时隐时现。
          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
          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1986年10月,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2个完整的笔洗,
          经专家鉴定,
          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汝瓷一模一样,
          汝窑露出端倪。
          次年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认,
          这里就是曾辉煌一时的汝窑。
          2000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汝窑中心烧造区,
          该发现被列入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
          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
          以其“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
          器物多为鼎、沪、洗、盆、盘、碗、瓶、人物、尊等。
          钧窑创造了以氧化铜、钴等金属矿物质为着色剂,
          烧制铜红、天蓝、月白等釉色。
          钧瓷的最大特点在于自然形成的“窑变画”,
          因此有“钧瓷无双”之说。
          197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禹州市钧台村发现了钧窑窑址。


            定窑宋属定州,
          以烧白瓷著称,
          碗、盘制品多采用覆烧工艺,
          口沿上不施釉,
          俗称芒口”,
          其它部分满釉。
          芒口处往往镶上金、银、铜的边圈,
          芒口为定窑产品的一大特征。
          1965年,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瓷村发现定窑窑址。


            哥窑,
          瓷造型端庄古朴,
          器身釉色滋润腴厚,
          传世者弥足珍贵,
          现主要藏于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博物馆,
          现在仍未找到窑址。

          官窑分为北宋和南宋官窑,
          官瓷胎骨坚薄,
          釉色翠美清新,
          腴润如脂,
          纹片纵横,
          飘逸流畅。
          2001年,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杭州市老虎洞下层发现修内司窑,
          专家确认为南宋官窑所在,
          该发现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宋官窑文献记载相当少,
          对于其是否存在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无法确认。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专家认为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北宋官窑。

      Processed in 0.110(s)   9 queries
      update: